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題(主觀)A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A公司與B公司均為我國境內居民企業。A公司于2008年-2012年有關投資業務如下。(1)A公司于2008年7月1日以銀行存款5 000萬元支付給B公司的原股東,取得B公司30%的股權,改組后B公司的董事會由7名董事組成,其中A公司派出2名,其他股東派出5名.A公司章程規定,其財務和生產經營決策須由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表決通過。2008年7月1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7 000萬元,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僅有一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不相等,除此以外,其他可辨認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相等。該固定資產原值為2000萬元,已計提折舊2年,已計提折舊400萬元.B公司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A公司預計該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4 000萬元.A公司預訃剩余使用年限為8年,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汁提折舊。雙方采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期間相同,對凈利潤的調整不考慮所得稅因素。A公司擬長期持有對B公司的投資。(2) 2008年11月10日A公司將其成本為180萬元的商品以3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B公司,B公司取得商品作為管理用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至2008年資產負債表日.B公司仍未對外出售該固定資產。(3) 2008年度B公司發生凈虧損為1 000萬元,其中上半年發生凈虧損為2 000萬元。(4) 2009年2月5日B公司董事會提出2008年分配方案,按照2008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發放現金股利400萬元。(5) 2009年3月5日B公司股東大會批準董事會提出2008年分配方案,按照2008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發放現金股利改為500萬元。(6) 2009年B公司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為100萬元。(7) 2009年度B公司發生凈虧損為600萬元。(8) 2010年度B公司發生凈虧損為16 500萬元。假定A公司應收B公司的長期款項50萬元,此外投資合同約定B公司發生虧損A公司需要承擔的額外損失最大限額為40萬元。(9) 2011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為3 000萬元,(10) 2012年1月10日A公司出售對B公司全部投資,出售價款為4 000萬元。其他資料:A公司各年實現凈利潤為5 000萬元,不考慮其他納稅調整。要求:(1)說明A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采用的方法,并編制2008年7月1日投資時會計分錄。(2)編制2008年度A公司確認投資收益的會計分錄。(3)計算2008年度A公司應交所得稅、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的金額。(4)編制2009年A公司有關投資的會汁分錄。(5)計算2009年度A公司應交所得稅、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的金額。(6)編制2010年A公司有關投資的會計分錄。(7)計算2010年度A公司應交所得稅、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的金額。(8)編制2011年A公司有關投資的會計分錄。(9)編制2012年1月10日A公司出售對B公司投資的會計分錄。(10)計算2012年度A公司應交所得稅、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的金額。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1)A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采用的權益法,因為A公司對B公司具有重大影響。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17 000×30%)5 100貸:銀行存款 5 000營業外收入 100
(2)調整后的凈利潤=1 000- (4 000÷8-2 000÷10)÷2- (120-120/10/12)=731(萬元)或=1000-(4 000-8-1600÷8)÷2- (120-120/10/12)= 731(萬元)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731×30%) 219.3貸:投資收益 219.3
(3) 2008年度A公司應交所得稅=(5 000-100-219.3)×25%=1170.18(萬元)所得稅費用=1 170.18(萬元)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4)3月5日B公司股東大會批準董事會提出2008年分配方案借:應收股利(500×30%) 150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盎調整 150確認資本公積的會計分錄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100×30%) 30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B公司發生凈虧損為600萬元。調整后的凈利潤= 600-(4 000÷8-1 600÷8)+120/10=-888(萬元)借:投資收益 266,4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888×30%) 266.4
(5) 2009年度A公司應變所得稅=(5 000+266.4)×25% =1 316.6(萬元)所得稅費用=1 316.6(萬元)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6) 2010年度B公司發生凈虧損為16 500萬元,調整后的凈利潤=-16 500-(4 000÷8 1 600÷18) +120/10=-16 788(萬元)應承擔的虧損=16 788×30%-5 036.4<萬元)實際承擔的虧損=4 932.9+50+40=5 022.9(萬元)未承擔的虧損=5 036.4-5 022.9=13.5(萬元)借:投資收益 5 022.9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 932.9長期應收款 50預計負債 40
(7) 2010年度A公司應交所得稅=(5 000+5 022.9)×25%=2 505.73(萬元)所得稅費用=2 505.73(萬元)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8) 2011年度B公司實現凈利潤為3 000萬元,調整后的凈利潤=3 000-(4 000÷8-2 000÷10) +120/10=2 712(萬元)借:預計負債 40長期應收款 50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710.1貸:投資收益(2 712×30%-13.5) 800.1
(9)借:銀行存款 4 000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219.3-150-266.4-4 932.9+710.1)4 419.9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5 100—其他權益變動30投資收益 3 229.9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貸:投資收益 30
