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MBA考試《寫作》考試共2題,分為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小編為您整理精選模擬習題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測提升!
1、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一個真正的學者,其崇高使命是追求真理。學者個人的名利乃至生命與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但因為其獻身于真理就會變得無限偉大。一些著名大學的校訓中都含有追求真理的內容。然而,近年學術界的一些狀況與追求真理這一使命相去甚遠,部分學者的功利化傾向越來越嚴重,抄襲剽竊、學術造假、自我炒作、沽名釣譽等等現象時有所聞?!菊撜f文】
答案解析:1.核心概念:學者、追求真理。
2.材料分析:真正學者應該是追求真理,然而事實與這一使命相去甚遠。
3.題目較寬泛,可參考以下審題:
(1)敬業與樂業、追求真理、誠信等。
(2)從事情本身討論,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和應對策略亦可。
參考范文:
做一個真正的學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彼抉R遷的這句話似乎道盡了人性。但還是有些人,超越名利,超越了狹隘的人性,獻身于崇高永恒的真理,升華出了偉大的人格——這就是真正的學者。真正的學者,是“為理念而生,而不是靠理念吃飯”的人,他們的生命也因追求真理而精彩。
歷史上的一些著名科學家就是這樣的真正的學者。哥白尼不顧教會的迫害,大膽發表了太陽中心說;布魯諾進一步發展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終因不肯放棄為之奮斗終生的科學真理,被反動統治者燒死;伽利略在哥白尼、布魯諾的“日心說”鼓舞下,向教皇奉為至寶的“地心說”發起挑戰,激怒了羅馬教皇及其信徒們,被投入了監獄。他們都因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而成為真正的學者,流芳百世。
但是,時下的許多所謂學者卻沒有這種超越的情懷。相反,他們違背獻身真理的崇高使命,喪失“十年磨一劍”的學術精神,深陷于名利的泥潭。他們不是把學術當目的,而是當成了追求名利的工具,于是乎,抄襲、造假、炒作等急功近利的不端伎倆,為人所不齒的可恥行徑層出不窮。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還有些學者昧著良心,淪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例如,廣東大興煤礦明明是危險重重,但7名所謂專家卻一致鑒定為安全。結果,“定做的結論”剛一出爐,第二天就發生了死亡123人的特大礦難,偽學者的嘴臉也就暴露無遺了。
這些偽學者之所以墮落至此,最根本在于他們好“貪”的名利之心?;蛟S名利本身并不壞,我也并不贊同中國古代“名利者,兇器也”、“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的觀點。但是,當學者出于名利之心來做學問時,他們“名為錮身鎖,利是焚身火”的結局,就在所難免了。
培根曾說過:“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蔽ㄓ挟斠粋€人的心中存在著崇高的精神,存在著高于他自己的、值得他仰望和敬畏的精神,這樣的學者才稱得上真正的學者。
希望當今的學者能夠摒棄功利化,讓高?;蚩蒲性核蔀樽非髮W問和真理的一片凈土。
2、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美國南北戰爭初期,占有絕對優勢的北方軍在戰爭中卻連連失利,即使林肯多次換將,也仍不見效。
一天,林肯聽到有人說:“現在是北方一群沒有缺點的將軍被南方一群有缺點的將軍打得一敗涂地。”尖銳的嘲諷令他很惱火。但冷靜下來后,他不得不承認正是自己用人失策才導致北方軍失敗。南方軍用人只考慮此人是否對作戰取勝有利,而林肯卻更愿意選擇那些“無缺點”的將領。
于是,林肯果斷任用“傲氣十足”、“好酒貪杯”的格蘭特為作戰總司令。任命一公布就立刻引來一片反對之聲,但是林肯頂住壓力,力保格蘭特。果然,格蘭特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打敗了南方軍?!菊撜f文】
答案解析:
大膽重用有缺點的人才
南北戰爭期間,林肯改變用人思路,大膽重用有缺點、但會帶兵打仗的格蘭特。而格蘭特也果然僅用一年時間就扭轉戰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為領導,應該學會大膽重用有缺點的人才。
首先,任何現實的人才都必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人無完人,誰身上沒有缺點?格蘭特身上有缺點,原先的將領看似“無缺點”,但實際上他們身上就有最大的缺點——不會帶兵打仗。因此,如果非要求全責備,世界上就會無人可用,歷史上姜太公就會因為年紀太大、管仲就會因為早年貪生愛財、陳平就會因為曾經盜嫂受金……都只能默默無聞地終老一生,而他們的領導也許就無法成就自己的豐功偉業。
其次,有缺點的人或許最具本崗位所需核心能力。格蘭特是有驕傲、貪杯的缺點,但瑕不掩瑜,這些并不妨礙他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同樣,抗清名將袁崇煥很自負、愛說謊,太平天國楊秀清表現欲極強,甚至喜歡當眾訓斥洪秀全。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是當時無可替代的軍事天才。有他們指揮,就能大獲全勝;殺了他們,就只能節節敗退。
最后,有缺點的人才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機遇。一個人因為有缺點過去一直未被重用,現在忽然得到領導的信任并賦以重任,自然就會更加珍惜這難得的機遇,更加努力出色地完成任務,以展現自己的才能。相信北方軍最后的勝利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格蘭特被這次破格重用所激發出來的無限潛能。無獨有偶,韓信在漢軍里曾經坐法當斬、曾經半路出逃——否則哪會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但劉邦既往不咎,竟然拜韓信為大將軍。后來,韓信果然不負重望,終于幫助劉邦奪得了天下。
鑿石索玉,剖蚌求珠。讓我們向林肯學習,學習他在合適的崗位上大膽重用有缺點的人才——這樣我們也許就能扭轉戰局,轉敗為勝!
