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答題案例二 一般情況:求助者,男性,43歲,高中學歷,公司經理,因不能控制的長時間洗手,過分愛干凈多年前來咨詢。 求助者自述:我覺得自己得了一種“怪病”,老是覺得自己染上了病菌,可能會得癌癥。因此,每天必須多次、長時間地洗手、洗衣,為此非常痛苦,別人也稱我為“洗手狂”。我在衛生清潔上對自己的要求很嚴,別人都說我不像一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倒像是哪家熟食店里的營業員。是的,我就像是絕對不允許將一點點細菌帶進操作間里一樣,不能容忍辦公室和家里有不潔之處。每天我上班時,首先就是把辦公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角角落落……打掃三遍以上,然后才能安安心心坐下來辦公。而且必須是我親自擦,清潔工阿姨擦我是不放心的??傆X得別人擦的不干凈。 我最恨的事情就是:三遍清潔尚未做完,就有部下進來和我商討或請示工作。我認為這樣的話就前功盡棄了,我就會重新做三遍清潔。待到晚上要上床休息了,我的這雙腳洗完之后是絕對不能讓它再落地的。怎么辦呢,一般是坐在床上洗,洗完后拭干,然后趕緊鉆入被窩睡覺。如果半夜里我要上廁所,腳穿拖鞋落地后,那么這一雙腳就必須重新洗過。我最煩的是出差,哪怕是五星級賓館我也嫌它臟!每逢出差在外,進了賓館我先不管別的條件,首先考察廁所干不干凈。如果廁所干凈,其他一律不管,馬上洗漱解便。在使用抽水馬桶之前,不管它是否已消過毒,我自己必須“加工”好幾道程序:首先要把坐墊圓圈用我自帶的消毒手紙擦上兩遍,然后用自帶的酒精棉球擦兩遍,接著再用消毒手紙沿坐圈墊上一層,這還沒完,我怕馬桶內的水濺上來,還要往水面上漂上幾張手紙,最后才安心地坐上去。 我任何時候都擔心病菌侵襲,而且這種擔心逐日加重。在路上遠遠見到穿孝服戴黑紗的人,就想:他們家中死了人,他們身上必定有病菌,而且已經把病菌傳給我了。我就會趕緊回家,回家后不但反復洗手洗頭,還要把外衣扔掉。漸漸地,我已經發展到不敢出門,不敢聽別人談到癌癥或死亡的事,不敢到醫院去看病,因為醫院有各種病菌。妻子和女兒都不理解我,我們時常為此發生爭吵,弄得家庭關系很緊張。幾年來,兩次住進本市的精神病院治療,服過中西藥物,但都沒有什么效果。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的家教比較嚴格,求助者對自己要求也嚴格,做事認真負責。工作能力強,病前工作業績突出。目前已不能上班,家庭關系也很緊張,求助者的求助愿望十分強烈。求助者自述八年前,一位要好的同事死于癌癥,當時他很悲痛。這位同事在病死前半年曾在他家的床上睡過一次午覺,于是擔心自己也會傳染上癌癥,當即把被褥大洗一遍。以后還不放心,總覺得身上沾上了致癌的東西,每天要洗手多次。 經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求助者最終克服了潔癖,已能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家庭關系良好。請依據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試述認知曲解的常見類型。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認知曲解的常見類型包括:
(1)非黑即白的絕對性思考患者堅持一種不現實的標準,認為自己達不到這個標準,就是失敗。這種思考方式導致完美主義,害怕任何錯誤和缺點。比如,一位教師因為上課講錯一句話,于是認為“現在全完了”、“我已經一文不值”。
(2)任意推斷指缺乏事實根據,草率地下結論。如街上見一位同事匆匆走過,未打招呼,于是心里想:“我什么地方得罪他了?他生我的氣了?”實際上,這位同事心中有事,沒有注意到他。
(3)選擇性概括僅僅根據個別細節,不考慮其他情況,就對整個事件做出結論。如某青年向女同學提出一起去聽音樂會的邀請,遭到婉言謝絕后,認定自己為女同學所討厭,沒有任何女青年再會和他交往了。這是一種“以偏概全”。
(4)過度引申指在一個小小失誤的基礎上,做出關于整個人生價值的結論。如一位母親不慎打碎一只碗,遂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母親”。
(5)過度夸大和過分縮小指夸大自己的失誤、缺陷的重要性,而貶低自己的成績或優點。偶爾出現的一次失誤,如拍照時手抖了一下,一張照片拍壞了,就覺得不得了,別人要把她看成無用的人了。當然這也是一種過度引申。而在做成一件事時,又覺得微不足道,純屬僥幸。
(6)個人化指患者主動為別人的過失或不幸承擔責任。將一切不幸、事故或別人生病均歸因于自己的過失,引咎自責。如一位朋友生病去世,患者責備自己忙于個人的事務,未能照顧朋友的健康狀況,為此內疚不已。
