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一)促進儲蓄—投資轉化
新古典宏觀經濟分析框架中,儲蓄與投資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定義性的恒等式”:
收入-消費=儲蓄
收入-消費=投資
儲蓄=投資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儲蓄和投資都是實物形態的,所有沒有消費掉的商品是社會的總儲蓄,而廠商所未能銷售掉的商品被視為“存貨投資”,因此,儲蓄和投資中有相當部分是“非計劃”或“非意愿”的。
金融市場或金融體系首先使“意愿的儲蓄”脫離了實物窖藏的方式,使社會可用的投資品總量增長,同時,又將“貨幣形態”的儲蓄提供給需要追加投資的部門,使它們能夠支付得起對投資品的需要,最后促成廠商“非正常存貨投資”的減少,最終實現全社會儲蓄與投資的一種事前的或計劃的均衡,增進了社會福利。
(二)優化資源配置
金融市場通過競爭性的價格決定(利率),將貨幣資金配置到生產效率的經濟主體或部門,使這些部門能夠獲得更多生產要素(土地、資本、技術、勞動力),從而提高了全社會的產出,使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三)反映經濟狀態
金融市場是經濟運行狀態的“晴雨表”,繁榮的金融市場往往對應著實體經濟的興旺發達,而金融市場的蕭條通常也意味著真實經濟部門的不景氣。因此,金融市場為測度經濟運行的景氣狀態提供了非常方便而且直觀的途徑或手段。
(四)宏觀調控
由于金融市場在聯系“儲蓄—投資”以及在調整資源配置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再加上金融市場主體對市場變化的敏感性,金融市場逐漸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的一個主要渠道。政府通過對金融市場直接或間接的干預,影響金融市場變量,調控社會信貸可得性,進而影響公眾的儲蓄、消費、投資行為,調整本國與外國的經濟往來,影響商業周期,最終實現對產出、就業、物價以及國際收支的有效控制,并對社會財富分配、社會公平和社會福利施加影響。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8
2020-05-28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