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MBA考試《寫作》考試共2題,分為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小編為您整理精選模擬習題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測提升!
1、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一個真正的學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學者個人的名利乃至生命與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為其獻身于真理就會變得無限偉大。一些著名大學的校訓中都含有追求真理的內容。然而,近年學術界的一些狀況與追求真理這一使命相去甚遠,部分學者的功利化傾向越來越嚴重,抄襲剽竊、學術造假、自我炒作、沽名釣譽等等現象時有所聞?!菊撜f文】
答案解析:1.核心概念:學者、追求真理。
2.材料分析:真正學者應該是追求真理,然而事實與這一使命相去甚遠。
3.題目較寬泛,可參考以下審題:
(1)敬業與樂業、追求真理、誠信等。
(2)從事情本身討論,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和應對策略亦可。
參考范文:
做一個真正的學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彼抉R遷的這句話似乎道盡了人性。但還是有些人,超越名利,超越了狹隘的人性,獻身于崇高永恒的真理,升華出了偉大的人格——這就是真正的學者。真正的學者,是“為理念而生,而不是靠理念吃飯”的人,他們的生命也因追求真理而精彩。
歷史上的一些著名科學家就是這樣的真正的學者。哥白尼不顧教會的迫害,大膽發表了太陽中心說;布魯諾進一步發展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終因不肯放棄為之奮斗終生的科學真理,被反動統治者燒死;伽利略在哥白尼、布魯諾的“日心說”鼓舞下,向教皇奉為至寶的“地心說”發起挑戰,激怒了羅馬教皇及其信徒們,被投入了監獄。他們都因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而成為真正的學者,流芳百世。
但是,時下的許多所謂學者卻沒有這種超越的情懷。相反,他們違背獻身真理的崇高使命,喪失“十年磨一劍”的學術精神,深陷于名利的泥潭。他們不是把學術當目的,而是當成了追求名利的工具,于是乎,抄襲、造假、炒作等急功近利的不端伎倆,為人所不齒的可恥行徑層出不窮。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還有些學者昧著良心,淪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例如,廣東大興煤礦明明是危險重重,但7名所謂專家卻一致鑒定為安全。結果,“定做的結論”剛一出爐,第二天就發生了死亡123人的特大礦難,偽學者的嘴臉也就暴露無遺了。
這些偽學者之所以墮落至此,最根本在于他們好“貪”的名利之心?;蛟S名利本身并不壞,我也并不贊同中國古代“名利者,兇器也”、“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的觀點。但是,當學者出于名利之心來做學問時,他們“名為錮身鎖,利是焚身火”的結局,就在所難免了。
培根曾說過:“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蔽ㄓ挟斠粋€人的心中存在著崇高的精神,存在著高于他自己的、值得他仰望和敬畏的精神,這樣的學者才稱得上真正的學者。
希望當今的學者能夠摒棄功利化,讓高校或科研院所成為追求學問和真理的一片凈土。
2、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一個小鎮中,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
第二個來了,又開了一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個……一陣熱鬧之后,這片很快就又蕭條了。另一個小鎮,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來了,開了一個餐廳,第三個開了一個超市……這片很快就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商業圈?!菊撜f文】
答案解析:
參考范文:
要協同互補,不要惡性競爭
一個、兩個、三個同質化的加油站,最終導致片區蕭條;加油站、飯店、超市協同互補,最終形成一片繁華的商圈。一個故事、兩個版本,合起來很好地說明了:做生意切忌同質化的惡性競爭,而要學會協同互補。
首先,協同互補是世界生機的真正源泉。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不可能僅由幾個單調同質的要素構成,異質成分之間的協同互補也許才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所以,一個完整的商業圈,除了加油站之外,還必須要有飯店、超市的協同互補。同樣,任何一片生態圈,又何嘗不是由各種動植物、無機物……任何一個人體,又何嘗不是由五臟六腑、身體四肢……任何一個企業,又何嘗不是由生產、銷售、財務……的協同互補而共同構建起來的?
