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2年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稅法Ⅱ》考試共64題,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和客觀案例題。小編每天為您準備了5道每日一練題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備考,每一次練習的成功,都會淋漓盡致的反映在分數上。一起加油前行。
1、某企業有價值260萬元的房產,2018年初將其中價值50萬元的住房以市場價格5萬元/年出租給個人居住,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另外,年初將價值100萬元的房產進行投資,共擔風險,取得投資收益6萬元,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單選題】
A.企業投資的房產從價計征房產稅并由該企業繳納
B.企業投資的房產從租計征房產稅并由該企業繳納
C.企業計算房產稅時使用1.2%和12%的稅率
D.企業計算房產稅時使用1.2%和4%的稅率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房產對外投資,共擔風險,相當于房產發生了轉移,應當由被投資方繳納房產稅,投資方不繳納房產稅;自2008年3月1日起,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按市場價格向個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減按4%的稅率征收房產稅。
2、2019年該卷煙廠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為( ;  ; )萬元【客觀案例題】
A.1740.28
B.1700.28
C.1650.62
D.2150.6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利息費用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00-1000×7%=30(萬元)捐贈支出稅前扣除限額=1468.89×12%=176.27(萬元),實際發生捐贈支出200萬元,超過扣除限額,當年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00-176.27=23.73(萬元)被工商管理部門處以罰款20萬元,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職工福利費稅前扣除限額=2000×14%=280(萬元),實際發生300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300-280=2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2000×8%=160(萬元),實際發生170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70-160=10(萬元)。工會經費稅前扣除限額=2000×2%=40(萬元),實際發生48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48-40=8(萬元)。國債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180萬元。該卷煙廠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1468.89+750+30+23.73+20+20+10+8-180=2150.62(萬元)
3、下列人員中屬于個人所得稅居民納稅人的是( )。【單選題】
A.2015年在中國境內居住時間為156天的臺灣同胞
B.自2015年3月12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籍專家
C.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且不居住的外籍人員
D.在北京開設小賣部的個體工商戶中國居民王某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居民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其中的滿1年是從1月1日至12月31日,而不是跨年連續計算。
4、2019年某個體工商戶取得銷售收入40萬元,將不含稅價格為5萬元的商品用于家庭成員和親友消費;當年取得銀行利息收入1萬元,轉讓股票取得轉讓所得10萬元,取得基金分紅1萬元。該個體工商戶允許稅前扣除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限額為( )萬元。【單選題】
A.6.00
B.6.75
C.7.50
D.8.2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個體工商戶年銷售(營業)收入=40+5=45(萬元),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稅前扣除限額=銷售收入×15%=45×15%=6.75(萬元)。
5、下列屬于印花稅的簡化納稅方法有( )?!径噙x題】
A.自行貼花
B.以繳款書代替貼花
C.以完稅憑證代替貼花
D.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
E.代扣稅款匯總繳納
正確答案:B、C、D、E
答案解析:自行貼花是印花稅繳納的一般方法。
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與注冊稅務師考試有什么區別?: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與注冊稅務師考試有什么區別?稅務師來。稅務師的考試科目包括稅法(一)、稅法(二)、稅收相關法律、財務與會計和稅務代理實務:注冊稅務師的考試科目包括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財務與會計和涉稅服務實務:稅自務師的涉稅服務實務科目的合格標準是84分。注冊稅務師的稅務代理實務科目的合格標準是60分。三、登記服務不同:稅務師。
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需要幾年時間?: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需要幾年時間?由于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成績為滾動管理???個科目的必須在連續三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方為合格;考4個科目的(免試《財務與會計》科目)必須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方為合格;考2個科目的(免試《稅務代理實務》、《稅收相關法律》)須在當年即一個考試年內通過為合格。
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三稅是什么?: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三稅是什么?《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稱為“三稅”而《涉稅服務實務》的一部分內容來源于《稅法一》《稅法二》。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