(7)選擇性消極注視指選擇一個消極的細節,并且總是記住這個細節,而忽略其他方面,以致覺得整個情境都染上了消極的色彩。如一位學生考試時答錯了幾道題,于是對這幾道題念念不忘,甚至想到學??赡芤藢W。而事實上,她考試成績優秀。正是由于這種消極的信息選擇傾向,使病人在某種情境中只讓消極信息濾過,造成了不必要的煩惱。
(8)情緒推理認為自己的消極情緒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實情況,如:“我覺得像一個失敗的人,所以我是一個失敗的人?!薄拔矣X得失望,所以我的問題不可能解決。”“我有內疚感,說明我一定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边@種“跟著感覺走”的情緒推理,阻礙了對事物真實情況的了解,使人陷于認知曲解而不能自拔。
(9)“應該傾向”指病人常用“應該”或“必須”等詞,要求自己和別人,如“我應該做這個”,“我必須做那個”,這意味著對自己堅持一種標準,如果行為未達到這種標準,就會以“不該”這樣的字眼責難自己,產生內疚、悔恨。如果別人的所作所為不合自己的期待,就會覺得失望或怨恨,認為“他不該那樣”。
(10)亂貼標簽這也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形式,以為將自己的問題貼上一個標簽就可以完事。例如:“我是一個天生的失敗者。”“我這樣貪吃,丑惡可恨,簡直像一頭豬?!逼鋵崳@是將對整個人的評價與別人的某些行為失誤混同起來了,而“人不等于人的錯誤”。上述10種類型的認知曲解是比較多見的,此外,還可以列出一些。應該指出的是,幾種類型的認知曲解可以在同一個病人身上出現。通過分析客觀事實和負性自動想法的關系,常常可以將其中的邏輯錯誤揭示出來。

- 1 【簡答題】案例二 一般情況:求助者,男性,43歲,高中學歷,公司經理,因不能控制的長時間洗手,過分愛干凈多年前來咨詢。 求助者自述:我覺得自己得了一種“怪病”,老是覺得自己染上了病菌,可能會得癌癥。因此,每天必須多次、長時間地洗手、洗衣,為此非常痛苦,別人也稱我為“洗手狂”。我在衛生清潔上對自己的要求很嚴,別人都說我不像一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倒像是哪家熟食店里的營業員。是的,我就像是絕對不允許將一點點細菌帶進操作間里一樣,不能容忍辦公室和家里有不潔之處。每天我上班時,首先就是把辦公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角角落落……打掃三遍以上,然后才能安安心心坐下來辦公。而且必須是我親自擦,清潔工阿姨擦我是不放心的。總覺得別人擦的不干凈。 我最恨的事情就是:三遍清潔尚未做完,就有部下進來和我商討或請示工作。我認為這樣的話就前功盡棄了,我就會重新做三遍清潔。待到晚上要上床休息了,我的這雙腳洗完之后是絕對不能讓它再落地的。怎么辦呢,一般是坐在床上洗,洗完后拭干,然后趕緊鉆入被窩睡覺。如果半夜里我要上廁所,腳穿拖鞋落地后,那么這一雙腳就必須重新洗過。我最煩的是出差,哪怕是五星級賓館我也嫌它臟!每逢出差在外,進了賓館我先不管別的條件,首先考察廁所干不干凈。如果廁所干凈,其他一律不管,馬上洗漱解便。在使用抽水馬桶之前,不管它是否已消過毒,我自己必須“加工”好幾道程序:首先要把坐墊圓圈用我自帶的消毒手紙擦上兩遍,然后用自帶的酒精棉球擦兩遍,接著再用消毒手紙沿坐圈墊上一層,這還沒完,我怕馬桶內的水濺上來,還要往水面上漂上幾張手紙,最后才安心地坐上去。 我任何時候都擔心病菌侵襲,而且這種擔心逐日加重。在路上遠遠見到穿孝服戴黑紗的人,就想:他們家中死了人,他們身上必定有病菌,而且已經把病菌傳給我了。我就會趕緊回家,回家后不但反復洗手洗頭,還要把外衣扔掉。漸漸地,我已經發展到不敢出門,不敢聽別人談到癌癥或死亡的事,不敢到醫院去看病,因為醫院有各種病菌。妻子和女兒都不理解我,我們時常為此發生爭吵,弄得家庭關系很緊張。幾年來,兩次住進本市的精神病院治療,服過中西藥物,但都沒有什么效果。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的家教比較嚴格,求助者對自己要求也嚴格,做事認真負責。工作能力強,病前工作業績突出。目前已不能上班,家庭關系也很緊張,求助者的求助愿望十分強烈。求助者自述八年前,一位要好的同事死于癌癥,當時他很悲痛。這位同事在病死前半年曾在他家的床上睡過一次午覺,于是擔心自己也會傳染上癌癥,當即把被褥大洗一遍。以后還不放心,總覺得身上沾上了致癌的東西,每天要洗手多次。 經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求助者最終克服了潔癖,已能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家庭關系良好。請依據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簡述認知行為療法的共同特點和幾種有代表性的理論觀點。