其次,協同互補是惡性競爭的防治良藥。特定的需求總是有限的,同質化競爭容易導致兩敗俱傷的雙輸結局。這里開一個加油站生意也許不錯,但開兩個、三個……結果就只能是相互廝殺之后累累白骨的蕭條。相反,如果采取差異化、協同互補的經營策略,你開加油站,我開飯店……這樣,商場就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戰場;路,在相互幫扶中越走越寬。 再次,協同互補是共贏長贏的有力保障。為什么第二個版本里,最初的加油站最后發展成為一個繁華的商業圈?那是因為這些人都在做協同互補的生意。他們在別人生意的基礎上,自己發現潛在的生意,在服務別人生意的同時,培育發展自己的生意。這樣一來,最初的生意、新的生意、更新的生意……這種開放性、無邊界、欣欣向榮的生意模式,最終導致的是大家的生意都越做越大,整個商圈就這樣良性循環地繁榮起來了。
生意生意,就在于生生之意。不生生,卻拼死,就沒有真正的生意。拋棄同質化惡性競爭的拼死模式,大家一起協同互補,努力把一個小商機培養成一個大商圈!
3、
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等。)
如果你要從股市中賺錢,就必須低價買進股票,高價賣出股票,這是人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判斷股票價值的高低。只有正確的判斷股價的高低,上述的基本道理才有意義,否則就毫無實用價值。
股價的高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通過比較才能顯現。一般來說,要正確判斷一支股票的高低,唯一的途徑就是看它的歷史表現。但是有人在判斷當前某一股票的高低時,不注重股票的歷史表現,而是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勢,這是一種危險的行為,因為股票的歷史表現是一種客觀事實,客觀事實具有無可爭辯的確定性;股票的今后走勢只是一種主觀預測,主觀預測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我們怎么可以只憑主觀預測而不顧客觀事實呢?
再說,股價的未來走勢充滿各種變數,它的漲和跌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我們只能借助概率進行預測。假如宏觀經濟、市場態勢和個人股表現均好,它的上漲概率就大;假如宏觀經濟、市場態勢和個股表現均不好,它的上漲概率就??;假如宏觀經濟、市場態勢和個股表現不相一致,它的上漲概率就需要酌情而定。
由此可見,要從股市獲取利益,第一是要掌握股價漲跌的概率,第二還是要掌握股價漲跌的概率,第三也還是要掌握股價漲跌的概率。掌握了股價漲跌的概率,你就能賺錢;否則,你就會賠錢。
【論證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1.“要正確判斷某一股票的價格高低,唯一的途徑就是看它的歷史表現”,顯然欠妥當,股票價格的高低由多種要素影響構成,論證者顯然忽略其他影響要素。
2.“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勢,這是一種危險的行為?!辈槐厝煌瞥觥拔ㄒ坏耐緩骄褪强此臍v史表現”,因為,投資者完全可以二者兼顧。
3.“ 股票的歷史表現是一種客觀事實”,“股票的今后走勢只是一種主觀預測”,不必然推出“我們怎么可以只憑主觀預測而不顧客觀事實呢?”的結論。論述者“忽略發展”,歷史的表現未必能夠代表該股票未來的走勢。所謂的客觀事實是過去的,并不能完全代表未來的“客觀事實”。
4.“我們只能借助概率進行預測”,與論證者原有的論證自相矛盾。
5.“宏觀經濟、市場態勢和個股表現”是股票價格的決定因素的部分因素,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再有他們之間的關系未必是簡單的線性關系。
6.“掌握了股價漲跌的概率,你就能賺錢;否則,你就會賠錢?!?。該論證欠妥當,概率具有或然性不具有必然性,因此得不出必然賺錢或賠錢的結論。
4、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美國南北戰爭初期,占有絕對優勢的北方軍在戰爭中卻連連失利,即使林肯多次換將,也仍不見效。
一天,林肯聽到有人說:“現在是北方一群沒有缺點的將軍被南方一群有缺點的將軍打得一敗涂地?!奔怃J的嘲諷令他很惱火。但冷靜下來后,他不得不承認正是自己用人失策才導致北方軍失敗。南方軍用人只考慮此人是否對作戰取勝有利,而林肯卻更愿意選擇那些“無缺點”的將領。
于是,林肯果斷任用“傲氣十足”、“好酒貪杯”的格蘭特為作戰總司令。任命一公布就立刻引來一片反對之聲,但是林肯頂住壓力,力保格蘭特。果然,格蘭特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打敗了南方軍。【論說文】
答案解析:
大膽重用有缺點的人才
南北戰爭期間,林肯改變用人思路,大膽重用有缺點、但會帶兵打仗的格蘭特。而格蘭特也果然僅用一年時間就扭轉戰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為領導,應該學會大膽重用有缺點的人才。