3、分析下列論證中存在的缺陷與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述。
下面是未來廣告公司在濱海市發起的一項活動,目的是使客戶相信,如果他們使用未來廣告公司的廣告牌為他們的產品做宣傳,那么他們的銷售額將會上升。
“未來廣告公司能夠提高你們公司產品的銷售額,這一點可以從去年我們做的一個實驗中看出來。為了提高全國女子馬拉松運動冠軍在大眾中的知名度,我們連續三個月在廣告牌上刊登她的照片和名字。在此之前,盡管在馬拉松運動中她贏得了冠軍頭銜,并且受到了全國性的關注,但是在濱海市里,15000個隨機調查者中只有5%的居民看到她的照片時能夠正確說出她的名字。經過三個月的宣傳試驗,35%的被訪問者在第二次調查中能夠說出她的名字,所以我們的廣告宣傳是很見效的?!薄菊撟C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論證結構分析

論證關系分析
論證一:提升女子馬拉松冠軍知名度一提升企業產品銷售額
①即使提升女子馬拉松冠軍知名度的情況屬實,該論證也有“類比不當”的嫌疑。論證顯然不當假設提高個人的知名度和提高產品知名度類同。二者無論是資源投入、具體操作過程都有所不同。通過廣告來提高女子馬拉松冠軍名字的認知度,并不能說明也能用同樣的方法來提高產品的銷售量。
②盡管產品知名度是影響產品銷量的一個方面,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產品銷售額的上升還依賴于產品的質量、性能、特色、售后服務、良好的品牌和口碑以及消費者的需求、合理的營銷策略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③提高女子馬拉松冠軍的知名度雖提升了產品知名度,但可能由于公司過于注重廣告宣傳,而對于產品的質量、服務等方面不能給予保障,使消費者反而不愿意購買該產品,因而會導致銷售額下降。
論證二:廣告牌上刊登照片和名字→提升女子馬拉松冠軍知名度
①在廣告牌上刊登照片和名字并不一定會提高女子馬拉松冠軍的知名度。在廣告上刊登照片和名字只能使人們知曉該冠軍,知曉度不等于知名度,知名度是指某人的形象、聲譽、信賴程度等,或者是社會公眾對其的評價。而知曉度是指某人或事被社會公眾的認知程度,換句話說就是有多少人知道、知道些什么。
②一個人要想在大眾心中具有知名度,更多地在于人們對其言行的認知,其個人形象是否為大眾所認可。僅僅依靠廣告牌上刊登照片和名字,顯然值得商榷。
③在廣告牌上刊登照片和名字,為大眾所知曉,并不代表其為大眾所認可,如果其言行、品格不為大眾所認可,對其評價不高,那么即使刊登廣告也不能提升其知名度。
論證三:兩次調查數據的變化→廣告宣傳很見效
①兩次調查數據的變化并不必然推出廣告宣傳有效。第二次調查沒有說明調查樣本數,且抽取樣本的來源也不清楚,所以數據的有效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②即使兩次調查數據有變化,能夠說出冠軍名字的人增加,也并不意味廣告宣傳是有效的。抽樣的方式以及在何種人中抽樣對調查的結果有很大影響。如果第二次進入樣本的人中大部分是馬拉松運動的愛好者,那么其很有可能在廣告之前就知曉這個冠軍,或者第二次進入樣本的人有很多與第一次是重復的,那么他們可能在接受調查后刻意關注了這個人而非通過廣告才知曉。
4、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以下內容選自一家商業集團的項目報告書。
當公司為新的百貨商場選擇位置的時候,應該留意S市。即使是在近期的經濟衰退之中,S市的失業率仍然低于地區的平均水平。S市是該區的工業中心,而且從歷史來看,它所提供的工作崗位已經超過了它在該區所應該承擔的份額。因此我們在S市投資百貨商場,將會有足夠的購買力來支持我們的發展。
另外,該市一直通過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吸引高科技企業,從而擴大城市的經濟基礎,這些對我們的百貨商場而言都是利好的信息。
調查顯示“平均39%的中年消費者把他們的日常開支花在大百貨商場的商品和服務上,而對于年輕的消費者只有25%的人會這樣做。”在未來的十年中,S市的中年人數量會急劇增加,并且該市的零售業會有快速的增長。我們的百貨商場擁有更多能夠吸引中年消費者的商品。因此,我們的商場一定會在S市有較大發展?!菊撟C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論證結構分析

論證關系分析
論證一:S市的失業率仍然低于地區的平均水平→我們在S市投資百貨商場,將會有足夠的購買力來支持我們的發展
①在近期的經濟衰退中,全國的失業率水平如何?該地區的失業率水平在全國排在什么樣的位置?如果該地區的失業率水平排全國前列,那么,雖然S市的失業率水平低于該地區的平均水平,也不能得出S市失業率水平低的結論,更別提有足夠的購買力了。
②即使S市失業率低也未必能說明S市有足夠的購買力。想要判斷S市民眾的購買力,除了要知道S市的失業率以外,還需要知道該市的工資水平、人們的消費習慣等情況,僅僅只是失業率低未必有說服力。
論證二:S市提供的工作崗位已經超過了其在該區所應該承擔的份額→我們在S市投資百貨商場,將會有足夠的購買力來支持我們的發展
