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合同效力與物權變動相分離是什么意思?:合同效力與物權變動相分離是什么意思?合同效力是法律賦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產生的約束力。無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物權變動是指物權的發生、轉移、變更和消滅。物權變動是物權法上的一種民事法律效果,物權的變動也是由一定民事法律事實引起的?!咎崾尽亢贤Яεc物權變動相分離:物權是否變動與合同效力無關。但物權不變動。簽了合同但未交付,合同有效。但未辦抵押登記,抵押合同有效。但抵押權不產生。
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分別包括哪些內容?: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分別包括哪些內容?動產物權:動產所有權、動產抵押權、動產質權、留置權:不動產物權“不動產所有權、用益物權、不動產抵押權”質押權”留置權,動產物權在取得方法、成立要件及效力上與不動產物權均有不同,動產物權不采用不動產物權以登記為要件的取得方法,世界各國一般皆以交付作為其取得方法及成立要件,動產物權的讓與僅在當事人間產生效力。另一為交付要件主義,即使在當事人之間也不產生效力。
物權變動的原因有哪些?:物權變動的類型包括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和非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1.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必須公示);2.非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相對無需公示,直接根據法律的規定導致物權變動)。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提示】文書的內容必須是確定物權歸屬,【提示】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應當公示,非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不必以公示為前提。
關于動產所有權中的拾得遺失物,有哪些規定?: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2、拾得人享有費用償還請求權,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2年內向受讓人無償請求返還原物,有權請求轉讓人返還自己受讓該物時所支付的對價,(2)如果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僅有權要求甲支付因返還手機而發生的必要費用,否則無權請求丙返還手機。
動產所有權中的添附包括哪些內容?:動產所有權中的添附包括哪些內容?動產所有權,是指權利人對其動產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動產所有權是以動產為客體的所有權。動產所有權的客體非常廣泛,除土地、土地上的建筑物或其他附隨物以外的財產,因而需要確定添附之后物的所有權歸屬。有權請求取得添附新物所有權之人賠償損失。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密切結合。不動產所有人取得附合之物所有權:動產附合與動產,按其動產附合時之價值。
什么是動產所有權的先占?:什么是動產所有權的先占?先占是指最先占有無主財產。羅馬法中即有先占制度,是萬民法上的所有權取得方法。先占必須在事實上占有物,我國在立法上沒有規定先占制度;學者們也多認為沒有所有人的財產直接歸國家所有,我國法律雖然沒有規定先占制度,但也未一般性地規定無主財產歸國家所有。認為無主財產一概屬于國家并無法律依據。國家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獨占性地支配所有的無主財產。在特定法律制度調整之外的無主財產范圍很少。
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是什么?: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善意受讓人依法取得該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唯有動產才適用善意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106條明確規定動產和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將該制度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包括不動產在內的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取得。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與動產相似,應該認定不動產受讓人知道轉讓人無處分權從而不構成善意。
物權變動的規則是怎樣的?:物權變動是指物權的發生、轉移、變更和消滅。下列關于更正登記與異議登記的表述中;A.更正登記的申請人可以是權利人;B.提起更正登記之前,C.異議登記之日起10日內申請人不起訴的;D.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解析】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15日內不起訴。異議登記失效。
什么是更正登記、異議登記、預告登記?:什么是更正登記、異議登記、預告登記?更正登記是指徹底地消除登記權利與真正權利不一致的狀態,避免第三人依據不動產登記簿取得不動產登記簿上記載的物權。異議登記是指利害關系人對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提出異議并記入登記簿的行為。預告登記是指為了保全將來發生不動產物權變動為內容的債權請求權,而以該債權請求權為對象的登記。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
物權變動的含義、型態、原則分別指什么?:物權變動是物權法上的一種民事法律效果,物權的變動也是由一定民事法律事實引起的。是指物權取得非自他人之手繼受而來(物權取得不取決于前手的意志),指物權的變動須以法定的公示方式進行才能發生相應法律效果的原則,即為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不動產物權變動以登記為公示方法,動產物權變動以交付為公示方法,指物權變動依法定方式公示的,即使公示的物權狀態與其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符。
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