- 單選題公民張某為籌款經商,以自有的價值20萬元的房屋依法進行抵押,向甲銀行貸款5萬元,后又依法以該房屋為抵押,向乙銀行貸款10萬元,均辦理了登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向甲銀行的抵押有效,向乙銀行的抵押無效
- B 、向乙銀行的抵押有效,向甲銀行的抵押無效
- C 、兩次抵押均有效
- D 、兩次抵押均無效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正確答案:C】
本題考核點是抵押物的價值。根據規定,財產抵押后,該財產的價值大于所擔保債權的余額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額部分。本題中,兩次抵押合計未超過房屋的價值,均有效。

- 1 【單選題】公民張某為籌款經商,以自有的價值20萬元的房屋依法進行抵押,向甲銀行貸款5萬元,后又依法以該房屋為抵押,向乙銀行貸款10萬元,均辦理了登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向甲銀行的抵押有效,向乙銀行的抵押無效
- B 、向乙銀行的抵押有效,向甲銀行的抵押無效
- C 、兩次抵押均有效
- D 、兩次抵押均無效
- 2 【判斷題】在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收到補價的企業,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加上應確認的收益,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減去補價后的余額,作為實際成本。()
- A 、正確
- B 、錯誤
- 3 【判斷題】在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出資產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 A 、正確
- B 、錯誤
- 4 【判斷題】通常情況下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時,為換出資產發生的相關稅費(增值稅除外),應該計入當期損益。()
- A 、對
- B 、錯
- 5 【綜合題(主觀)】對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H股公允價值變動進行會計處理。(金額單位為萬元)
- 6 【單選題】公民張某為籌款經商,以自有的價值20萬元的房屋依法進行抵押,向甲銀行貸款5萬元,后又依法以該房屋為抵押,向乙銀行貸款10萬元,均辦理了登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向甲銀行的抵押有效,向乙銀行的抵押無效
- B 、向乙銀行的抵押有效,向甲銀行的抵押無效
- C 、兩次抵押均有效
- D 、兩次抵押均無效
- 7 【單選題】甲公司某筆長期借款的籌資費用為籌資總額的5%,年利率為4%,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用一般模式計算,則該長期借款的資本成本為()。
- A 、3%
- B 、3.16%
- C 、4%
- D 、4.21%
- 8 【單選題】自用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該房地產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正確的會計處理是( )。
- A 、計入資本公積
- B 、計入期初留存收益
- C 、計入營業外收入
- D 、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 9 【判斷題】自用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
- A 、正確
- B 、錯誤
- 10 【單選題】在具有商業實質、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處理正確的是()。
- A 、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將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營業外收入
- B 、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的,應當將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
- C 、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的,應當將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
- D 、換出資產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應當將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
熱門試題換一換
- (4)計算經營期每年因營業利潤增加而增加的凈利潤。
- 甲、乙、丙訂立的投資協議中關于公司名稱為什么不符合法律規定?請說明理由。
- 在下列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對商業銀行實施接管的是()。
- 某企業在接待一外國商務考察團時向該商務考察團收取了一定的外匯,該企業通過某種秘密途徑將收取的外匯轉移到境外,根據規定,企業的該行為屬于( )。
- 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由財務績效定量評價和管理績效定性評價兩部分組成。以下指標中屬于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的是( )。
- 下列各項,屬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有( )。
- 根據合伙企業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人員中,應對普通合伙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有()。
- 2014年11月9日,A公司與B公司簽訂產品銷售合同,合同約定A公司將于2015年2月15日向B公司銷售50件甲產品,合同單價為1.1萬元。截止2014年12月31日,A公司共生產了90件甲產品,單位成本1.3萬元。2014年12月31日,甲產品的市場銷售單價為1.2萬元。預計每件甲產品的銷售稅費為0.1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2014年12月31日,A公司庫存甲產品的可變現凈值為()萬元。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