①即使S市工作崗位多,也未必能說明S市有足夠的購買力。想要判斷S市民眾的購買力,除了要知道S市的崗位數量以外,還需要知道該市的工資水平、人們的消費習慣等情況,僅僅只是工作崗位多未必有說服力。
②即使S市提供的工作崗位已經超過了該區所應該承擔的份額,但如果S市薪資平均水平普遍偏低,而商場走高端進口商品路線,那么可能不會有足夠的購買力來支持商場的發展。
論證三:提供優惠政策來吸引高科技企業→這些對我們的百貨商場而言都是利好的信息
①百貨商場是高科技企業嗎?論證者并未分清兩者間的區別。該市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針對高科技企業的,而對百貨商場方面的政策卻不得而知。
②該市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針對高科技企業的,如果該市為了吸引高科技企業,把所有優惠政策都向高科技企業傾斜,而對零售業進行嚴格控制,那么,這對“我們的百貨商場”而言,就不會是“利好消息”了。
論證四:在未來十年,S市中年人數量會增加→我們的商場一定會在S市有較大發展
且不說材料中的調查是否可靠,即使可靠,我們也無法以現在的消費傾向說明未來十年的消費者的消費情況。很可能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年消費者已轉變觀念,大幅減少其在百貨方面的消費。論證者有“忽略發展”之嫌。
論證五:S市的零售業會有快速的增長→我們的商場一定會在S市有較大發展
該商場可能只是該市的零售行業中的一個店。即使該市的“零售業”有快速增長也并不能代表“我們的商場”也會有較大發展,行業的形勢未必能代表每一家店的形勢。
參考范文:
“對百貨商場選址S市”的質疑
上述材料通過S市購買力及相關政策的分析以及對S市未來消費情況的預測,得出結論,認為他們的商場一定會在S市有較大發展。其論證,看似有理,其實不然。
首先,“我們在S市投資百貨商場,將會有足夠的購買力來支持我們的發展”,值得商榷。在近期的經濟衰退中,全國的失業率水平如何,該地區的失業率水平在全國排在什么樣的位置?如果該地區的失業率水平排全國前列,那么,雖然S市的失業率水平低于該地區的平均水平,但也不能得出S市失業率水平低的結論。同時,即使S市失業率水平低,也不必然推出“有足夠的購買力”的結論,因為收入情況上文沒有交待。
其次,S市通過“優惠政策來吸引高科技企業”未必對我們的百貨商場而言都是“利好消息”。該市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針對高科技企業的,而對百貨商場方面的政策卻不得而知。如果該市為了吸引高科技企業,把所有優惠政策都向高科技企業傾斜,而對零售業進行嚴格控制,那么,這對“我們的百貨商場”而言,就不會是“利好消息”了。
再次,論證者由39%的中年消費者青睞于大百貨商場的商品和服務,在未來十年,S市“中年人數量會增加”,不代表我們的商場一定會在S市有“較大發展”。且不說材料中的調查是否可靠,即使可靠,我們也無法以現在的消費傾向說明未來十年的消費者的消費情況。很可能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年消費者已轉變觀念,大幅減少其在百貨方面的消費。
最后,該市的零售業會有快速增長,就能說明我們的商場一定會在S市有較大發展嗎?該商場只是該市的零售行業中的一個店。即使該市的“零售業”有快速增長也并不能代表“我們的商場”也會有較大發展,行業的形勢未必能代表每一家店的形勢。
綜上,上述論證是欠妥當的,其建議也是讓人難以信服的。
5、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有一段時期,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生產過程過?,F象,一些經濟學家對此憂心忡忡,建議政府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這種建議看似有理,其實未必正確。
首先,我國部分行業出現生產過剩,并不是真正的生產過剩。道理很簡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過剩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只要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就能擴大銷售,生產過剩馬上就可以化解。退一步說,即使出現了真正的生產過剩,市場本身也會進行自動調節。
