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
報考指南考試報名準考證打印成績查詢考試題庫

重置密碼成功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注冊成功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久热久热草在线视频,亚洲欧美伊人成综合小说,北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伊人色综网一本道

當前位置: 首頁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歷年真題正文
202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歷年真題精選0329
幫考網校2021-03-29 17:23

202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考試共105題,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小編為您整理歷年真題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測提升!


1、2008年與2007年相比,某單位職工人數增加10%,工資總額增加21%,則該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增加()。【單選題】

A.10%

B.11%

C.12%

D.2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由指數體系可得:工資總額=職工人數指數×平均工資指數,即(1+21%)=(1+10%)×平均工資指數。平均工資指數=121%/110%=110%,職工平均工資增加率=110%-1=10%。

2、關于著作權的說法,錯誤的是()?!締芜x題】

A.著作權因作品的創作完成而自動產生

B.未發表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C.著作人身權歸作者享有,不能轉讓

D.著作人身權不受著作權保護期限的限制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選項B,《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3、我國狹義貨幣供應量包括流通中的現金和()?!締芜x題】

A.銀行活期存款

B.銀行定期存款

C.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D.銀行儲蓄存款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流通中現金和銀行活期存款為流通中的貨幣,是我國的狹義貨幣供應量;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屬于潛在的貨幣量,與狹義貨幣供應量一起構成我國的廣義貨幣量,兩者都是研究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變量。

4、商業銀行外來資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締芜x題】

A.吸收存款

B.票據貼現

C.發放貸款

D.發行股票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商業銀行外來資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銀行借款、從同業拆借市場拆借、發行金融債券、從國際貨幣市場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為主。

5、從國際債務危機、歐洲貨幣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中可以看出,發生危機國家的匯率政策的共同特點是()。【單選題】

A.實行浮動匯率制度

B.實行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C.實行盯住匯率制度

D.實行貨幣局確定匯率制度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從國際債務危機、歐洲貨幣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危機主體的共同特點是盯住匯率制度,但在不同的階段,導致危機發生的原因卻不盡相同。

6、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主要假設有()?!径噙x題】

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B.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

C.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D.消費取決于家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E.長期消費函數是穩定的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凱恩斯的消費理論是建立在三個假設或三個前提上的:①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②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③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7、下列失業類型中,屬于自愿失業的是()?!締芜x題】

A.需求不足性失業

B.摩擦性失業

C.隱性失業

D.周期性失業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工資可以自由波動,價格機制一道勞動力資源全部用于生產,此時存在的失業就是自愿失業,自愿失業包括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兩種情形。

8、我國近年來政府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径噙x題】

A.實行分稅制體制

B.建立部門預算制度

C.實行工商稅制改革

D.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E.實行政府采購制度

正確答案:B、D、E

答案解析:政府預算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有:①建立科學規范的部門預算制度;②推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③實行政府采購制度;④建立先進完備的預算技術保障體系。

9、稅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強制性、無償性和()?!締芜x題】

A.效益性

B.準確性

C.固定性

D.公開性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稅收是指公共機關依法強制收取的,對納稅人不附帶直接回報義務的課征,因此與其他收入形式相比,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10、某行業2000年至2008年的職工數量(年底數)的記錄如下:則該行業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職工人數為()萬人?!締芜x題】

A.1 300

B.1 325

C.1 333

D.1 37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該行業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職工人數的計算應采用間隔不相等的間斷時點序列序時平均數的計算公式,平均職工人數=[(1 000+1 200) /2×3+(1 200+1 600)/2 ×2+(1 600+1400) /2×3]/8=1 325(萬人)。

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推薦視頻
測一測是否符合報考條件
免費測試,不要錯過機會
提交
互動交流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

溫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幫考專業顧問免費為您解答,請保持電話暢通!

我知道了~!
溫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幫考專業顧問給您發送資料,請保持電話暢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聯系您發送資料,請保持電話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