(10)鐘對該項股權投資的處理,會計利潤=3 289.9+30=3 319.9(萬元)稅法利潤=4 000-5 100=-1100(萬元)應變所得稅=(5 000-3 319.9-1100)×25%=145.03(萬元)所得稅費用=145.03(萬元)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 1 【多選題】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為0.2011年稅前會計利潤為1 000萬元。2011年發生下列有關經濟業務:(1)支付違反稅收的罰款支出4萬元,稅法規定不得稅前扣除。(2)企業因違反合同規定,支付一筆違約金6萬元,稅法規定支付時可以稅前扣除。(3)國債利息收入10萬元,稅法規定國債利息收入免稅。(4)企業債券利息收入或金融債券利息收入10萬元,稅法規定債券利息收入或金融債券利息收入計入應納稅所得額。(5)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0萬元。稅法規定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不得稅前扣除。(6)固定資產折舊:會計采用直線法第一年計提折舊100萬元,稅法采用加速折舊法第一年計提折舊150萬元。(7)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持股比例為20%),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100萬元。稅法規定,我國境內居民企業之間取得的股息,紅利免稅。(8)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持股比例為80%),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500萬元,已計入稅前會計利潤。稅法規定,我國境內居民企業之間取得的股息、紅利免稅。(9)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該部分差額6萬元,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一成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企業擬長期持有該項投資。(10)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按持股比例調增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收益90萬元。稅法規定,我國境內屠民企業之間取得的股息、紅利免稅。(1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100萬元。(12)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未超過12個月)取得的現金股利2萬元,稅法上確認的投資收益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下列有關甲公司虛確認遞延所得稅項目的表述,正確的有()。
- A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元
- B 、固定資產折舊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2.5萬元
- C 、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5萬元
- D 、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肘應亭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該部分差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5萬元
- E 、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按持股比例調增賬面價值的,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2.5萬元
- 2 【綜合題(主觀)】甲公司為上市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甲公司相關資產的初始入賬價值等于計稅基礎,稅法規定計提的壞賬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在實際發生時可稅前扣除;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于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假定甲公司按照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甲公司2011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于2012年3月20日完成,2011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經董事會批準于2012年3月31日對外報出。2012年1月1日至3月31日發生下列業務: (1)甲公司于2011年12月10日向乙公司賒銷一批商品,該批商品的價款為100萬元,成本為80萬元,增值稅率17%,消費稅率10%,至年末貨款未收到,由于乙公司財務狀況不佳,年末按照5%計提壞賬準備。因產品質量原因,乙公司于2012年2月10日將上述商品退回。按照稅法規定,銷貨方于收到購貨方提供的《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時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作減少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處理。 (2)甲公司于2011年12月1 5日向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該批商品的價款為2 000萬元,成本為1 600萬元,增值稅率17%,貨款尚未收到,未計提壞賬準備。因產品外包裝質量原因.2012年2月15日接到丙公司通知要求在價格上折讓10%,否則將退貨,經過檢驗同意丙公司要求。按照稅法規定,銷貨方于收到購貨方提供的《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時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作減少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處理。折讓款項已支付。 (3) 2012年2月20日收到丁企業通知,丁企業已進行破產清算,無力償還所欠部分貨款,預計甲公司可收回應收賬款的40%。該業務系甲公司2011年3月銷售給丁企業一批產品,價款為300萬元,成本為260萬元,開出增值稅發票。丁企業于3月份收到所購物資并驗收入庫。合同規定丁企業應于收到所購物資后一個月內付款。由于丁企業財務狀況不佳,面臨破產,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付款。甲公司為該項應收賬款按照5%的比例提取壞賬準備。 (4)甲公司于2011年12月30日向戊公司賒銷一批商品,該批商品的價款為500萬元,成本為400萬元,增值稅率17%,至年末貨款未收到,未計提壞賬準備。因產品質量原因,戊公司于2012年3月26日將上述商品退回。按照稅法規定,銷貨方于收到購貨方提供的《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時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作減少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處理。 要求: 分別判斷上述事項是否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 對于調整事項,編制相關調整分錄(涉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結轉的需合并編制); 同時,調整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金額。