其次,經濟運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產品的供求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平衡狀態,因而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既然如此,那么生產過剩也就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因此,如果讓政府采取措施進行干預,那就違背了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再次,生產過??偙壬a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預使生產過剩變成了生產不足,問題就會更大。因為生產過剩未必會造成浪費,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資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如果生產不足,就勢必會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讓人們重新去過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總之,我們應該合理定位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應該管好民生問題。至于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應該讓市場自行調節,政府不必干預?!菊撟C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論證結構分析

論證關系分析
論證一: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就能擴大銷售→生產過剩馬上就可以化解
①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只是擴大銷售的一個前提條件,除此之外還要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銷售還取決于市場飽和度、社會購買力、社會消費心理等。
②擴大銷售未必能馬上化解生產過剩。若原有產能為100單位,需求為10單位,即使擴大銷售,需求增加到20單位,這種情況下,“生產過剩”仍沒有被化解。
論證二:生產過剩“不是真正的生產過?!币患词钩霈F了“真正的生產過?!?br/>前面材料說生產過?!安皇钦嬲纳a過?!?,由此可以推出就不可能出現真正的生產過剩,而材料后面又說即使出現了“真正的生產過?!?,明顯前后是自相矛盾。因此,該論證是有待研究的。
論證三: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生產過剩也就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常見現象是事物發展的外在表現,是表面的、多變的、復雜的,而客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本質屬性,是內在的,不能將兩者混淆?!翱陀^規律”是隱藏在“現象”背后的事物本質。
論證四:政府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就違背了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政府干預市場”未必會“違背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反而可能會遵循并利用經濟規律。政府干預也是市場經濟調節的一種手段,它是一只“有形的手”,在一定條件下對經濟運行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不一定會違背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論證五:生產過剩未必會造成浪費→增加物資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
生產過剩是指某些商品的生產超過了社會需求,以致商品滯銷,庫存積壓增加,或者說,其產品已經超過了正常的消費需求和物資儲備,因此,該論證是值得商榷的。
論證六:生產不足→就勢必會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
①造成供不應求現象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生產不足之外,還有可能是市場競爭比較激烈,購買者爭相購買,銷售者壟斷商品等。
②雖然生產不足,但是如果有替代品出現,可能不會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比如
面條生產不足,但是方便面等其他食品可以替代,人們可能會更多地選擇面條以外的食品代替,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生產不足,但是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更不會讓人們過缺衣少食的日子,影響社會和諧。
論證七:政府應該管好民生問題→至于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應該讓市場自行調節,政府不必干預
市場調節和政府干預不是絕對矛盾的。而且,生產過剩、生產不足也和民生問題相關。由此可以推出,政府應該管好民生問題,那么政府就應該干預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而不能把他們完全分開。
參考范文:
政府不應干預生產過剩嗎?
