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APP下載
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二、科技文閱讀(9分)
閱讀下文,完成11—13題。
文化危機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轉型。所謂文化轉型,是指特定時代、特定民族或群體賴以生存的主導性文化模式為另一種新的主導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在這種意義上,文化轉型同文化危機一樣,并不是經常發生的社會歷史現象。無論是個體的文化習慣的改變、價值信念或信仰的改變,還是特定群體或特定社會某些文化特質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義上自覺的或不自覺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轉型,只有在大的歷史尺度上所發生的主導性文化觀念、文化理念、價值體系、文化習慣的總體性的、根本性的轉變,才是我們所說的文化轉型。按照這種尺度,人類迄今所經歷的最深刻的文化轉型就是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轉型,即傳統農業文明條件下自在自發的經驗型的文化模式被工業文明條件下的自由自覺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這即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文化的現代化或人自身的現代化。
文化的變化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例如,我們生活世界中的具體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質、
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規期或穩定期也會或快或慢地變化,一些習慣、慣例、文藝形式、儀式等等甚至在總體文化模式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時,也會自己經歷生滅的變化。但這種變化不是我們所說的文化模式在總體上所經歷的裂變與危機。再如,當一種文化中的個體通過交往或遷移而生活于另一種文化之中時,他也必須經歷痛苦的文化模式轉換問題;同樣,當一個個體經歷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時期,必須經過個體文化模式的階段性轉變,這些也同樣不是我們所說的文化轉型。就是兩種不同的文化通過人的交往或交流發生接觸和碰撞,也會引起某一方或雙方人的衣食住行、語言符號、審美情趣的一些具體改變。即使這樣,也還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轉型。
應當看到,文化轉型和文化危機密不可分。一方面,同文化模式的常規期和穩定期相比,文化危機和文化轉型共同構成了文化模式的劇變期或革命期。在文化模式的劇變期中,文化危機和文化轉型是同一個歷史進程彼此密切相連的兩個階段,如果說,在總的文化沖突與劇變時期中,文化危機代表著量變的過程,文化轉型則是這一量變過程達到一個轉折的關節點而引起的質變。另一方面,文化危機和文化轉型本身就是交織在一起的,文化危機是文化轉型的過程,文化轉型是文化危機的結果。即是說,一種深刻的文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現為一個過程,無論是現實社會運動或人的生活層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沖突,還是社會精英層面對于現實文化危機的自覺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轉型過程的重要內涵。
11.下列對于“文化轉型”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3分)
A.特定的時代、民族或群體賴以生存的主導性文化模式所發生的根本性的改變
B.在大的歷史背景下所發生的主導性文化模式的總體性轉變
C.文化沖突與文化變革在量變過程中發生的具有轉折意義的質變
D.社會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沖突,社會精英對現實文化危機的自覺反思或批判
12.根據原文,下列真正屬于“文化轉型”的一項是( )。(3分)
A.傳統的自在自發的經驗型文化模式轉變為現代的自由自覺的理性文化模式
B.特定群體或個體文化習慣的改變和價值信念或信仰的改變
C.在文化模式的常規期或穩定期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質、文化形式的變化
D.通過交往或遷移而生活于另一種文化之中的文化個體所經歷的文化模式轉變
13.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化的現代化或人的現代化是一種自由自覺的理性文化模式
B.兩種不同的文化在交往或交流的接觸過程中也會發生變化的碰撞和轉變
C.文化模式的革命意味著由文化危機而達到文化轉型
D.文化危機與文化轉型密不可分,文化危機一旦出現,就標志著文化轉型的到來
三、文言文閱讀(9分)
寶繪堂記
(宋)蘇軾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老子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比皇ト宋磭L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劉備之雄才也,而好結髦。嵇康之達也,而好鍛煉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蠟屐。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而樂之終身不厭。
凡物之可喜,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書與畫。然至其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鐘繇至以此嘔血發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兒戲害其國,兇其身。此留意之禍也。
始吾少時,嘗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日:吾荸富貴而厚于書,輕死生而重于畫,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復好。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云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
駙馬都尉王君晉卿雖在戚里,而其被服禮義,學問詩書,常與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遠聲色,而從事于書畫,作寶繪堂于私第之東,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為記??制洳恍叶愇嵘贂r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熙寧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記。
(本文有刪節)
[注]①鍛煉:打鐵。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病:禍害
B.然去而不復念也去:歸去
C.常與寒士角角: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3分)
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兇其身
C.吾薄富貴而厚于書
D.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0萬+
閱讀量
150萬+
粉絲
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