- 3 【綜合題(主觀)】甲公司是上市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12年至2015年與投資有關的業務如下: (1)2012年10月9日,甲公司以每股9.9元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購入100萬股A公司股票,并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另支付相關稅費10萬元。 (2)2012年12月13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又購入50萬股A公司股票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每股價格為14.9元,并支付5萬元相關稅費。 (3)2012年12月31日,A公司股票上漲到每股20元,該股票投資的計稅基礎按取得成本確定。 (4)2013年1月1日甲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普通股1000萬股自乙公司原股東處取得乙公司60%的股權。該股權取得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7000萬元,賬面價值為6000萬元,差額由一項尚需折舊10年的固定資產導致,乙公司對該項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其凈殘值為0。甲公司定向增發股票每股面值1元,公允價值4元,除發行股票外,甲公司還承擔了乙公司原股東對第三方的債務(其他應付款)500萬元。甲公司與乙公司交易前無關聯關系,且甲公司與乙公司的合并是非免稅條件下進行的。 (5)2013年3月1日,甲公司對外出售了上年購入的A公司股票50萬股,每股價格為21元,采有移動加權平均法確定所出售股票的成本。 (6)2013年4月10日,乙公司宣告并分配現金股利300萬元,甲公司得到180萬元。 (7)2013年12月31日,A公司股票市價為每股22元,2013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600萬元。 (8)2014年4月10日,乙公司宣告并分配現金股利400萬元,甲公司得到240萬元。 (9)2014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800萬元,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其他綜合收益600萬元(已考慮所得稅影響)。 (10)甲公司調整公司戰略于2015年1月1日以2800萬元處置部分對乙公司投資,處置后甲公司保留對乙公司30%的股權份額并有重大影響,其公允價值為2860萬元,2015年1月1日辦理完畢股權登記手續。假設除乙公司外甲公司仍然擁有其他子公司。 要求: (1)寫出甲公司對A公司股票投資的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2)寫出甲公司個別財務報表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業務的會計分錄,并計算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剩余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核算的賬面價值。 (3)計算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合并財務報表因處置30%股權應確認對乙公司的投資收益。
- 4 【多選題】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甲公司2×15年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成本為2000萬元,2×15年12月31日其公允價值為240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成本1000萬元,2×15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1300萬元,這兩類金融資產均為甲公司2×15年購入。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2×15年12月31日下述遞延所得稅確認計量正確的有( )。
- A 、資產負債表遞延所得稅資產項目增加100萬元
- B 、資產負債表遞延所得稅負債項目增加75萬元
- C 、資產負債表遞延所得稅負債項目增加175萬元
- D 、影響利潤表的遞延所得稅費用為100萬元
- 5 【單選題】A公司為上市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15年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為2016年4月30日,2015年所得稅匯算清繳于2016年4月30日完成。資料如下:A公司2015年12月31日前因未履行合同被乙公司起訴,A公司已將75萬元的預計負債登記為“預計負債”科目并確認遞延所得稅。2016年3月20日法院判決A公司需償付乙公司經濟損失80萬元。假定稅法規定該訴訟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后方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假定A公司不服,繼續上訴,A公司的法律顧問認為二審判決很可能維持一審判決。下列有關A公司2016年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的是( )。
- A 、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調整2015年會計報表
- B 、增加2015年會計報表預計負債5萬元
- C 、增加2015年會計報表遞延所得稅資產1.25萬元
- D 、沖減2015年會計報表應交所得稅1.25萬元
- 6 【單選題】A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A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合并B公司,資料如下:(1)A公司向B公司的原股東定向發行1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公允價值為10元),從B公司的原股東處取得B公司100%的股權。合并后B公司仍然保留法人資格繼續經營。(2)購買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9000萬元,公允價值為10000萬元,可辨認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相等。(3)此外,A公司發生評估費用、審計費用、咨詢費用等共計10萬元,股票發行費用80萬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4)A公司與B公司的原股東不存在關聯方關系,B公司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與其原賬面價值一致。A公司購買日確認的企業合并成本為( )。
- A 、10000萬元
- B 、10010萬元
- C 、9000萬元
- D 、10090萬元
- 7 【單選題】A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A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合并B公司,資料如下:(1)A公司向B公司的原股東定向發行1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公允價值為10元),從B公司的原股東處取得B公司100%的股權。合并后B公司仍然保留法人資格繼續經營。(2)購買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9000萬元,公允價值為10000萬元,可辨認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相等。(3)此外,A公司發生評估費用、審計費用、咨詢費用等共計10萬元,股票發行費用80萬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4)A公司與B公司的原股東不存在關聯方關系,B公司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與其原賬面價值一致。A公司購買日確認的合并商譽為( )。
- A 、-750萬元
- B 、260萬元
- C 、340萬元
- D 、250萬元