首先,任何現實的人才都必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人無完人,誰身上沒有缺點?格蘭特身上有缺點,原先的將領看似“無缺點”,但實際上他們身上就有最大的缺點——不會帶兵打仗。因此,如果非要求全責備,世界上就會無人可用,歷史上姜太公就會因為年紀太大、管仲就會因為早年貪生愛財、陳平就會因為曾經盜嫂受金……都只能默默無聞地終老一生,而他們的領導也許就無法成就自己的豐功偉業。
其次,有缺點的人或許最具本崗位所需核心能力。格蘭特是有驕傲、貪杯的缺點,但瑕不掩瑜,這些并不妨礙他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同樣,抗清名將袁崇煥很自負、愛說謊,太平天國楊秀清表現欲極強,甚至喜歡當眾訓斥洪秀全。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是當時無可替代的軍事天才。有他們指揮,就能大獲全勝;殺了他們,就只能節節敗退。
最后,有缺點的人才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機遇。一個人因為有缺點過去一直未被重用,現在忽然得到領導的信任并賦以重任,自然就會更加珍惜這難得的機遇,更加努力出色地完成任務,以展現自己的才能。相信北方軍最后的勝利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格蘭特被這次破格重用所激發出來的無限潛能。無獨有偶,韓信在漢軍里曾經坐法當斬、曾經半路出逃——否則哪會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但劉邦既往不咎,竟然拜韓信為大將軍。后來,韓信果然不負重望,終于幫助劉邦奪得了天下。
鑿石索玉,剖蚌求珠。讓我們向林肯學習,學習他在合適的崗位上大膽重用有缺點的人才——這樣我們也許就能扭轉戰局,轉敗為勝!
5、 一對美國老夫婦很喜歡孩子,就邀請一群孩子每天到其院中玩耍。后來孩子們由玩耍變成踢球,夫婦倆忍受不了這種喧鬧,可又不想將孩子們直接趕走,于是他們就想出一個辦法,希望讓孩子們主動離開到別處踢球。他們開始每天給每個孩子發1美元,后來變成了0.5美元,再后來變成0.2美元。孩子們生氣了:這兩個老人真小氣,不在這兒踢了。于是,孩子們就離開了?!菊撜f文】
答案解析:寫作指導:
老人的美元轉移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忘記了踢球是為了快樂,而非為了錢財。老人聰明地轉換了孩子們的“目的”,讓孩子們忘記了踢球的初衷,這就是忘記了初心,在前進的路上忘記了為什么出發?!安煌跣摹边@個考題今年比較熱門,考生應有所準備。
參考范文:
莫為利誘,不忘初心
臺灣作家凌茜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焙⒆觽兲咔蛟緸榱丝鞓?,最后卻為小利而憤然離去。我要說,孩子們,莫為利所誘,不要忘初心。
何為初心?就是最初的目標和愿望。“人之初,性本善”,那是初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也是初心;中國抗擊埃博拉病毒醫療隊勇敢奔赴非洲,那是善良勇敢的初心;時代楷模閻肅心藏鐵馬秋風、樓船夜雪,那是為戰士而歌的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堅守本真。書法大師啟功,在香港義賣100幅書法,換取170萬元給北師大修建青年教師宿舍樓,奉獻的是愛的初心;設立獎學金,并以自己恩師陳垣的名字“勵耘”命名,展現的是謙遜的初心;拒絕老板們數萬元求字,不做金錢的奴隸,拒絕的是名利的誘惑。他的書屋何以“堅凈居”命名?那就是他的初心——堅定與潔凈。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何謂高尚?初心守望。
不忘初心,就是堅守信仰。在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中,是追尋月亮那精神的高貴,還是為六便士的利益所誘惑?這部取材于畫家高更的作品,其優秀就在于守住了那份理想堅定的初心。堅守初心,就是要在誘惑面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不忘初心,能使浪子回頭。歐·亨利曾因貪污入獄五年,因為喚醒了行將泯滅的初心,才寫出《最后一片常春藤葉》而走向輝煌。反之,遺忘初心,能使英才墜落。杰克·倫敦因奮斗的初心而完成《熱愛生命》,而最終因為崇拜金錢泯滅初心而一敗涂地。
紀伯倫說:“我們已走得太遠,以至于我們忘了為什么出發?!蹦侨禾煺娴暮⒆?,可能還沒意識到利誘的危害,但我們也要警惕。莫為名利所絆,不忘初心。
范文點評:
本文提出論點后,及時為“初心”定義,非常明智。因為“初心”不像其它普通詞語,它是被賦予一定含義,在一定語境下使用的詞匯。因此,定義好初心,解釋好內涵,才能做好后面的論述。今后面對語義復雜或艱深的題目,我們也應該如此,也做好論題的界定。
后面三個分論點,有理,有例,說理比較充分。最后引用紀伯倫的話,給讀者以共鳴,可以說本文是一篇結構規范、說理充分的好文章。