- 2 【單選題】案例五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76歲,退休干部。 案例介紹:求助者年輕時曾到外國留學,成績非常優秀,回國后擔任技術干部,是非常出色的業務領導,獲得了很多榮譽。退休后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和老伴經常吵嘴,認為老伴總是不聽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歡兒孫們回來,對他們有些看不慣。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煩惱是,總覺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對他,心里十分痛苦,前來尋求幫助。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自尊心較強,在業務上取得了突出業績,容不得失敗,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詢師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詢對話: 心理咨詢師:您能具體說說您生氣的原因嗎?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為一些家庭瑣事吵架,她干什么總不合我的意,我說她,她也不聽,說我太較真。女兒煩我,說干脆送我到養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們回來,鬧騰得很,他們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慣。我對自己要求很嚴,上學時,我的成績非常優秀,門門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們的科研成果總是走在行業的前列。我對兩個女兒要求也很嚴,學習必須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區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們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惱,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詢師: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兒女都不太聽您的話,這使您很生氣,是這樣嗎? 求助者:那當然是,如果他們聽我的話,我怎么會生氣? 心理咨詢師:按您所說,您說話別人就應該聽。 求助者:是的,我說的都對,他們當然應該聽我的。 心理咨詢師:您堅持認為一個人講話,另一個人就應該聽從,對嗎? 求助者:對呀。他們必須聽正確的。 心理咨詢師:因此,別人講的正確,您肯定聽,為您的健康勸您戒煙,您肯定聽了,肯定戒煙了。 求助者:對,……噢,不對,(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兒勸我戒煙,我也沒戒。 心理咨詢師:您剛講過一個人說的正確的話,另一個人應該聽從,而您又講了您女兒勸您戒煙,但您并沒有戒,這似乎有些矛盾,請問您怎么解釋? 求助者:(沉默)可我說的是對的,他們應該聽我的。 心理咨詢師:您女兒勸您戒煙,是對還是錯?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詢師:您想想,我們都有到餐館吃飯的經歷,您覺得回鍋肉好吃,別人都要和您一樣都吃回鍋肉嗎?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許別人吃別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詢師:您對自己要求嚴格,別人也非要這樣嗎?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詢師:實際上呢? 求助者:(語塞)恰好不是這樣,我說了他們不聽。心理咨詢師;怎么會您說了而他們不聽?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說了他們,他們也可以不聽? 