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題(主觀)
題干:長江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銷售商品均為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交易價格為公允價格,商品銷售價格均不含增值稅,商品銷售成本在確認銷售收入時逐筆結轉。長江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告經董事會批準于2011年3月31日對外報出,實際對外公布日為2011年4月5日。注冊會計師于2011年2月26日在對2010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復核時,對2010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存在疑問:(1)1月1日,長江公司與甲公司簽訂協議,采取以舊換新方式向甲公司銷售一批A商品,同時從甲公司收回一批同類舊商品作為原材料入庫。協議約定,A商品的銷售價格為200萬元,舊商品的回收價格為2萬元(不考慮增值稅),甲公司另向長江公司支付232萬元。1月6日,長江公司根據協議發出A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商品價格為2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4萬元,并收到銀行存款232萬元,該批A商品的實際成本為120萬元,舊商品已驗收入庫。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232貸:主營業務收入198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借:主營業務成本120貸:庫存商品120(2)10月15日,長江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合同,向乙公司銷售一批B產品。合同約定:該批B產品的銷售價格為200萬元,包括增值稅在內的B產品貨款分兩次收取,第一筆貨款于合同簽訂當日收取,第二筆貨款于交貨時收取。10月15日,長江公司收到第一筆貨款100萬元,并存入銀行,長江公司尚未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該批B產品的成本估計為140萬元。至12月31日,長江公司已經開始生產B產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筆貨款。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100貸:主營業務收入100(3)12月1日,長江公司向丙公司銷售一批C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2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4萬元。為及時收回貨款,長江公司給予丙公司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假定現金折扣按銷售價格計算)。該批C商品的實際成本為150萬元。至12月31日,長江公司尚未收到銷售給丙公司的C商品貨款234萬元。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應收賬款234貸:主營業務收入2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借:主營業務成本150貸:庫存商品150(4)12月1日,長江公司與丁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向丁公司銷售一批D商品。合同規定,D商品的銷售價格為400萬元(包括安裝費用),長江公司負責D商品的安裝工作,且安裝工作是銷售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5日,長江公司發出D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D商品銷售價格為4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68萬元,款項已收到并存入銀行。該批D商品的實際成本為280萬元。至12月31日,長江公司的安裝工作尚未結束。假定增值稅的納稅義務已經發生。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468貸:主營業務收入4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8借:主營業務成本280貸:庫存商品280(5)12月1日,長江公司與戊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向戊公司銷售一批E商品。合同規定:E商品的銷售價格為500萬元,長江公司于2011年4月30日以520萬元(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購回該批E商品。12月1日,長江公司根據銷售合同發出E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E商品銷售價格為5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款項已收到并存入銀行。該批E商品的實際成本為300萬元。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585貸:主營業務收入5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借:主營業務成本300貸:庫存商品300(6)2010年12月15日,長江公司采用托收承付方式向F公司銷售一批商品,成本為80萬元,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100萬元,增值稅稅額17萬元。該批商品已經發出,并已向銀行辦妥托收手續。此時得知F公司在另一項交易中發生巨額損失,資金周轉十分困難,已經拖欠其他公司的貨款。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應收賬款117貸:主營業務收入1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借:主營業務成本80貸:庫存商品80(7)2010年調整前長江公司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為20000萬元,營業成本為12000萬元。假定:上述事項均不考慮所得稅的調整。
題目:對于其會計處理判斷為不正確的,編制相應的調整會計分錄(合并調整利潤分配和盈余公積)。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①事項(1)
借:原材料 2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
②事項(2)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00
貸:預收賬款 100
③事項(4)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400
貸:預收賬款 400
借:發出商品 28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80
④事項(5)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0
貸:其他應付款 500
借:發出商品 3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5)4
貸:其他應付款 4
⑤事項(6)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00
貸:應收賬款 100
借:發出商品 8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80
⑥合并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并調整盈余公積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借方余額=-2+100+400-280+500-300+4+100-80=442(萬元)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42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442
借:盈余公積 44.2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4.2

- 1 【單選題】下列會計處理中,不正確的是()。
- A 、導致存貨跌價準備轉回的是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的消失,而不是在當期造成存貨可變現凈值高于其成本的其他影響因素
- B 、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 C 、公允價值模式下,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換出存貨結轉的相關存貨跌價準備沖減資產減值損失
- D 、“存貨跌價準備”科目不能出現借方余額
- 2 【綜合題(主觀)】對于其會計處理判斷為不正確的,編制相應的調整會計分錄;
- 3 【綜合題(主觀)】對于其會計處理判斷為不正確的,編制相應的調整會計分錄;
- 4 【計算分析題】對資料(1)中判斷為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
- 5 【計算分析題】對于上述事項處理不正確的,編制與會計差錯相關的更正處理。
- 6 【計算分析題】對資料(1)中判斷為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更正分錄。
- 7 【計算分析題】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差錯更正按前期差錯處理,涉及損益的事項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不考慮所得稅費用和盈余公積的調整,損益合并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 8 【綜合題(主觀)】對資料(1)中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
- 9 【綜合題(主觀)】對于其會計處理判斷為不正確的,編制相應的調整會計分錄(合并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和提取盈余公積)。
- 10 【綜合題(主觀)】根據資料(2),判斷甲公司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對于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更正的會計分錄。
熱門試題換一換
- 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下列項目中,影響企業營業利潤的有()。
- 下列關于有限合伙企業與個人獨資企業法律特征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 固定資產采用歷史成本進行記錄并按期計提折舊賴以存在的基礎是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假設。()
- 根據資料(1),計算甲公司因業務重組計劃而減少2011年度利潤總額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 企業支付給殘疾職工的工資,在進行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時,允許據實計算扣除;在年度終了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匯算清繳時,再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50%加計扣除。()
- 計算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
- 下列關于帶薪缺勤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公司章程中關于監事會職工代表人數的規定是否合法?簡要說明理由。
- 根據證券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選項中,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暫停上市公司股票上市的情形有()。
- 編制甲公司自行建造辦公大樓的有關會計分錄。
- 相對于普通股籌資,下列屬于留存收益籌資特點的是( )。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