6、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從前,有一只烏龜和一只兔子在互相爭辯誰跑得快。它們決定來一場比賽分高下,于是選定了路線,就此起跑。兔子帶頭沖出,奔馳了一陣子,眼看它已遙遙領先烏龜,它心想,可以在樹下坐一會兒,放松一下,然后再繼續比賽。兔子很快地在樹下就睡著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腳走來的烏龜則超越了它,率先完成比賽,成為貨真價實的冠軍。等兔子一覺醒來,才發覺它輸了。
“一紅就死”成了許多快速發展企業的真實寫照。企業的失敗,大多都是高速發展,無限擴張的結果。相反,一些平穩前行的企業卻最先看到了成功的終點。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對企業經營而言,緩慢且持續的經營比快速間斷的經營更能成為競爭的勝利者?!菊撟C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論證結構分析

論證關系分析
論證一:“龜兔賽跑”的故事→企業經營之道
材料未能將“龜兔賽跑”的故事和企業經營之道進行有效的類比。兔子失敗的原因是輕視對手,而企業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發展速度超出自身資源的匹配能力。龜兔賽跑只是一次,無論誰先到達終點,比賽就此結束;企業的經營是持續性的而不是階段性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沒有終點的,任何企業經營的成功只能是暫時的。
論證二:“龜兔賽跑”的故事→“一紅就死”成了許多快速發展企業的真實寫照
材料中通過對“龜兔賽跑”故事的論述無法得出“一紅就死”成了許多快速發展企業的真實寫照的結論。文中提到:“‘一紅就死’成了許多快速發展企業的真實寫照?!笔聦嵣?,快速發展不一定是企業失敗的原因,管理跟不上可能才是實質。
論證三:高速發展,無限擴張→企業的失敗
①“企業的失敗”未必大多都是“高速發展,無限擴張”的結果。其還受其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比如:管理者無能,企業發展沒有好的發展方案,競爭對手比較強,經濟動蕩不安,沒有好的市場環境等,而高速發展,無限擴張只是部分原因,僅憑它們是不足夠的。
②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即使企業高速發展,無限擴張,但是企業只要將變革型管理和事務型管理的關系處理好,加強有效的管理體系的建設,依舊可以平穩前行,并非會失敗。
論證四:“龜兔賽跑”的故事→緩慢且持續的經營比快速間斷的經營更能成為競爭的勝利者
該論證顯然存在“非黑即白”的邏輯錯誤,企業經營的方式并非只有“緩慢且持續和快速間斷”兩種,企業完全可以在“快速而持續”的經營中獲得發展。
參考范文:
“龜兔賽跑”故事應用的質疑
上述材料通過“龜兔賽跑”的故事,類比企業經營之道,認為對企業而言,緩慢且持續的經營比快速間斷的經營更能成為競爭的勝利者,該論證是失之偏頗的。
首先,材料未能將“龜兔賽跑”的故事和“企業經營”之道進行有效的類比。兔子失敗的原因是輕視對手,而企業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發展速度超出自身資源的匹配能力。龜兔賽跑只是一次,無論誰先到達終點,比賽就此結束;企業的經營是持續性的而不是階段性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沒有終點的,任何企業經營的成功只能是暫時的。
其次,材料中通過對“龜兔賽跑”故事的分析無法得出“一紅就死”成了許多快速發展企業的真實寫照。文中提到:“‘一紅就死’成了許多快速發展企業的真實寫照?!比欢?,快速發展不一定是企業失敗的原因,管理跟不上可能才是實質。
再有,“企業的失敗”不能簡單歸因為“高速發展,無限擴張”。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即使企業高速發展,無限擴張,但是企業只要將變革型管理和事務型管理的關系處理好,加強有效的管理體系的建設,依舊可以平穩前行,并非會失敗。
最后,由“龜兔賽跑”的故事不必然能說明“緩慢且持續的經營比快速間斷的經營更能成為競爭的勝利者”。該論證顯然存在“非黑即白”的邏輯錯誤,企業經營的方式并非只有“緩慢且持續和快速間斷”兩種,企業完全可以在“快速而持續”的經營中獲得發展。
綜上所述,材料沒有為“對企業經營而言,緩慢且持續的經營比快速間斷的經營更能成為競爭的勝利者”這一結論提供有效的支持,有待進一步完善。
7、分析下述材料,準確審題立意。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兵F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兵F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薄菊撜f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這則材料的重心是“治標”與“治本”的問題。分析時,既可以順向思考,指出“治標不如治本”;也可以逆向思維,換個角度思考,指出“治標未必不如治本”。當然,也可把二者結合起來思考,指出要“標本兼治”。亦可以聯系反腐敗等現實來思考,指出怎樣做才能根除腐敗。通過這樣的分析,對這則素材的把握就比較全面了,到用時就可以以不同角度用到不同的文章中去。