心理咨詢師:您說呢? 求助者:(沉默)難道他們真的可以不聽? 心理咨詢師:請您想一下,拿來幾個土豆,都可以有幾種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絲,可以土豆燒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來有多種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種。 心理咨詢師:您對別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們必須聽您的,這是一種絕對化的要求,一種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對別人的“要求”變成“希望”,當您不希望的事發生時,最多的一種失望,自己也就不會生氣了。 求助者:你講得很對。 心理咨詢師:明白了嗎?說不說由您,聽不聽由他們,以后可別多管閑事,自找沒趣了。 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師最為強調的是( )。
- A 、行為
- B 、認知
- C 、動機
- D 、情緒
- 3 【多選題】案例七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28歲,公司職員。 案例介紹:兩年前求助者與公司同事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兩死兩傷,求助者多處骨折,脾臟破裂,住院治療半年,傷愈后上班。求助者從此不敢坐車,一坐車眼前就出現當年車禍的情景,心慌、發抖、胸悶、憋氣、出冷汗。為此每日騎車一個半小時到單位,有幾次因為趕時間,強迫自己乘出租車,但都因害怕不得不中途下車。每日騎車上下班很勞累,又因影響工作而受到批評,自己非常痛苦。為此不惜調動工作,但到新單位后仍擺脫不了對坐車的恐懼,甚至連春節都因不能坐火車,沒回老家看父母。求助者明明知道不是一坐車就出事故,坐車也沒什么好怕的,也想強迫自己去坐車,但最終因害怕而放棄。為此無法安心工作,也沒心思談戀愛,痛苦不已,心情不好。甚至想輕生,但卻下不了決心。迫切要求解決問題,主動前來咨詢。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性格外向,做事嚴謹,人際關系良好,工作勤奮努力,兩年前出車禍受傷,傷愈后不敢坐車。 該案例中求助者的癥狀是( )。
- A 、恐怖
- B 、抑郁
- C 、焦慮
- D 、強迫
- 4 【單選題】 案例二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45歲,公司業務經理。 案例介紹:求助者所在公司平時業務繁多,人際關系復雜,他需花大量時間處理工作與人際關系問題。兒子不爭氣,常與一些問題少年一起玩,老師經常通知他到學校給孩子做“保證”,或是派出所打電話叫他去領兒子。近兩個月來求助者經常出現厭煩情緒,容易生氣,一想到工作上的事或兒子學習的事便覺得心慌和無所適從,人變得憔悴、疲憊不堪,食不知味,連話都懶得說,為完成工作不得不加班,只有周末帶妻兒外出郊游時才感到放松。同事都說他生病了,他去看了醫生,吃了幾副中藥,仍不見好轉,于是前來心理咨詢。 該求助者的主要問題是( )。
- A 、教育問題
- B 、行為問題
- C 、性格問題
- D 、情緒問題
- 5 【單選題】案例四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45歲,大學本科,公司經理。 案例介紹:求助者主訴,近一年來失眠,體虛,怕冷,愛出汗,兩腿發軟。渾身無力,不想做事情。在當地一家最有權威的醫院做了全面體檢。無器質性病變。下面是心理咨詢師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詢談話: 心理咨詢師:你來這里想解決什么心理問題? 求助者:需要解決失眠問題,我睡不好覺,睡眠質量不好。 心理咨詢師:請你詳細說說你的睡眠情況,好嗎? 求助者:我在公司負責銷售,總希望把營業額提高,我很努力但營業額就是不如人意。我很煩,經常睡不著,現在每晚只能睡4至5個小時吧,以前我可是睡6至7個小時,我怕長此以往身體會垮掉。 心理咨詢師:你的意思是你希望營業額提高,怕自己身體垮掉?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詢師: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為你完不成定額著急。但你要知道情緒和睡眠的關系是越急就越睡不著,這是情緒對睡眠的干擾作用。