上述材料論證了政府不必干預經濟運行中的生產過?,F象。該論證過程存在著諸多邏輯問題,現分析如下。
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未必能“擴大銷售”。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并非是擴大銷售的充分條件,因為銷售還取決于市場飽和度、社會購買力、社會消費心理等其他因素。
“生產過?!笔鞘袌鼋洕摹俺R姮F象”并不意味著“生產過?!币簿褪墙洕\行的“客觀規律”。常見現象是事物發展的外在表現,是表面的、多變的、復雜的,而客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本質屬性,是內在的、穩定的,兩者不能混淆。
“政府干預市場”未必會“違背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反而可能會遵循并利用經濟規律。政府干預也是市場經濟調節的一種手段,它是一只“有形的手”,在一定條件下對經濟運行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不一定會違背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生產過剩未必會造成浪費,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資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的論證過程是值得商榷的。生產過剩是指某些商品的生產超過了社會需求,以致商品滯銷,庫存積壓增加,或者說,其產品已經超過了正常的消費需求和物資儲備,因此,該論證是欠妥當的。
“政府應該管好民生問題”并不意味著“生產過剩、生產不足,應該讓市場自行調節,政府不必干預”。市場調節和政府干預不是絕對矛盾的。而且,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也和民生問題相關。由此可以推出,政府應該管好民生問題,那么政府就應該干預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而不能把他們完全分開。
綜上所述,論證者的論證漏洞百出,若想得出其結論還需提供更有力的論據。
6、分析下述材料,準確審題立意。
拳王阿里33歲那年與挑戰者弗雷澤進行第3次較量。在進行到第14回合時,阿里已筋疲力盡,幾乎再無絲毫力氣迎戰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命堅持著,因為他心里知道,對方肯定和自己一樣,如果在精神上壓倒對方,就有勝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堅毅的表情和永不低頭的氣勢,雙目如電,令弗雷澤不寒而栗,以為阿里還存有旺盛的體力,阿里的教練發現弗雷澤已有放棄的念頭,便使眼色暗示阿里。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頑強地堅持著,果然在關鍵時刻,對手認輸了。衛冕成功的阿里還未走到擂臺中央,便眼前一黑,雙腿無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澤見此情景,如遭雷擊,并為此抱憾終生。【論說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抓關鍵詞句:根據材料中的“拼命堅持”“精神上壓倒對方”“保持堅毅的表情和永不低頭的氣勢”“更加頑強地堅持著”等詞句,可以有下面的立意:“堅持就是勝利”。
從對象分析:從弗雷澤的角度立意:“本是旗鼓相當,但一念之間的放棄意味著失敗?!苯Y合兩個人的角度來立意:“勝利與失敗原來是近鄰,就在于堅持還是放棄?!?br/>參考范文一:
堅持就是勝利
拳王阿里與弗雷澤進行較量,多番過招之后,阿里已筋疲力盡,幾乎再無絲毫力氣迎戰,然而他拼命堅持著,因為他心里知道對方肯定和自己一樣,如果自己堅持肯定能取得勝利,最終他成功了??梢?,堅持就是勝利。
堅持就是勝利,是指當遇到困難和疲倦的時候要再堅持一下。如果堅持了,或許有好的結果。如果沒堅持,那就必然失敗。勝利往往是給予有勇有謀而又堅持不懈的人。
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它們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引起質變。持續的堅持就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超過臨界點“度”,就會發生質變。因此,堅持就是勝利。
在現實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有一種持之以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一鍬挖不成水井,成功需要積累,成功需要堅持。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聆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這樣,他才在《大衛·科波菲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為英國一代文豪,取得了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于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被人們授予“發明大王”的美稱。
堅持就是勝利,要求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向自己的目標努力,要勇于面對在通向成功的路上遇到的無數艱辛與困苦。堅持信念,勇往直前,千萬不要半途而廢。要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成為人生的佼佼者。
堅持就是勝利,努力鑄就輝煌。
參考范文二:
毅力,人生不可或缺
拳王阿里衛冕成功,弗雷澤抱憾終身,是實力的差距?不,他們只差一秒的堅持。
堅持的差距,是毅力的權衡。毅力,是人們未達到預定的目標而自動克服困難、努力實現自我的一種意志品質;是“蜀道雖難,但勇于攀登”;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是“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是“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毅力,人生不可或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往今來,凡揚名立萬者,無不沒有毅力。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書圣”美譽流芳百世。他的傲人成績和優美字體,與他的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憑著堅強的毅力練就“入木三分”的字體。而這份造詣的成就,就是日積月累、矢志堅持的結果。如果他在藝術之路的拼搏中,如同常人一樣望而卻步,怎么會有此輝煌?他頑強的毅力使他登上了世界書法的巔峰。
再試想,如果沒有堅守的初心,怎么會有袁隆平解決中國人民溫飽問題的雜交水稻?如果沒有堅持的魄力,怎么會有司馬遷“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
人的一生不可能風平浪靜,“一覽眾山小”的風光后面也沾著在山路上跌倒留下的泥痕。故,毅力怎可缺?
反之,若空有抱負,沒有堅韌的毅力,抱負終是虛妄!