參考范文一:
從改過自省開始
梟將東徙,鳩問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故東徙?!兵F曰:“子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笨梢娪鍪绿颖懿⒎橇疾?,改過自省才是正途。
改過自省,即從自身出發,找尋問題的緣由,通過改變自身來解決問題。人要不斷自省,才能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不斷自省,才能有所成就。
自省方立足。
曾子曰:“吾一日三省吾身。”何以如此?因為在遇到困難時,人第一反應往往是責怪他人或環境,而不會立刻想到自省。無法與別人溝通,是否是自己孤僻而非他人冷漠?做事遇到困難,是否是自己方向錯誤而非他人施以阻礙?柳永科舉時所作的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吟低唱”,讓其一生仕途不得志,到底是皇帝狹隘,還是自己說錯了話呢?既要灑脫,又求名利,未免太貪心了些。若柳永自省一下,認清自己,想必此生會舒服些。因而自省,是人們能立足于社會的法則之一。
自省方成業。
人需自省,企業更是如此。谷歌公司重組,建立Alphabet公司,此舉看似超常震驚世界,但也有其內在道理。谷歌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創新,而一個行業巨頭想保持創新力就需要不斷的自省。從谷歌搜索到谷歌地圖,再到生命監控和人工智能,正是不斷的自省,發現自身優劣勢并加以運用,才使得其一直是計算機領域的翹楚。相反,若不自省,盲目自大,被市場淘汰的諾基亞就是最好的警示牌。沒有哪個企業可以靠著一種狀態永久存活,因而自省,是企業得以長足發展的不二法則。
自省不易,因為反問自己就要面對駁倒自己的可能,是對自身價值觀的沖擊。所以我們要認清目標,勇敢面對自己。企業亦如此,并非每一步決策都是有益的,要勇于止損,常常叩問運營目標是什么,才能不被利益模糊了視線。
鳩需更鳴,人需自省,企業亦如是。新的未來從自省開始。
參考范文二:
治本方為良策
鳩若不想被鄉人惡,則需“更鳴”,而不是“東徙”??梢?,“治標”并不能解決問題,“治本”方為良策。
治本,是指找出問題的核心,切中肯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治標,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象,避重就輕,只是做些表面功夫。
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而次要矛盾只是處于從屬地位?!爸伪尽本褪亲プ×酥饕埽プ×藛栴}的核心,只有這樣,問題才能得到徹底解決;“治標”則只是看到了次要矛盾,就如同隔靴搔癢,徒勞無功。
只有治本,才能消除隱患,使問題得到根本解決,進而著手之事取得成功。
中醫上診斷病人,要“望、聞、問、切”,找出病根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妙手回春。倘若,醫生只是看到病人表面上的癥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則只能緩解病情,疾病得不到根治,而且留下了無窮的隱患,最終很可能發展成不治之癥,這豈不是庸醫?可見,為醫應當“治本”。
“治本”對于為醫極為重要,對于為政也是如此。
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出現,消費者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為政者如果只是每次事件發生之后追究幾個責任人或提出幾點要求,那么食品安全問題依然還會出現。只有制定切實可行的食品安全法規并確保法規有效實施,只有“治本”,食品安全才能得到有力保障。
要想“治本”,首先要有敏銳的觀察和智慧,要能夠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根源;同時,除了智慧,還要有決心和勇氣。比起治標,治本總是艱難的,更需要我們有不怕麻煩、肯吃苦的精神。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敝伪痉綖榱疾?。散、血流成河……
生者在對往者的審視中找到了道德的標桿,也找到了紀念的理由。德國人用盡一切方法阻止時間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聲:修建集中營紀念館,全力處理戰后的善后問題,還有那德國總理在猶太人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德國人在60年里不斷地反思,不停地紀念,終于完成了靈魂的自我救贖。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見理性的紀念才是正確的紀念,理性讓紀念閃耀出人性的光輝。(過渡段)