- 8 【單選題】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為同一集團內的兩個子公司。內部交易資料如下:2015年9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商品100件,每件成本1.2萬元,每件銷售價格為1.5萬元,貨款已經收付。2015年12月末,乙公司全部未對外銷售該批商品,期末該批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每件1.05萬元。下列關于2015年末合并資產負債表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 、合并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列示金額為105萬元
- B 、不需要抵銷個別財務報表中已經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11.25萬元
- C 、合并后合并資產負債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為11.25萬元
- D 、需要抵銷個別財務報表中已經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7.5萬元
- 9 【多選題】甲公司和乙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16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的原股東A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以銀行存款9000萬元向A公司購買其所持有的乙公司100%股權;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亦于2×16年1月1日辦理完成,并于當日取得控制權。假定該交易發生前,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方關系。購買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為8000萬元,除一棟辦公樓評估增值800萬元之外,其他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乙公司辦公樓預計使用年限為15年,已使用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自2×16年1月2日起到2×17年12月31日期間,乙公司實現凈利潤100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增加100萬元,分配現金股利2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其持有的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10%對外出售,取得價款1100萬元。該項交易后,甲公司仍能夠控制乙公司的財務和生產經營決策。不考慮其他因素,則甲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 A 、2×17年12月31日,合并報表中應列示的商譽的金額為400萬元
- B 、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個別報表中出售乙公司10%股權應確認投資收益200萬元
- C 、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合并報表中出售乙公司10%股權不確認投資收益
- D 、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合并報表中出售乙公司10%股權應調增資本公積162萬元
- 10 【單選題】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甲公司為乙公司銀行借款提供擔保,期限屆滿,由于被擔保人乙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無法支付到期銀行借款,2016年12月31日,貸款銀行要求甲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債務擔保責任1500萬元,甲公司因此事項確認了預計負債1500萬元。稅法規定,與債務擔保相關的費用不允許稅前扣除,則甲公司2016年年末因該事項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萬元。
- A 、375
- B 、0
- C 、385
- D 、395
- 關于審計業務約定條款的變更,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對說法不正確的有( )。
- 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農產品實行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2020年3月1日~3月31 日銷售10000噸巴氏殺菌乳,其主營業務成本為600萬元,農產品耗用率為70%,原乳單耗數量為1.06噸,原乳平均購買單價為4000元/噸。在采用投入產出法的情況下,當期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是( )萬元。
- 甲公司的會計記錄顯示,2015年12月某類存貨銷售激增,導致該類存貨庫存下降為零。A注冊會計師對該類存貨采取的以下措施中,有助于發現可能存在虛假銷售的有()。
- 2012年度,某企業財務資料顯示,2012年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收入2000萬元,另外從事運輸服務,收入220萬元。收入對應的銷售成本和運輸成本合計為1550萬元,期間費用、稅金及附加為200萬元,營業外支出100(其中90萬為公益性捐贈支出),上年度企業自行計算虧損50萬元,經稅務機關核定的虧損為30萬元。企業在所得稅前可以扣除的捐贈支出為( )萬元。
- ABC會計師事務所的A注冊會計師是甲公司2016年內部控制審計的項目合伙人,遇到下列事項:(1)A注冊會計師在識別重要賬戶、列報及其相關認定時,認為無需考慮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A注冊會計師在識別重要賬戶、列報及其相關認定時應當評價的風險因素,與財務報表審計中考慮的因素相同。(2)在了解內部控制時,A注冊會計師對每個重要流程,選取一筆交易或事項實施穿行測試。針對被審計單位采用集中化的系統為多個組成部分執行重要流程,A注冊會計師認為在每個重要的經營場所或業務單位也必須選取一筆交易或事項實施穿行測試。(3)A注冊會計師認為控制缺陷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控制不能防止或發現并糾正賬戶或列報發生錯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因一項或多項控制缺陷導致的潛在錯報的金額大小。在存在多項控制缺陷時,只要這些缺陷從單項看不重要,就不會構成重大缺陷。(4)A注冊會計師在確定哪些內部控制缺陷屬于重大缺陷時,如果控制缺陷可能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重大錯報,而且不存在有效補償性控制屬于重大缺陷。此外重大的審計調整和修改已經公布的財務報表如果顯示存在內部控制的缺陷,也屬于重大缺陷。(5)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發現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為重大缺陷和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對要素的列報不完整或不恰當,因此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增加強調事項段,提示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使用者注意相關風險。(6)由于審計范圍受到限制,A注冊會計師計劃出具保留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要求:針對上述第(1)至(6)項,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的做法是否恰當。如不恰當,簡要說明理由。
- 下列關于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表述,正確的有( )。
- 計算確定2020年1月份銷售現金流入量和購買材料的現金流出量。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