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3年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稅法Ⅱ》考試共64題,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和客觀案例題。小編為您整理第七章 契稅5道練習題,附答案解析,供您備考練習。
1、下列行為中,應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征收契稅的有( )。【多選題】
A.以土地使用權作價投資到其他的企業
B.以土地使用權抵債
C.以獲獎方式承受土地使用權
D.以受贈方式承受土地使用權
E.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土地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土地,土地使用權權屬并沒有發生轉移,不征收契稅。
2、某企業破產清算時,其房地產評估價值為4000萬元,其中A棟房地產價值2000萬元,B棟房地產價值1000萬元,C棟房地產價值1000萬元。破產企業以其中價值共3000萬元的A棟和B棟房地產抵償債權人賈某的債務2800萬元,將價值1000萬元的C棟房地產進行拍賣,拍賣收入1200萬元。債權人賈某獲得房地產后,將其中價值2000萬元的A棟房地產與他人進行房屋交換,取得補償差價500萬元。將其中價值1000萬元的B棟房地產抵償了自己所欠的債務800萬元。當事人各方合計應繳納契稅( )萬元。(適用契稅稅率3%)【單選題】
A.45
B.75
C.81
D.16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當事人各方合計應繳納契稅=(1200+500+800)×3%=75(萬元)。契稅是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時,對承受產權的單位和個人征收;企業破產清算期間,對債權人(包括破產企業職工)承受破產企業土地、房屋權屬以抵償債務的,免征契稅;拍賣房地產的,房地產產權承受方以拍賣的實際成交價格為計稅依據,繳納契稅;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計稅依據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差額。
3、下列情形中應征收契稅的是( )?!締芜x題】
A.以自有房產作股投入本人經營的獨資企業
B.非債權人承受破產企業土地和房屋權屬,未安置破產企業職工
C.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改造為股份有限公司,改建后的公司承受原企業的土地和房屋權屬
D.國有控股公司以部分資產組建新公司,該國有控股公司占新公司股份90%,新公司承受該國有控股公司的土地和房屋權屬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選項A,以自有房產作股投入本人經營企業,免納契稅;選項B,對非債權人承受注銷、破產企業土地、房屋權屬,凡按照《勞動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妥善安置原企業全部職工,其中與原企業30%以上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的,對其承受所購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減半征收契稅;與原企業全部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的,免征契稅。選項C、D都是免征契稅的情形。
4、甲企業用價值500萬元的房屋換取乙企業價值700萬元的房屋,甲企業支付差額200萬元。下列關于甲、乙企業應納契稅的說法正確的是( )?!締芜x題】
A.由甲方繳納契稅
B.由乙方繳納契稅
C.甲、乙雙方各繳一半契稅
D.甲、乙雙方都不繳納契稅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以房換房,交換房屋的價值不相等的,由支付差價款的一方按差額計算繳納契稅。
5、下列關于契稅優惠政策的表述中,正確的是()?!締芜x題】
A.某居民投資購買了一宗用于建造幼兒園的土地,可以免征契稅
B.某退休林場工人到某山區購買了一片荒丘用于開荒造林,應減半繳納契稅
C.某縣城國有企業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應按1%優惠稅率繳納契稅
D.某居民購買一套86平方米的普通住房作為家庭唯一住房,可減按1%稅率繳納契稅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沒有免征契稅的規定;選項B,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并用于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免征契稅;選項C,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免征契稅。
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與注冊稅務師考試有什么區別?: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與注冊稅務師考試有什么區別?稅務師來。稅務師的考試科目包括稅法(一)、稅法(二)、稅收相關法律、財務與會計和稅務代理實務:注冊稅務師的考試科目包括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財務與會計和涉稅服務實務:稅自務師的涉稅服務實務科目的合格標準是84分。注冊稅務師的稅務代理實務科目的合格標準是60分。三、登記服務不同:稅務師。
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需要幾年時間?: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需要幾年時間?由于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成績為滾動管理???個科目的必須在連續三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方為合格;考4個科目的(免試《財務與會計》科目)必須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方為合格;考2個科目的(免試《稅務代理實務》、《稅收相關法律》)須在當年即一個考試年內通過為合格。
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三稅是什么?: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三稅是什么?《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稱為“三稅”而《涉稅服務實務》的一部分內容來源于《稅法一》《稅法二》。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