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APP下載
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今天幫考網給各位參加特崗教師的小伙伴帶來了以下模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B。答案解析:早在奴隸社會就出現了學校。
2.D。答案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種類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是從事一切活動的綜合能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抽象概括能力、創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3.D。答案解析:實驗法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屬于實際訓練法。
4.C。答案解析: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是生產力發展水平。
5.D。答案解析:赫爾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學具有教育性”。
6.D。答案解析:前三個選項屬于無條件反射。
7.A。答案解析:《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正式提出“兩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8.A。答案解析:性格的態度特征包括對社會、集體、他人的態度。
9.A。答案解析:課程設置是我國中小學課程計劃的最基本部分。
10.C。答案解析:“學不躐等”是指學習不能逾越等級。
11.C。答案解析:功能固著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時,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視其他功能的一種心理傾向。
12.C。答案解析:埃里克森認為,人格發展必須經歷八個順序階段,每個階段的個體都面臨一定的沖突和危機,其中前五個階段屬于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①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歲~1.5歲),②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歲~3歲),③主動感對內疚感(4歲~5歲),④勤奮感對自卑感(6歲~ll歲),⑤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歲~l8歲)。
13.B。答案解析:無意注意也稱不隨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
14.D。答案解析:班級授課制是把學生按年齡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數的班級,教師根據課程計劃和課時計劃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所以突出班、課、時。
15.A。答案解析:題干所述的是學生社交恐懼的表現,社交恐懼是學生恐懼癥中的常見類型??謶职Y是對特定無實際危害的事物與場景非理性的懼怕,除社交恐懼外,恐懼癥還包括單純熱怛和廣場恐懼。
16.B。答案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發展基礎教育。
17.D。答案解析:教育問題是教育學研究的對象,也是教育學學科發展的動力。
18.B。答案解析:l992年頒布的《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中,首次將“教學計劃”改為“課程計劃”。
19.C。答案解析:“隨機應變”反映了思維的靈活性。
20.B。答案解析:學校與家長不包括在學校法律關系中。
二、填空題
1.感情需要
2.附屬的內驅力
3.認知能力差異
4.互相促進
5.專業人員
6.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7.多重性(或多樣性)
8.白板說
9.布魯納
10.正態
三、判斷題
1.×。答案解析:題中所述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2.√。答案解析:教學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采用統一標準單純以量化結果進行教學評比不利于教學的進步。
3.√。答案解析:心理健康是個心體心理活動,在自身及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嘴角功能狀態。一般來講,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標準:自我意識正確、人際關系協調、性別角色分化、社會適應良好,情緒積極穩定、人格結構完整。
4.×。答案解析:教育法律救濟的前提是損害的發生。
5.×。答案解析: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6.×。答案解析:“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屬于陳述性知識。
7.√。答案解析:研究性學習課程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與主動探究,但是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的指導是否有效決定著研究性課程實施的成敗。
8.×。答案解析:題干所指的是測驗的信度。
9.×。答案解析: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的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也包括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
10.×。答案解析:氣質沒有好壞之分。
四、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合理地沒計問題;
(2)面向全體學生提問;
(3)目的明確,把握好時機;
(4)提問的語言要準確,具有啟發性;
(5)提問的態度要溫和目然;
(6)及時進行評價和總結。
2.【答案要點】
(1)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
(2)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
(3)班主任是協調班級人際關系的主導者。
3.【答案要點】
(1)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2)學習材料具有邏輯意義;
(3)學生認知結構中必須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
(4)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
4.【答案要點】
(1)重視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
(2)重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
(3)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4)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5)注重過程,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5.【答案要點】
(1)形成正當的、合理的需要;
(2)培養高尚的人生觀和正確分析問題的能力;
(3)鍛煉身體和培養幽默感;
(4)培養消除不良情緒的能力。
五、論述題
1.【答案要點】
認知方式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是表現為學生對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種偏愛,主要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智力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響學習能否發生,它主要影響學習的速度、數量、鞏固程度和學習的遷移。我們必須根據學生認知差異的特點與作用,不斷改革教學,努力因材施教。因此,在教育中,我們應該:
(1)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
(2)采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方式,努力使教學方式個別化;
(3)運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
2.【答案要點】
(1)教育要適應個體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
(2)教育要適應個體發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適應個體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因材施教;
(4)教育要適應個體發展的互補性,促進人的個性發展。
六、案例分析題
【答案要點】
教師的語言,不僅是教學的語言,更應是教育的語言。教師語言的藝術水平直接影響到調適學生心理、處理偶發事件效果的好壞。教師應學會尊重學生,用委婉的語言代替直白的批評,善意地揭露出學生思想行為中的錯誤,點撥和提醒學生,讓學生在笑聲中領悟到自身的不當言行,提高認識。
以上就是幫考網分享的全部內容,還想了解更多考試相關信息,可持續關注幫考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0萬+
閱讀量
150萬+
粉絲
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