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一、情景描述
某商業中心地上 4 層,地下 I 層,耐火等級一級,建筑屋面為坡屋面,建筑室外設計地 面至其檐口的高度為 20 m ,建筑室外設計地面至其屋脊的高度為 24 m,局部突出屋頂的冷卻 塔、水箱間、電梯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輔助用房的建筑面積為 600 m2 ,每層建筑面積均為 10000 m2 ,并設置了防煙樓梯間、封閉樓梯間、室外疏散樓梯、電梯和自動扶梯。該商業中心 按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配置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建筑滅火器 等消防設施及器材,相關信息如圖 1-3一l 所示。某歌舞廳位于該商業中心的地下一層至地上 四層,每層歌舞廳的廳、室總建筑面積均為 3000 m2 ,位于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的每個廳、室 的建筑面積均不大于 200 m20
二、分析要點
本案例主要分析下列內容:
分析情景描述中的歌舞廳如何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規定,落實有關樓 層位置,廳室建筑面積,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位置、數量和寬度,疏散樓梯間的形式,疏散 距離和疏散走道的寬度,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照明燈具及配電箱的防火隔熱措施,建 筑內部裝修不能遮擋消防設施以及不能妨礙消防設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等建筑防火技術 措施。
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
(一)建筑層敬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 GB 50016-2014 )的規定,建筑層數應按建筑的自然層數計 算;室內頂板面高出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 m 的地下或半地下室,設置在建筑底部且 室內高度不大于 2.2 m 的自行車庫、儲藏室、敞開空間,建筑屋頂上突出的局部設備用房、出屋面的樓梯間等可不i十入建筑層數。
(二)建筑高度和建筑分類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16-2014 )的規定,建筑屋面為坡屋面時,建筑高度 應為建筑室外設計地面至其檐口與屋脊的平均高度;建筑屋面為平屋面(包括有女兒墻的平犀 面)時,建筑高度應為建筑室外設計地面至其屋面面層的高度;同一座建筑有多種形式的屋面 時,建筑高度應按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對于臺階式地坪,當位于不同高程地 坪上的同→建筑之間有防火墻分隔,各自有符合規范規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兩個民邊 設置貫通式或盡頭式消防車道時,可分別計算各自的建筑高度,否則,應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 者確定該建筑的建筑高度;局部突出屋頂的撩望塔、冷卻塔、水箱間、微波天線間或設施、電 梯機房、排風和排煙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輔助用房占屋面面積不大于1/4 者,可不計入建 筑高度;對于住宅建筑,設置在底部且室內高度不大于 2.2 m 的自行車庫、儲藏室、敞開空間. 室內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頂板面高出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不大于 1.5 m 的部分, 可不計入建筑高度。 該商業中心的建筑高度應為 22m。 按照建筑高度、層數和使用功能進行分類,該商業中心為多層公共建筑。
(三)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的平面應結合建筑的耐火等級、火災危險性、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等因素合理 布置。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 GB 50016-2014 )的規定,該歌舞廳不應布置在地下二層 及以下樓層;宜布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物內的首層、二層或三層的靠外墻部位(不應設 置在三、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 ;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確需布置在地下一層 時,地下→層的地面與室外出人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 10 m; 確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層及以上樓 層時,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 200 曠;廳、室之間及與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間,應采用 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 h 的防火隔墻和不低于1.00 h 的不燃性樓板分隔,設置在廳、室墻上的門 和該場所與建筑內其他部位相通的門均應采用乙級防火門。這里的"廳、室"是指歌舞廳中 相互分隔的獨立房間,如卡拉 OK 的每間包房。這些房間應是獨立的防火分隔單元,均應采用 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 h 的防火隔墻和 1.00 h 的不燃性樓板與其他單元或場所進行防火分隔,其 疏散門均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以上單元之間或與其他場所之間的分隔建筑構件上不應開設門、 窗、洞口(疏散門除外)。 建筑內設置自動扶梯等上、下層相連通的開口時,其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應按上、下層相 連通的建筑面積疊加計算;當疊加計算后的建筑面積大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162014 )第 5.3.1條的規定時,應劃分防火分區。