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興奮向抑制的轉換過程,你這個過程沒有轉換好,消極的暗示就會變得焦慮、恐懼。不知最初你不能入睡時是受什么情緒干擾,你愿意談談嗎? 求助者:就是總想怎樣提高營業額,萬一完不成定額怎么辦,因此睡不著。 心理咨詢師:造成焦慮情緒是因為你的信念,你認為你只要努力了,營業額就會上去了,其實這是不合理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會導致不同的情緒狀態。如果你認識到自己現在的情緒狀態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過改變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求助者:真是這樣么?可我還沒看出我要求營業額提高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詢師:如果把一枚硬幣拋向天空,落回地面時會怎樣? 求助者:當然有兩種可能,一種字朝上,一種是徽朝上。 心理咨詢師:當你提出要求時,是不是就像把硬幣拋向天空一樣?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來有兩種可能的結果,我就要求出現一種結果。 心理咨詢師:你對營業額提出要求,要求達到一定的數量,這是一種絕對化的要求,一種不合理的信念。如果你把這種“要求”變成“希望”。當你不希望的事發生時,最多是一種失望,不會過分的怨恨,自己也就不會焦慮了。 求助者:好像是這樣的。 心理咨詢師:好吧,今天的咨詢就到這里,你回去好好思考思考。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為你完不成定額著急。”咨詢師使用的技術是( )。
- A 、內容反應
- B 、內容表達
- C 、情感反應
- D 、情感表達
- 6 【多選題】案例五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24歲,在讀研究生。 案例介紹:求助者研究生入學后不久因車禍導致骨折住院治療,缺了許多課。求助者不想因此而休學,于是抓緊時間補課,但因缺課較多,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此后每到考試就緊張,總怕考不好。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了,有時半夜會突然醒來。時常感覺不到餓。吃什么都不香。最近求助者又要面臨大考,但他無法正常復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感到身心疲憊??荚囈惶焯炫R近,煩躁也一天天加劇,甚至想到考試的場景,也會心跳加快,全身發抖。明明知道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考試時常常大腦一片空白,或越想越亂,會答的題也答不出,所以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差。求助者心里十分痛苦,前來尋求幫助。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從小在學習上一帆風順,以全省高考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某名牌大學,又因成績優秀被保送研究生。因車禍影響,第一學期成績不理想.但考試都通過了。研究生第二年成績一般,第三年課題研究進展不順利。求助者對自己要求很嚴格,自尊心較強。容不得失敗。 該求助者的軀體癥狀主要包括( )。
- A 、失眠
- B 、消瘦
- C 、疲憊
- D 、頭痛
- 7 【單選題】案例五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24歲,在讀研究生。 案例介紹:求助者研究生入學后不久因車禍導致骨折住院治療,缺了許多課。求助者不想因此而休學,于是抓緊時間補課,但因缺課較多,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此后每到考試就緊張,總怕考不好。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了,有時半夜會突然醒來。時常感覺不到餓。吃什么都不香。最近求助者又要面臨大考,但他無法正常復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感到身心疲憊。考試一天天臨近,煩躁也一天天加劇,甚至想到考試的場景,也會心跳加快,全身發抖。