為何項羽只能為鬼雄,不能為人杰?因為他毅力不足,空有理想!他學文學武,淺嘗輒止;即使學萬人策,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后兵敗烏江,雖在意料之外,但不也在情理之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沒有毅力,一事無成。只有言行一致,朝著目標堅持不懈去奮斗、去追求才會有所收獲。頑強毅力的人,無往不勝。
毅力要求我們學會仰視,見賢思齊焉,以賢者為榜樣,樹立堅定目標;學會平視,躬身自行,堅守自我,學會在逆境中鍛煉自我;學會俯視,腳踏實地,不異想天開,實事求是。
因此,毅力不可或缺。
7、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薄菊撜f文】
答案解析:參考范文一:
推己及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是和諧共處的大智慧。
推己及人,就是用自己的內心體驗和推測他人的感受。對人建立仁愛之心,他人也會對你仁愛;對人豁達寬容,他人也會對你豁達寬容。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以身作則”,都是推己及人的表現。
推己及人,有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它可以使我們正確看待問題,促進家人間、朋友間、同事間關系,形成良性互動循環。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考慮自己時也照顧他人感受,通過善待他人來善待我們自己,這個社會又怎能不和諧友善呢?人們常說,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以此種方式敬老愛老,也保障了自己以后老有所依。正是這些舉動使人們和睦相處,世風日上。
在企業中,推己及人的道理也同樣適用。推己及人使企業持續煥發生機活力,也使企業間互利互惠,良性競爭。企業只有在忙于盈利的同時,也想到消費者應享受到的舒適安心,想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才能持續經營,基業長青。只有在渴望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的同時,懂得善待自己的對手,不用惡意手段排擠對手,才能更好地發展,攜同進步。相反,不懂得推己及人,就會像早年西班牙華商一樣,忘記回饋社會,不懂遵守當地管理風俗,經營如履薄冰。
推己及人,需要從思想上杜絕自私,由我做起,互利互惠,和諧相處。從個人的角度,要懂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對一時得失斤斤計較。從企業角度,要不拘蠅頭小利,把目光放遠,把社會利益最大化作為長遠經營目標,飲水思源,同時建立產業聯盟,形成企業間協同效應,以行業進步謀發展。
創造和諧,需要有一種相處的智慧——推己及人。
參考范文二:
推己及人,成就自我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說明,我們要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進而成就自我。
推己及人,即自己想得到什么樣的待遇,就要先如此對待他人,有了這樣的修養與境界,方能成就自我。
世間萬物都是相互聯系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人與人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推己及人能讓我們與他人聯系起來,在為他人著想的過程中加深彼此的聯系,進而讓我們擁有更加良好的人際關系。
晏子勸諫齊景公不應只顧自己安逸而應為人民著想,自己也常常救濟勞苦百姓,輔國幾十年,促進了齊國的發展。由此可見,推己及人是不可忽視的良好品德,它告訴我們:想要得到他人的幫助就要先幫助他人,我們主動先為他人著想,他人也會為我們著想,我們便可以在他人的幫助下取得更大的進步,推己及人的美德是我們成功的一大助力。
要做到推己及人就要主動加強自身與他人的聯系,辯證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現、汲取他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不足之處,加強自身修養,提升自身實力,進而不斷向前,走向成功。同時,我們也需要有一顆豁達寬容的心,從內心深處尊重每一個人,在此基礎上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多為他人考慮,并反省自身的做法是否正確,這樣才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真正地做到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不僅是一種行為,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我們要做到推己及人,成就卓越自我。
8、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學者南懷瑾在他的著作《論語別裁》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所謂畏就是敬,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一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個人若無所怕,是不會成功的?!薄菊撜f文】
答案解析:參考范文一:
心懷敬畏
學者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講到,人生無所畏是危險的,人有所怕才能有所成,無所怕則不能成功。
心懷敬畏,才會有所成就。
敬畏即尊敬與畏懼,對自然規律敬畏、對法律道德敬畏、對圣賢敬畏。敬畏并不是只有普通人才應有的態度,孔子、韓愈、南懷瑾都心懷敬畏。