(四)安全疏散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 GB 50016-2014 )的規定,設置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 多層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均應采用封閉樓梯間;室 內地面與室外出人口地坪高差不大于 10m 且層數為 2 層及以下的地下或半地下室應采用封 閉樓梯間;故該商業中心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但其地上部分也可采用室外疏散樓梯 用于人員安全疏散;封閉樓梯間不能自然通風或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機械加 壓送風系統或采用防煙樓梯間。該歌舞廳的安全疏散除應滿足上述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 規定:
(1)建筑內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門應分散布置,且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 個樓層相鄰兩個安全出口以及每個房間相鄰兩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 5m。
( 2 )建筑的樓梯間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門或窗應向外開啟。該建筑采用坡層面,無法 通向層面疏散。
( 3 )自動扶梯和電梯(包括普通電梯和消防電梯)不應計作安全疏散設施。
( 4 )公共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 定,且不應少于 2 個。
( 5 )公共建筑內房間的疏散門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 2 個,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內建筑面積不大于 50m2 且經常停留人數不超過 15 人的廳、室可設置 1 個疏散門。
( 6 )民用建筑的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不應采用推拉門、卷簾門、吊 門、轉門和折疊門;人數不超過 60 人且每橙門的平均疏散人數不超過 30 人的房間,其疏散門 的開啟方向不限。
(7)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 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 25 m; 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 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及房間內任一點至房間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直線距離, 均不應大于 9 m; 建筑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上述規定增 加 25%。
( 8 )樓梯間應在首層直通室外,確有困難時,可在首層采用擴大的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 間前室。
( 9 )除另有規定外,多層公共建筑內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凈寬度不應小于 0.90 m ,疏散 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0 m。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主要指營業廳,禮堂、電影 院 、 劇院和體育場館的觀眾廳,公共娛樂場所中出入大廳、舞廳,候機(車、 船)廳及醫院的 門診大廳等面積較大、同一時間聚集人數較多的場所]的疏散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凈寬度不應 小于 1.40 m,且緊靠門口內、外各1.40 m 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 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的室外疏 散通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 3.00m,并應直接通向寬敞地帶。
( 10 )除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地上每層的房間疏散門、安 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每 100 人的最小疏散凈 寬度不小于表 1-3一1 的規定計算確定。當每層疏散人數不等時,疏散樓梯的總凈寬度可 分層計算,地上建筑內下層樓梯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層及以上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疏散人數 計算。
( 11 )地下或半地下人員密集的廳、室和地下或半地下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其疏散 走道、安全山口、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的各自總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每 100 人不小于 1.0001 計算確定。均每層疏散人數不等時,疏散樓梯的總凈寬度可分層計算,地下建筑內上層 樓梯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層及以下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O
( 12 )首層外門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建筑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確定,不供其他樓層 人員疏散的外門,可按本層的疏散人數計算確定。
( 13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巾錄像廳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廳、室的建筑面積按不小于 1.0 人 1m2 計算;其他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廳、室的建筑面積按不小于 0.5 人 1m2 計算(對于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在計算疏散人數時,可以不計算該場所內疏散走 道、疏散樓梯、衛生間等輔助用房的建筑面積,而可以只根據該場所內具有娛樂功能的各廳、 室的建筑面積確定;內部服務和管理人員的數量可根據核定人數確定)。