明明知道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荚嚂r常常大腦一片空白,或越想越亂,會答的題也答不出,所以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差。求助者心里十分痛苦,前來尋求幫助。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從小在學習上一帆風順,以全省高考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某名牌大學,又因成績優秀被保送研究生。因車禍影響,第一學期成績不理想.但考試都通過了。研究生第二年成績一般,第三年課題研究進展不順利。求助者對自己要求很嚴格,自尊心較強。容不得失敗。 該求助者最主要的情緒癥狀是( )。
- A 、恐怖
- B 、焦慮
- C 、抑郁
- D 、強迫
- 8 【多選題】 案例五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24歲,在讀研究生。 案例介紹:求助者研究生入學后不久因車禍導致骨折住院治療,缺了許多課。求助者不想因此而休學,于是抓緊時間補課,但因缺課較多,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此后每到考試就緊張,總怕考不好。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了,有時半夜會突然醒來。時常感覺不到餓。吃什么都不香。最近求助者又要面臨大考,但他無法正常復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感到身心疲憊??荚囈惶焯炫R近,煩躁也一天天加劇,甚至想到考試的場景,也會心跳加快,全身發抖。明明知道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荚嚂r常常大腦一片空白,或越想越亂,會答的題也答不出,所以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差。求助者心里十分痛苦,前來尋求幫助。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從小在學習上一帆風順,以全省高考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某名牌大學,又因成績優秀被保送研究生。因車禍影響,第一學期成績不理想.但考試都通過了。研究生第二年成績一般,第三年課題研究進展不順利。求助者對自己要求很嚴格,自尊心較強。容不得失敗。 引發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社會性因素主要包括( )。
- A 、考試連連失利
- B 、自我要求嚴格
- C 、缺乏有效幫助
- D 、家長期望較高
- 9 【單選題】案例六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24歲,無業。 案例介紹:求助者興趣廣泛,兩年前大學畢業,找了幾家單位都不理想,不是路遠,就是掙得少,索性在家上網、玩游戲,自得其樂。但其父母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近一年經常批評指責他。求助者也覺得自己大學畢業了,應該自食其力,但又覺得上班太辛苦。兩月前在網上結識了一女孩,雙方互有好感,開始見面約會,花銷明顯增加。求助者跟父母要錢,父母明確指出,需要自己掙錢生活、談戀愛。求助者很不滿,覺得自己家里的經濟條件比較好,但父母還這么小氣。經常與父母吵架,后來搬到父母早已為自己準備好的房子去住。半月來因缺錢,向父母索要未果。不知如何是好,搬回去沒有面子。不搬回去又沒錢生活,為此非??鄲?,像變了一個人。情緒低落,不愿與人說話,吃不好,喝不好,和女朋友矛盾重重,大吵一架后分手。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曾是開朗活潑的人,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從小嬌生慣養。 對該求助者病程的判定是( )。
- A 、半個月
- B 、一年
- C 、兩個月
- D 、兩年