但紀念一旦脫離理性的制約,它就會變成不可控制的魔鬼(過渡詞)。日本在60年前那幕慘劇中同樣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為亞洲地區的主要劊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紀念卻是如此這般:右翼勢力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還妄圖為二戰罪行翻案;不顧史實修訂歷史教科書,文過飾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國神社“拜鬼”……日本這種偏離理性范疇的“紀念”活動,自然得到各國人民的一致譴責。有句話說得好:“跪著的德國人比站著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國在抗日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取得勝利,中國人民自然無法容忍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議和紀念活動。但近來這些紀念活動在少數激進分子的鼓動下出現了打砸搶日貨商店的不理智舉動。群眾愛國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紀念并不是感情的揮霍,非理性舉動無益于解決問題。我國領導人多次表達出嚴正立場,但同時并不關閉中日會晤的大門,“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無疑就是對過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而高貴的心靈在銘記苦難,咀嚼苦難過后,方能理智地紀念苦難。當紀念的洪波涌動時,勿忘用理性的“閘門”控制情感。
8、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薄菊撜f文】
答案解析:參考范文一:
自省,人生的一筆財富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边B先賢孔子也要以人為鏡,來反省自己。從古至今,“自省”是人類發展不變的道德修養。
所謂自省,就是經常反省自己,能夠嚴于律己。無論是曾子曾經日日執行的“吾日三省”的信條,還是魯迅對自己的無情解剖,都是對自省的最佳堅守。毋庸置疑,成功的人生都需要躬耕自省。
“自省”與“成功”便是“量”與“質”的關系。唯物論認為,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因此,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長年累月的自省才會成為成功的鋪墊。相反,壞的量變也會帶來壞的質變。 如果一直放縱自己,就會導致失敗。
在這個喧鬧而又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唯有不斷反省,才不會隨波逐流,才能沿著自己既定的生命軌跡走下去。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俘虜以后,每天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總結。通過幾年的反省,他臥薪嘗膽,積蓄力量,終于戰勝吳國。勾踐的成功正得益于他不斷的反省。
反之,若無反省,只滿足于眼前,則會故步自封。不總結自己的得失,超越無疑只是空談。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18歲率軍出征,屢獲大勝,但卻多次兵敗俄羅斯,始終不能得勝,就敗在了他始終不自我反省,不吸取教訓。
要做到自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加強責任感缺一不可。
作為個人,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保持清醒的頭腦,善于觀察身邊的人,學習長處,摒棄缺點,用高度的責任心,去做身邊的每一件事。作為企業,要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把客戶當家人,注重產品質量和客戶需求,增強社會責任感,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嚴格規范商業行為。
自省讓你出類拔萃,自省讓你取得卓越成就。因此,自省,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參考范文二:
勇于自省
《論語·里仁》有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自省不僅是一種優良的品德,更是一種使人走向成功的能力。
自省就是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同時也是一種提高自我道德修養的方法。