( 14 )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陽臺等部位設置封閉的金屬柵欄,確需設置時, 應能從內部易于開啟;窗口、陽臺等部位宜根據其高度設置適用的輔助疏散逃生設施。 (15 )疏散樓梯間應符合以下規定:
1 )樓梯間應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并宜靠外墻設置??客鈮υO置時,樓梯間、前室及 合用前室外墻上的窗口與兩側門、窗、洞口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0 m。
2) 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垃圾道。
3 )樓梯間內不應有影響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礙物。
4) 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不應設置卷簾。
5 )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甲、乙、丙類液體管道。
6 )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內禁止穿過或設置可燃氣體管道。
7)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不應共用樓梯間,確需共用樓梯間時,應在首層 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 h 的防火隔墻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或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連通部 位完全分陽,并應設置明顯的標志。
(五)重內裝修
裝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劃分為頂棚裝修材料、墻面裝修材料(到頂的固定隔斷 裝修應與墻面的規定相同,柱面的裝修應與墻面的規定相同)、地面裝修材料、隔斷裝修材料 (系指建筑內部固定的、不到頂的垂直分隔物)、固定家具(系指與建筑結構固定在一起或不易 改變位置的家具,如建筑內部的壁櫥、壁柜、陳列臺、大型貨架等)、裝飾織物(系指滿足建 筑內部功能需求,由棉、麻、絲、毛等天然纖維及其他合成纖維制作的紡織品,如窗簾、帷幕 等)、其他裝修裝飾材料(系指樓梯扶手、掛鏡線、踢腳板、窗簾盒、暖氣罩等)七類。裝修 材料按其燃燒性能應劃分為 A (不燃性)、 B, (難燃性)、民(可燃性)、民(易燃性)四級。
根據《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 GB 50222-2017 )的規定,該歌舞廳的室內裝修應 符合下列規定:
( 1 )地上各層廳、室的室內頂棚應采用 A 級裝修材料,其他部位應采用不低于 B,級的裝 修材料;地下一層廳、室的室內頂棚、墻面應采用 A 級裝修材料,其他部位應采用不低于 B, 級的裝修材料;無窗房間(系指無可開啟窗扇的房間,包括設有無可開啟窗扇的玻璃幕墻的房 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除 A 級外,應在上述規定的基礎上提高一級。照明燈具及 電氣設備、線路的高溫部位,當靠近非 A 級裝修材料或構件時,應采取隔熱(如:采用巖棉、玻璃棉等 A 級材料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與窗簾、帷幕、幕布、軟包等裝修材料的距 離不應小于 500mm。 當室內頂棚、墻面、地面和隔斷裝修材料內部安裝電加熱供暖系統時,室 內采用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為 A 級。 當室內頂棚、墻面、地面和隔斷裝修 材料內部安裝水暖(或蒸汽)供暖系統時,其頂棚采用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 A 級,其他部位的裝修材料和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1 級。
( 2 )地上各層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門廳,其頂棚應采用 A 級裝修材料,其他部位 應采用不低于 B1 級的裝修材料。
( 3 )地F一層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門廳,其頂棚、墻面和地面均應采用 A 級裝修材料。
( 4 )疏散樓梯間和前室的頂棚、墻面和地面均應采用 A 級裝修材料。
( 5 )建筑內部裝修不應擅自減少、改動、拆除、遮擋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安全出 口、疏散出口、疏散走道和防火分區、防煙分區等。
( 6 )建筑內部消火栓箱門不應被裝飾物遮掩,消火栓箱門四周的裝修材料顏色應與消火栓 箱門的顏色有明顯區別或在消火栓箱門表面設置發光標志,消火栓箱上應用紅色字體注明"消 火栓"字樣。
(7)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頂棚、墻面不應采用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鏡面反光材料。
( 8 )單位面積質量小于 300 gI曠的紙質、布質壁紙,當直接粘貼在 A 級基材上時,可作為 B1 級裝修材料使用。
( 9 )施涂于 A 級基材上的無機裝修涂料,可作為 A 級裝修材料使用;施涂于 A 級基材上, 溫涂覆比小于1.5 kg/m2 , 且涂層干膜厚度不大于1.0 mm 的有機裝修涂料,可作為 B1 級裝修材 料使用。
( 10) 當使用多層裝修材料時,各層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均應符合《建筑內部裝修設 計防火規范~ (GB 50222-2017)的規定。復合型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應進行整體檢測確 定。
( 11 )建筑物內上下層相連通的中庭、走馬廊、開敞樓梯、自動扶梯(均屬于共享空間部 位) ,其連通部位的頂棚、墻面應采用 A 級裝修材料,其他部位應采用不低于 B1 級的裝修材料。
( 12 )防火門表面加裝貼面材料或其他裝修時,不得減小門框和門的規格尺寸,不得降低 防火門的耐火性能,所用貼面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于 B1 級。
( 13 )安裝在金屬龍骨上燃燒性能達到 B1 級的紙面石膏板、礦棉吸聲板,可作為 A 級裝修 材料使用。(礦棉吸聲板的燃燒性能與黠結劑有關,只有達到 B1 級時才可執行以上規定)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2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