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題(主觀)
題干:華清有限責任公司(本題下稱“華清公司”)系甲、乙、丙、丁四家企業合資組建的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甲企業擁有華清公司30%的股份;乙企業和丙企業分別擁有華清公司25%的股份;丁企業擁有華清公司20%的股份。華清公司2000年1月1日股東權益總額為11700萬元,其中股本為60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0萬元,盈余公積為25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200萬元(其中包括1999年實現的凈利潤1000萬元)。昌盛股份有限公司(本題下稱“昌盛公司”)為了穩定其商品供貨渠道,自2000年起對華清公司進行一系列的投資活動。華清公司和昌盛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昌盛公司對華清公司投資及其他有關業務資料如下:(1)2000年1月4日,華清公司董事會提出199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提出的利潤分配方案為:①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②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③分配股票股利400萬元。(2)2000年1月5日,昌盛公司與乙企業簽訂收購其持有的華清公司25%股份的協議。協議規定,昌盛公司以3700萬元的價格購買乙企業持有的華清公司25%的股份;價款于3月31日支付;協議在簽訂當日生效。(3)2000年3月31日,昌盛公司向乙企業支付購買華清公司股份價款3700萬元,并于當日辦理完畢華清公司股份轉讓手續。在辦理股份轉讓手續時,昌盛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與該股份轉讓相關的稅費20萬元。華清公司3月31日股東權益總額為12000萬元,其中股本為60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0萬元,盈余公積為27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300萬元(其中包括1月份實現的凈利潤120萬元,2月份實現的凈利潤80萬元,3月份實現的凈利潤100萬元)。(4)2000年4月30日,華清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其董事會提出的199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并于當日對外宣告利潤分配方案。(5)2000年11月1日,昌盛公司與甲企業簽訂華清公司股份轉讓協議。協議規定如下:①甲企業將其持有華清公司30%的股份轉讓給昌盛公司;②昌盛公司將其擁有完全產權的一棟寫字樓轉讓給甲企業;③昌盛公司另向甲企業支付補價270萬元;④協議于2000年12月1日起生效。簽訂該股份轉讓協議時,華清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12700萬元,其中股本為64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0萬元,盈余公積為27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600萬元。(6)華清公司2000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200萬元,其中1月份實現凈利潤120萬元,2月份實現凈利潤80萬元,3至12月份各月實現的凈利潤均為100萬元。華清公司2000年12月31日,股東權益總額為12900,其中股本為64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0萬元,盈余公積為27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800萬元。(7)2001年1月1昌盛公司和甲企業分別辦理完畢股份轉讓和寫字樓產權轉讓手續,昌盛公司同時以銀行存款向甲企業支付270萬元補價。昌盛公司寫字樓的賬面原價為5908萬元,已計提折舊1800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100萬元,公允價值為4300萬元。(8)2001年1月20日,華清公司董事會提出200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提出的利潤分配方案為:①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②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③分配現金股利300萬元。(9)2001年4月30日,華清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200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方案為:①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②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③分配現金股利800萬元。董事會于當日對外宣告利潤分配方案。(10)2001年6月10,昌盛公司以1740萬元的價格將其自用一棟倉庫有償轉讓給華清公司。該倉庫賬面原價為3000萬元,已計提折舊15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原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原預計凈殘值為零,已使用5年。華清公司仍將其作為倉庫投入使用,該倉庫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11)2001年華清公司向昌盛公司銷售電子產品8000萬元,該產品銷售成本為6800萬元;昌盛公司在當年對外銷售該批電子產品的90%;剩余的10%形成昌盛公司的年末存貨。(12)華清公司2001年全年實現凈利潤2000萬元,其中1月份實現凈利潤150萬元。(13)2002年1月20日,華清公司董事會提出2001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利潤分配方案為:①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②按當年實現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公益金;③分配現金股利600萬元。(14)2002年華清公司向昌盛公司銷售電子產品10000萬元,該產品的銷售成本為8500萬元。昌盛公司2002年年末存貨中有2000萬元系從華清公司購貨而成的。其他資料如下:(1)昌盛公司對華清公司投資所形成的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期限為5年,在年末一次攤銷。(2)假定轉讓倉庫和寫字樓時均不考慮相關稅費。(3)昌盛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的報出日期為次年3月20日。(4)華清公司的股東按其持有的股份享有表決權。(5)華清公司與昌盛公司之間的商品交易等均為正常交易,銷售價格均為不含增值稅的公允價格。(6)華清公司的股利分配的股權登記日為每年5月10日。(7)本題所涉及存貨均未計提跌價準備。