心懷敬畏才能不斷進步取得成就。敬畏使人意識到自身的渺小,看到圣賢智者的偉大,見賢思齊,借助前人經驗和歷史教訓,少走彎路,成就輝煌人生。相反,無畏者無知,盲目自大,難以取得進步。牛頓年輕時對科學前輩心懷敬畏,他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超越他們的成就。一些一夜暴富的商人不懂敬畏顧客,敬畏法律,他們的成功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很快凋謝。
心懷敬畏才能在自然與社會中生存下去。遵從自然規律,遵守法律,尊崇道德,人的生命才能延續。世界萬物運轉都有其規律,不懂得遵守這些規律,自然會受到懲罰。保護環境順應自然,自然將給予人類舒適的生存空間和無限的財富;相反,不懂敬畏自然,過度開采,污染肆意排放,瘋狂索取,人的生命將受到威脅,困擾許多城市的霧霾就是不敬畏自然的后果。
心懷敬畏需要我們遵守客觀規律,在運用客觀規律順應時代發展中求創新進步。心存敬畏需要我們放低姿態,堅持運用自我批判這一工具,努力塑造更好的自我。心存敬畏需要我們包容開放,不僅要聽圣賢的建議,更要聽逆耳之言,接受批評。
人行走于世間,渺小如滄海一粟,懂得心懷敬畏才能有所成就,坐擁繁華。
參考范文二:
常懷敬畏之心
學者南懷瑾在他的著作《論語別裁》中告訴我們:“所謂畏就是敬,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一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個人若無所怕,是不會成功的?!?br/> 換而言之,心懷敬畏,我們才能獲得成功。
“敬畏”是什么?就是“既敬重又畏懼”。這是人對待事物的情感態度,它囊括了“敬”與“畏”的雙重情感內涵:對事物人格化的一種尊重以及一種對自身言行的自律和自我約束。
人活在世界上是要有所敬畏的。只有心懷敬畏,我們才會不忘肩上的責任,時時想“干事”;只有心懷敬畏,我們才會事事有“干勁”,忠于職守,鞠躬盡瘁。
心懷敬畏,華益慰用心靈呵護患者的生命。身為醫生,華益慰始終把患者的生命看得最重。當別的醫生因擔心手術風險太大,若手術失敗將會給自己找來不必要的麻煩而拒絕救治危急病人時,他那一句斬釘截鐵的“我治!”震驚了所有在場的醫護人員,也給了患者家屬一絲生的希望。正是源于華益慰對生命的敬畏,才成就了他“救世華佗”的美名。心懷敬畏,時刻保持一顆高度敬畏生命的心靈,讓我們看到華益慰內心讓人景仰的高尚醫德與人格。
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生活品位,拋棄了自己的敬畏之心,鋌而走險,迷失了自己。全國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李寧,拋棄了自己的敬畏之心,挪用和貪污巨額科研經費,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實在令人惋惜。
如何做到心懷敬畏呢?首先我們在思想上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凈化自己的靈魂,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筑起道德防線,認真學習,主動對照反思,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固堤于未決。其次在行動上,我們要摒棄非分之想,用高標準來自我要求、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經常戒備和提醒自己,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常懷敬畏之心,方能使我們走得更遠。
9、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妝》一文中寫道:“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皮膚變好、精力充沛,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丑不到哪里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后的一件小事……”【論說文】
答案解析:參考范文一:
注重“內在美”
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妝》中寫道:“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丑不到哪里去?!?br/> 的確,一個人的內在才是決定其美丑的根本因素。我們應該注重“內在美”。
“內在美”,即是指人內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內在素質的具體體現。知識淵博,善于思考,對生活樂觀,心地善良,自尊自愛等,這些都是內在美。
現象富于變化,而本質則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外在美是現象,是形式,不起主要作用。而內在美才是本質,是內容,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美丑。外在美是變動的、不確定的、易逝的。而內在美則能給人以長時間的、強烈的、深刻的感受。
在當今喧囂浮躁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只有更加重視內在美,打造專屬于自己的深刻持久的美,才能活出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能為社會、為人類做出貢獻。被譽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的季羨林先生之所以為人所敬仰,正是因為他的內在美,因為他的學識淵博,因為他勤奮、嚴謹、謙遜的品格。
反之,那些只注重外在美,不用心塑造自己內在美的人,注定碌碌無為,平庸一生。即使因美貌得來的機會,也會因自身空無一物而失去。若等有一天連美貌也逝去,那么這樣的人還剩下什么?
如何做到重視內在美呢?首先需要我們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辯證看待內在美與外在美;其次需要我們通過行動豐富自己的學識,改變氣質,關懷別人,樂觀地生活,真正做到重視內在美。
當然,注重內在美并不意味著我們就一定要忽略外在美。若能做到將兩者完美結合,那么人生也注定會很“美”。
注重內在美,給心靈“化妝”,你的人生也會很美!
