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分析題
題干: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X12年至2X15年與固定資產業務相關的資料如下:資料一:2X12年12月5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購入一套不需安裝的大型生產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5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650萬元。資料二:2X12年12月31日,該設備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凈殘值為50萬元,采用年數總和法按年計提折舊。資料三:2X14年12月31日,該設備出現減值跡象,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1500萬元,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800萬元,甲公司對該設備計提減值準備后,根據新獲得的信息預計剩余使用年限仍為3年、凈殘值為30萬元,仍采用年數總和法按年計提折舊。資料四:2X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售出該設備,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9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17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另以銀行存款支付淸理費用2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題目:計算甲公司2X14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甲公司2X14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5000-1650-1320)-1800=230 (萬元)。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23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30

- 1 【綜合題(主觀)】計算AS公司2x19年12月31日對上述各項資產計提的減值損失,并編制會計分錄。(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 2 【綜合題(主觀)】計算甲公司2x19年12月31日將總部資產服務器分配至平板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資產組的賬面價值。
- 3 【簡答題】計算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 4 【計算分析題】計算甲公司2X14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 5 【綜合題(主觀)】計算2X14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的可收回金額。
- 6 【綜合題(主觀)】計算2X14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應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 7 【計算分析題】計算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 8 【綜合題(主觀)】計算甲公司2x18年12月31日上述行政管理用固定資產的暫時性差異,判斷該差異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并編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會計分錄。
- 9 【綜合題(主觀)】計算甲公司2x18年12月31日對乙公司股票投資的暫時性差異,判斷該差異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并編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會計分錄。
- 10 【計算分析題】計算編制甲公司2x19年12月31日出售A倉庫影響營業利潤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熱門試題換一換
- 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時,應按其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 與編制零基預算相比,編制增量預算的主要缺點包括( )。
- 下列關于特別納稅調整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業追求短期行為的財務管理目標包括()。
- 對銷售下列( )自產貨物實行免征增值稅政策。
- 擁有較多流動資產的企業,更多依賴流動負債來籌集資金。( )
- 甲公司采用標準成本法進行成本控制,某種產品的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為3元/小時,每件產品的標準工時為2小時,2015年9月,該產品的實際產量為100件,實際工時為250小時,實際發生變動制造費用為1000元,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為()元。
- 關于因外幣借款而產生的匯兌差額,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編制在購買日合并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對大海公司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的會計分錄。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