雨果曾說過:“盡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塵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比朔稿e誤是必然的,但如果重復的錯誤再次發生,就是愚蠢的行為。敢于自省,能讓我們從逆境中走出來,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列夫·托爾斯泰15歲讀大學文科班時,曾經接連兩個學年考試不及格,無法畢業,只得退學回家。但他沒有因此沉淪,而是認真思索、反省,把自己的各種缺點詳細地寫在日記本上,隨時對照檢查,從此,他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難看出,敢于自省,是實現自身價值的關鍵。
反之,如果不進行自省,遇到問題只是“埋頭苦干”,即使同一問題經歷一千次一萬次,仍會如“無頭蒼蠅”般隨機試錯,這樣或許會得到答案,但中途卻經歷了太多的彎路,做了太多的無用功。人生極長又極短,不容許你在盲目中蹉跎時光。倘若如蚍蜉撼大樹般狂妄,即使有再高的志向和理想,也與成功無緣。
敢于自省,我們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持之以恒的銳氣,以及淡定自若的心氣。我們要時時刻刻有自省的意識,需要用心地自我提醒,并要落實到行動中去,不斷地反思總結,完善自我,為成功造勢。需要我們必須對自己所犯過的錯進行自我反省,找到問題的根源,從中總結經驗與教訓。
敢于自省,少走彎路,人生才可能獲得成功。
9、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朋友數,斯疏矣?!薄菊撜f文】
答案解析:參考范文一:
過猶不及
《論語·子張》有言:朋友數,斯疏矣。初看,不解其意;細想,意在言外。孔子的這句話闡釋了這樣一個道理:過猶不及。
“過猶不及”,即是指事情做過了頭就和事情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朋友之間走得太近,也就離疏遠不遠了,這正是對過猶不及的最佳闡釋。
度,是事物質和量之間的界定點。萬物惟度,過猶不及。朋友間過于頻繁的交往正是沒有把握好“度”。 禪宗推崇這樣一種境界: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ㄒ坏┤_,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內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把握好“度”,掌握好過猶不及的道理,你才能體會到最美好的境界。
在當今這個喧鬧而又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唯有懂得過猶不及,懂得適度,懂得節制,懂得適可而止,才不會隨波逐流,從而沿著自己既定的生命軌跡走下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范蠡在助越王打敗吳國之后,很有權勢。但他心中有度,深知物極必反。他懂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于是毅然棄官隱于世間,最終成為一代“商圣”,富甲天下。
相反,開元盛世之后,唐玄宗把曾經恪守的“過猶不及”拋在腦后,縱情聲色犬馬之中,最終,安史之亂的鐵蹄搗碎了一個帝國的美夢,繁華如秋葉般凋零,盛世只能在夢中追憶。
既然明白了凡事過猶不及的道理,那么我們就應該注意,在生活中不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一張一弛,寬而有度。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做事留有一定的余地。時刻提醒自己“過猶不及”。
只要懂得過猶不及,恰當地處理好親疏關系,即使是疏遠了的朋友也可能重新變得親密。
過猶不及,萬物惟度,為人處世之道也!
參考范文二:
萬物惟度
“朋友數,斯疏矣?!迸笥阎g走得太近便會疏遠了。因而“度”是一門學問,掌握“度”的技巧對我們至關重要。因此,我們要恪守萬物惟度。
度是一個節點,也是一個范圍。超過這個范圍,會對事物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從而影響整個事態格局。正如吃適量的巧克力可以增加人的能量,平緩情緒,但不節制地吃巧克力便會使人發胖,增加患病概率。因而把握好“適量”對我們意義重大。
把握好度,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精神愈發富足。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精神的修道場中,我們都要掌握好做事做人的度,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懂得“豪豬的哲學”——在不傷害彼此的前提下,找到最合適的取暖距離。禪宗有言:“花未全開,月未圓?!边@種“未”的狀況使我們內心充滿期待,充滿憧憬,做人做事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是海闊天空。