參考范文二:
為“心”化妝
林清玄說:“最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臉上的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钡拇_,內心“妝”是無可替代的,表相的美掩蓋不了內心的骯臟,而內心美則如美酒般,酒香不怕巷子深。
因此,我們應多為“心”化妝。
為“心”化妝是對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品行氣質提升的一個過程,亦是對個人精神世界充實富足的一個過程。
內因外因要辯證統一,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依據。我們的內心便是我們的內因,內心的好與壞、善與惡、充實與空虛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引導了我們人生的方向。所謂“相由心生”,心靈的美帶動了外貌的改變,即使不化妝也讓我們的面容更加姣好。
“精致”的內心給予了我們一份淡然從容的心態,以更高的角度俯視著我們的人生,懂得人生的大智慧,讓我們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穩、更踏實;只有為“心”化妝,企業才能認清自己的責任,重拾良心,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贏得他人對企業的尊重及認可,在變幻的市場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為“心”上妝,我們需要以知識作為粉底,涂上善良樂觀的腮紅,描上思考的眉,點綴愛與奉獻的唇,不被貪、欲、悲及傲慢等負面態度弄花我們的妝容。作為企業,要想為“心”上妝,應恪守企業的本分,專注于產品質量和服務效果,學會同顧客換位思考,肩負起企業應承擔的責任,遵守國家的規章制度,不應像“三鹿”公司,不為“心”化妝反而將道德敗壞的糞土涂抹在臉上,污了自己也臟了他人。
化妝當以“心”為首,美己美人美世界。
10、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陽光的譜系圖
有雪的過去和未來式
有大陸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著一個世界
但一個小小的意外,比如一個趔趄
足以丟失這一切【論說文】
答案解析:參考范文一:
細節決定成敗
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著一個世界,但一個小小的意外,比如一個趔趄,足以丟失這一切。毋庸置疑,細節恰恰決定了成敗。
所謂細節,就是指那些普普通通但卻不容忽視、十分重要的事情。朱自清說:“細節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細?!泵考虑槎加蔁o數個小的細節組成,而這些細節,可以讓我們走向成功的殿堂,也可以讓我們與成功背道而馳。
就個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注重細節,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展翅飛翔。元朝時有一個人才華橫溢,受人敬仰?;实酆霰亓衣勂涿暎阏僖娏怂?。這個人平素不拘小節,拜見忽必烈時連帽子都戴歪了。忽必烈沒說什么,只問其治國之道,這個人便侃侃而談。最后,忽必烈笑著說:“你連帽子都戴不好,還談什么治國之道呢?”從此,忽必烈再沒有召見他。
對企業來說,亦是如此。只有凡事都重視細節,“防微杜漸”,才能避免“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惡果。麥當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把細節做得更完美,麥當勞有一個創舉——編寫《麥當勞手冊》,手冊中的規范關注到經營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這是它正在做、并且還將永遠做的。這本書是他們把細節管理做到極致的體現??梢哉f細節是麥當勞管理思想的精髓,正是這種對細節的關注,使得麥當勞的特許連鎖經營方式迅速發展起來。
因此,要想做大事,就得先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正如荀子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要放過任何細節,細致嚴謹的態度是做好細節的前提,只有重視心態,才能發現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注重細節,才能把握通往成功的鑰匙。
參考范文二:
重視細節
的確,正如材料而言,生活的一切本都為細節構成,能否抓住細節決定了我們能否成功。簡言之,要想成功,我們要重視細節。
細節,就是細微的事物,常常被眾人忽略,卻往往被智者挖掘。就如蘋果落地,眾人忽視的現象卻被牛頓關注,從而探究出萬有引力。細節看似不起眼,卻如同寶藏,等待人們的挖掘。
部分對整體有反作用,有的局部破壞了,全局就有了變化。就如“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王昭君一生的改變僅僅是因為一幅畫。畫師毛延壽因為昭君未賄賂他,在畫像時點了一顆痣,以致昭君最終“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即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和廣度,為我們的心靈和能力打造一座城堡,為我們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石。反之,如果不重視細節,就會導致失敗。美國總統麥金萊曾想從兩個老朋友中選一位擔任駐外大使,但是他無法決定誰較適合,后來他回憶起多年以前的一件小事:在一個風雨之夜,麥金萊搭上街車坐了最后一個座位,隨后上來一位老婦人,手挽沉重的衣籃,站在走道上沒有人讓座,這時麥氏的一個朋友坐在前面低頭看報,想要借此忽視周遭的一切。最后還是麥氏起身讓了座。這個朋友一定做夢也想不到,這一件小事竟然決定了他的命運。
探尋細節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它能幫我們看到他人所不及之處。同時,注重細節還要求我們有一顆精益求精之心。注重細節還要求我們不斷完善自我,努力修煉自身素養,提高綜合能力。拒絕浮躁,踏實、謙卑地著眼于當下。
細節決定成敗。重視細節,把握人生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