- 10 【多選題】案例七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23歲,未婚,醫院檢驗科化驗員。求助者自述:近半年來,總感到哪里都臟,尤其是門把手,所以反復洗手。反復擦門把手,把手都洗破了也不行,知道不用這樣,但就是控制不住。 案例介紹:求助者兩年前去醫院實習,每天與大、小便樣本打交道,有時來不及洗手就開關門,被領導看見了并受過批評,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次回家沒洗手就拿杯子喝水,被母親訓斥。從此以后,每天都要認真洗手。半年多前,為一艾滋病病人化驗了尿樣,盡管知道艾滋病病人的小便不傳染,但心里還是擔心,做完化驗后反復洗手還總是感到不干凈。這以后兩年前的問題又出現了,怕摸門把又反復洗手。明明知道已經干凈了。但心里總感到不踏實,控制不住要反復洗手,否則就心慌,總擔心“萬一沒洗干凈呢?”,為此耽誤了大量時間,也影響了工作。許多同事、朋友都不理解,自己為洗不洗手的事很煩惱,情緒低落,經常頭痛,失眠。求助者父母反映:求助者是獨生子,家庭管教嚴格,尤其祖母要求很嚴,小時候一般不讓他自己獨自出去玩。上學后學習很努力,聽父母的話,做事很認真,比較膽小,同學關系一般。實習期間有過一陣反復洗手的情況。近來情緒低落,不想上班,擔心自己的前途。 求助者出現的生理癥狀包括( )。
- A 、心慌
- B 、失眠
- C 、頭痛
- D 、消瘦
- 心理測驗: 該求助者的心理行為問題屬于()。
- 該求助者的軀體癥狀包括()。
- 引發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可能原因包括()。
- 本段咨詢中使用的評估方法是()。
- 案例一一般資料:莫某,男性,高二學生,自己來咨詢。求助者自述:兩年前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在看一部二戰時期電影,看到日本士兵在一個孤島上殺當地居民并吃人肉。當時我心里感到非??植溃氩煌ㄈ藶槭裁磿酝?,不敢再看下去就把電視機關了。可是那種鏡頭反復在腦海里浮現出來,很可怕,讓我很難受。還有一次我在街上走,無意中看到一張宣傳有關“艾滋病”防治的圖片,那個可怕的又黑又干的非洲小孩的形象老是出現在我腦海里,我心里有一種很強烈的厭惡感,努力不去想它但做不到。從那以后,凡是恐怖的電視,圖片或有殺人之類的報道我都不敢看。我從小就受“與人為善”的家庭教育,平時我喜歡看一些孔子孟子的關于“仁義道德禮儀孝順”方面的書,做事嚴謹仔細,一絲不茍,每次考試要爭第一,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有一點雜念。同時對社會上的很多事情看不慣,但又感到社會現實與我的理想有太大的差距。平時生活中經常聽到別人談一些有關性方面的事,我會想這是不是人肉或人的心臟;明明看清楚了也知道是豬肉,但就是這樣想。家里人燒的肉類我也不敢放心吃,怕吃的是人肉;這些想法讓我感到很痛苦。其實,我的問題很多很多,要反復掰自己的手指關節,一定要掰響,一天要掰數十次,不掰就難受;做作業要反復檢查,特別是做選擇題,心里明知選好了A,但就是不放心,生怕選的是B,要反復核對,一門考試下來,人感到特別累,題目經常做不完。看到刀剪也很緊張,但并不是怕刀剪本身,而是看到以后會突然產生一種“要拿刀剪砍人”的沖動,站在高樓上時也會突然冒出一個“跳下去”的念頭。我肯定不會真的那樣做,但這些想法太恐怖了,卻無法控制它們。我曾想過一些辦法但沒有用。我只有17歲,別人都沒有這樣的想法,活得很愉快,可我卻有這么多的煩惱,人都快瘋了,有時真感到這樣生活太累了,還不如死掉,但想想含辛茹苦的父母又于心不忍。希望醫生你能幫幫我。心理測驗:SCL-90:MMPI報告:咨詢過程與效果評定:全面了解其情況后共同制定了具體的咨詢方案,共進行了8次咨詢,首先咨詢明確其心理紊亂的性質、程度、并進行了有關的心理測驗。第二次咨詢采用精神分析理論對求助者心理紊亂形成的人格因素進行探討,讓其領悟到“超我”的力量過于強烈,過分壓制了“本我”的能量。告訴他可采取適當的發泄途徑來進行“本我”能量的釋放,同時調整其認知評價系統,縮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后面5次進行放松訓練、系統脫敏,布置心理作業記錄在治療過程中的主觀想法和情緒體驗。咨詢結束時,SCL-90測驗顯示:強迫分為2.3分,焦慮分為2.4分,其他因子為陰性。盡管求助者的上述癥狀表現尚未完全消失,但對其學習、生活無明顯影響,已取得了顯著改善。根據以上案例,請回答以下問題:該求助者的診斷應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 在本案例中,若測量結果與臨床觀察、會談法的結論不一致,心理咨詢師()。
-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是采用()編制的。
- 心理咨詢師還需要了解該求助者的資料包括( )。
- 多選:在本案例中,影響咨詢關系的因素是( )。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