題目:編制與2001年昌盛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相關的會計分錄。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編制與2001年昌盛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相關的會計分錄
①借:股本 (2001年底子公司)6 400
資本公積 (2001年底子公司)2 000
盈余公積 (2 700+1 200×20%+2 000×20%)3 340
未分配利潤 1760
合并價差 780(倒擠)
貸:長期股權投資 8205
少數股東權益 6 075
②投資收益與利潤分配的抵消
借:投資收益 1 100
少數股東權益 900
期初未分配利潤 760
貸:提取盈余公積 400
應付利潤 600
未分配利潤 1760
③調整盈余公積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1 617
貸:盈余公積 1617
借:提取盈余公積 220
貸:盈余公積 220
④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抵消
借:營業外收入 [1 740-(3 000-1 500)] 240
貸:固定資產原價 240
借:累計折舊 (240/5/2)24
貸:管理費用 24
⑤內部存貨交易的抵消
借:主營業務收入 8 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8 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8 000-6 800)×10%] 120
貸:存貨 120

- 1 【綜合題(主觀)】甲公司從20×0年起編制合并報表,其對B、C、D公司的投資占各公司權益性資本的比例分別為100%、80%、30%,C公司擁有D公司權益性資本20%,各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20×1年有關資料如下。(按權益法調整后) (1)20×1年各公司有關資產、負債賬戶的年初、年末余額:
(2)20×1年有關產品銷售資料:
(3)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①期初存貨中,甲公司從B公司進貨產品的內部銷售毛利率為20%。 ②除上述所給的銷售資料外,20×1年1月20日C公司還銷售給甲公司一件產品,甲公司作為固定資產立即投入管理部門使用。C公司銷售該產品的收入為90 000元,銷售成本為72 000元。甲公司預計該項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為6年,不考慮預計凈殘值因素,按直線法計提折舊。 ③各公司均按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5‰提取壞賬準備。 ④各公司存貨均不存在減值因素。 ⑤稅法規定,企業存貨、固定資產等以其歷史成本作為計稅基礎。 ⑥假設甲公司對發出存貨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不考慮除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 (1)分析判斷B、C、D公司是否應納入甲公司的合并范圍,并說明理由。 (2)計算在甲公司20×1年末的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項目應列報的金額。 (3)計算20×1年甲公司與B、C公司的未實現內部存貨交易損益,以及該交易對甲公司當年末合并凈利潤的影響金額。 (4)根據資料(3)-②中所述交易,簡述該交易在C公司個別財務報表和甲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中的會計處理,并計算甲公司20×1年末的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項目應列報的金額。
- 2 【綜合題(主觀)】甲公司編制2005年度合并會計報表的相關抵銷分錄。
- 3 【綜合題(主觀)】編制甲公司2004年度合并會計報表相關的抵銷分錄。
- 4 【綜合題(主觀)】編制甲公司2003年度合并會計報表。
- 5 【綜合題(主觀)】編制甲公司2003年度合并會計報表。
- 6 【綜合題(主觀)】編制甲公司2003年度合并會計報表。
- 7 【綜合題(主觀)】編制與昌盛公司對華清公司投資相關的會計分錄。
- 8 【綜合題(主觀)】編制2002年昌盛公司合并會計報表中有關存貨及固定資產抵消的會計分錄。
- 9 【綜合題(主觀)】編制2001年度甲公司合并會計報表有關的合并抵銷分錄。
- 10 【綜合題(主觀)】編制2001年度甲公司合并會計報表有關的合并抵銷分錄。
熱門試題換一換
- 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特點有()。
- 金鐵公司主業為鋼鐵產業。近些年國內鋼鐵行業盈利持續下滑,為擴大企業利潤來源,甲公司決定進行業務擴展,對相關行業進行了分析。在以下分析結果中,錯誤的有()。
- 說明投資報酬率和剩余收益作為投資中心業績評價指標的優缺點。
- 面對這些機會和威脅,該公司可以采取哪些對策?
- 根據資料(1),①確定購買日;②計算2014年12月31日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③計算合并財務報表中A公司對B公司投資形成的商譽的價值;④編制2014年12月31日在合并財務報表中調整新增股權部分的長期股權投資和所有者權益的會計分錄。
- 假設2014年不能增加借款,也不能發行新股,預計其可實現的銷售增長率。
- 計算凈現值為零時的息稅前利潤;
- 下列商品銷售,應確認收入的是( )。
- 每股收益最大化相對于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其優點是()。
- A企業乙國分支機構C的虧損如何處理。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