做人如此,企業的經營之道也應如此。掌握“度”給企業的經營決策留有一份余地,帶來一絲生機?!岸取备嬖V企業正確的經營之道,將企業的重心致力于研發利于民眾的產品,而非名利。在激烈的市場中懂得雙贏而非惡意競爭,讓企業在越發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得以基業長青。不像三鹿,把握不好“利”的度,坑害消費者,最終身敗名裂;也不能像秦池公司,把握不好“名”的度,追求名而忽視自身產品的質量,終被市場淘汰。
要擁有掌握好度的智慧,我們必須經常清點自己的內心,拋掉不切實際的欲望,學會謙卑與低調。做事做人都要留有分寸,找準自己內心的尺,而作為企業,要不過分追求極端,而是以中庸之道立于變幻的市場之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不高估自己的實力,不做有違企業準則之事。
把握好度是一種大智慧。我們要參悟這種大智慧,成就卓越,鑄就經典。
10、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謩t徐
欲望和好奇正是使世界在人面前變得五彩繽紛的一雙神奇的眼睛?!返傥纳菊撜f文】
答案解析:參考范文一:
辯證地看待“欲望”
林則徐有言:“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倍返傥纳瓍s說:“欲望和好奇正是使世界在人面前變得五彩繽紛的一雙神奇的眼睛?!币虼?,我們要辯證地看待“欲望”。
欲望,指的是強烈的向往?!盁o欲則剛”的“欲”指的是會讓我們失去底線的誘惑,是一種總體而言弊大于利的欲望;而史蒂文森讓世界多彩的欲望,更多的是一種探知與好奇,是一種總體而言利大于弊的向往。
欲望有利有弊,顯然,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欲望,存利除弊。
事物的發展是矛盾的,具有兩面性,因此我們看待問題應當堅持辯證的否定觀,一分為二地看待。否定就是揚棄,要有克服、有保留。繼承一切積極因素,拋棄一切消極因素。積極的欲望使人完善自我、走向成功,消極的欲望讓人失去底線、步入失敗。因此,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欲望,保留積極的、促進自身發展的好的欲望,拋棄消極的、妨礙自我超越的壞的欲望。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只有辯證地看待欲望,我們才能遠離誘惑,完善自我,最終實現自我超越。“鋼鐵俠”的原型馬斯克對知識與技術有無窮的欲望,他10歲便學會了編程,12歲完成了第一個個人制作的電腦游戲。長大后先后進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學習,但這些遠遠無法滿足他對知識的渴求,他選擇了輟學。輟學后他創立了Zip2,成立了貝寶,實現了一箭九星的低成本高技術,他發明的特斯拉汽車引發全球瘋狂。馬斯克的成功源于他對探索無窮的欲望以及對外部誘惑的抗拒,來自于他能辯證地看待欲望。
辯證地看待欲望,要求我們樹立辯證觀,其根本原則是要有一個內心的制約。有了內心的制約就會減少行為的過失,能夠反省到因自身欲望帶來的弊端并加以克制。我們應做到思想上辯證對待,行為上嚴于律己。
辯證地看待欲望,是智者應有的眼光。
參考范文二:
正確看待欲望
林則徐言無欲則剛,而史蒂文森則把欲望看作是一雙神奇的眼睛。欲望有好的一面,但它也有缺陷的一面,我們要正確地看待欲望。
欲望,人生而有之,是一種對某種事物的渴求,想要把其擁為已有的沖動。我們日常的行為大多都由欲望掌控著,如購買水果是滿足對“吃”的欲望,為災區捐款是滿足對“助人為樂”的欲望,偷竊是滿足對“金錢”的欲望……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矛盾”與“統一”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他們相互排斥,又相輔相成。欲望便是如此,有的欲望“誨”人不倦,而有的欲望“毀”人不倦。因而我們要正確地對待欲望,分清好壞,才能“誨”而不“毀”。
正確看待欲望對我們、對企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只有正確看待欲望,我們才能分清事物的好與壞,黑與白,做該做之事,行該行之路,為自己奮進向上的欲望驕傲。對于企業而言,只有正確看待欲望,企業才能有前進的動力,擔負起對民眾、對社會的責任,專心研發優質的產品,推出周到的服務,選擇合作共贏而非惡意競爭,使企業在良性競爭環境中走好每一步。
正確看待欲望,需要個人和企業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多地認識欲望好的一面,并從該方面著手追求自己的目標。如對于“金錢”的欲望,“智者”會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培養理財投資意識,或發揮自身優勢下商海拼搏,從而挖掘人生的金桶;而“小人”往往愿意取巧,走歪門邪道,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二者雖均能滿足欲望,但一個滿足自己,造福社會;一個為害一方,不能長久。因而欲望需要我們以“正確”的途徑實現。
正確看待欲望,走好每一步,唯有如此,個人和企業才能成就自我,鑄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