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正確答案:null】
資料(1):①將持有的乙公司債券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核算。
理由:因甲公司持有該債券業務模式為收取合同現金流量并滿足流動性需求,即甲公司資金發生緊缺時,將出售該債券,且債券的合同現金流量僅為對本金和以未償付本金金額為基礎的利息的支付,故應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核算。
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其他債權投資 2000
貸:銀行存款 2000
借:其他債權投資100
貸:其他綜合收益 100
②2×24年12月31日,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100萬元,計稅基礎為2000萬元。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00萬元,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5萬元(100×25%)
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其他綜合收益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25
資料(2):①甲公司應將購買的外匯理財產品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核算,入賬價值=1000×7.10=7100(萬元人民幣)。期末確認公允價值變動及匯率變動=1100×7.30-7100=930(萬元人民幣),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理由:該理財產品不能通過合同現金流量測試。
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7100
貸:銀行存款 710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93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930
②2×24年12月31日,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1100×7.30=8030(萬元人民幣);
計稅基礎=1000×7.10=7100(萬元人民幣);
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930萬元人民幣,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32.5萬元人民幣(930×25%)
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所得稅費用 23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32.5
資料(3):①甲公司對丙公司投資應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理由:甲公司對丙公司投資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作為戰略投資準備長期持有。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240(100×12.4-1000)
貸:其他綜合收益 240
②2×24年12月31日,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賬面價值為1240萬元,計稅基礎為1000萬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240-1000=240(萬元),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40×25%=60(萬元),同時確認其他綜合收益60萬元(借方)。
借:其他綜合收益 6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60
資料(4),甲公司對于收取的會員費在收取時點應當作為合同負債處理,在兩年內逐期攤銷計入收入。
理由:該款項雖然不退,但其賦予了消費者在未來兩年內消費打7折的權利,甲公司負有在未來兩年內履行該承諾的義務,且由于甲公司無法有效估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金額,可以按照時間分期攤銷計入損益。
借:銀行存款 3000(10×300)
貸:合同負債
2×24年年末
借:合同負債1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500
該交易的會計處理與稅法處理相同,不產生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