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關于2020年公務員考試中的《面試》考試。幫考網為大家準備了2020國考公務員面試熱點解析,一起來和幫考網看看吧。
【熱點背景】
近日,上海市婦聯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19年擬向上海兩會提交的10份議題。議題圍繞幼兒托育、婦幼健康、生育配套制度創設、家庭養老等問題展開。其中,一條關于產假由夫妻雙方共享的建議令人耳目一新。
上海市婦聯提出,生養子女并非母親個體的職責,產假制度的設立應當以家庭為單位,建議產假(包括生育假、配偶陪產假)可以由夫妻雙方共享。夫妻雙方根據家庭與職業的實際情況,協商確定各自休假的天數,比如98天的產假由女方享受,另40天的假期女方休10天男方休30天。
【題目】
上海市婦聯提出,生養子女并非母親個體的職責,產假制度的設立應當以家庭為單位,建議產假(包括生育假、配偶陪產假)可以由夫妻雙方共享。夫妻雙方根據家庭與職業的實際情況,協商確定各自休假的天數,比如98天的產假由女方享受,另40天的假期女方休10天男方休30天。對于“共享”產假,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上海市婦聯提出的“共享”產假,是出于為群眾利益著想。是為了讓男人可以享受陪產假,讓產婦在最需要人陪的時候有人照顧,避免“喪偶式育兒”,減少產后抑郁癥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這一建議值得提倡和擁護。
“共享”產假建議的提出,在社會上產生了許多積極影響。第一,生孩子的時候夫妻雙方共享產假,可以讓父親有時間參與到育兒當中來,從而提高現在年輕人生孩子的意愿;第二,這樣一來,可以由家庭共同承擔育兒成本,而不是一味的將壓力壓在母親的身上,提高父親在育兒階段的作用,減少“喪偶式育兒”的出現,緩和家庭的氛圍;第三,眾所周知,生孩子對于一個母親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生孩子過后尤其虛弱,更需要有人照顧,如果產假共享,可以讓父親在母親生完孩子之后給予更多的關心與照顧,減少產后抑郁癥等一系列后遺癥的產生。
我們可以一起思考下,這個“共享”產假的建議為什么會被提出呢?第一,現在生育率持續走低,需要出臺類似的規定來提高人們生孩子的意愿;第二,現在養孩子不再像之前的“放養”模式,而是都在追求“精養”,也就意味著家長對孩子的照顧更加需要時間來陪伴;第三,之前母親的育兒壓力過大,現在更加倡導父親也加入生兒育兒的行列當中,來減小母親的壓力,降低產后抑郁癥的出現概率。
但是,如果真的將這個建議落到實處,可想而知會出現很多的阻礙。第一,由于“共享”產假只是一個建議,沒有法律約束性,因此,有的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會讓男性放產假;第二,只是一個建議,沒有引起社會大眾的重視。
為了切實的保障人們的權益,使得“共享”產假能夠為民謀福利,我們應該多方共同努力。第一,應該要提高“共享”產假的法律位階,政府部門應該邀請相關專家,共同商討出一份具有法律約束性的規定,這樣才能從實際出發,讓企業不能隨意克扣員工的產假,讓我們每個人有法律保障,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第二,政府要加大力度進行宣傳,共同努力提高生育率;第三,我們每個人,應該有法律意識,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當權益受到侵犯時應該學會運用合適的手段,來維護自己應有的權益。
幫考網帶給大家的資訊就到這啦,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幫考網,幫考網也會努力為大家更新!
教師招聘的學科知識考什么?:教師招聘的學科知識考什么?最后還會有教育教學的論述題或者寫教案之類的。教師招聘的學科專業知識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專業基礎知識、課標、教案。但教師招聘的學科知識一般來說,即語文、數學、英語、美術、歷史、化學、物理、生物、政治、音樂、體育、地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的專業知識,比如你報考小學英語崗位,那么專業知識就是指小學英語的知識;那么專業知識就是指小學數學的知識。主要還是要求考生的基礎知識要扎實。
教師招聘考試怎么才能報考特崗教師?:考生可以關注當地教育局官網,及時查看公告,以及查看公告中對應聘人員的要求,登錄官網進行報名登錄注冊;考生還可以關注環球網校網站或者具體地區的考試微信群或者機構老師進行咨詢。每個地區相關程序會有所不同,考生需要仔細查看,考試通常有具體的報名時間,考生需要及時關注并在規定的時間內登錄相應的網頁進行報名,錯過規定的招聘時間就不可以進行第二次報名了,考生一定要注意。符合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報名即可。
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要考哪些題型?: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要考哪些題型?一般包括單選、多選、判斷等客觀題型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共基礎的考試形式已不再是單純的客觀題型,多數傾向于公共基礎+材料寫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蘇、河北等地的考試中,公共基礎里政治、法律等內容也出現了主觀題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簡答、簡析等題型。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