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口譯筆譯考試是考生們在步入社會后,提升自己價值的又一方式,因此很多考生也在積極努力的備考過程中。口譯筆譯考試是有技巧可言的,但是很多考生不能掌握正確的技巧,今天幫考網就為你詳細說說口譯筆譯考試的四大技巧!
技巧1:進入譯員角色
有些同學,在剛剛開始口譯練習時,如果出現錯誤,常常會不好意思地說:“啊我講錯了,再講一遍”。這在練習初期尚可理解,但是如果考試時也這么做,會顯得考生沒有口譯職業意識,容易讓考官的印象大打折扣。
口譯中,已經講出的話覆水難收,不像筆譯還有時間重復修改,因此自我辯解無濟于事,此時只能直接盡量補救,比如說意識到自己的數字翻錯了,可以說“actually/in fact, the number is ……”,來委婉的加以修正。
因此在考前的練習時,即使出現了錯誤,也要盡量順著說下去,不要一遇到一點說錯的地方,就想著推翻從頭再來。
技巧2:積極進行熱身準備
考試時,會先播放一句有關語段主要內容的提示語。在聽到提示語的時候,大腦就要開始積極地運轉,在自己的百科知識和詞匯積累中搜索與之相關的內容,猜測講話的背景,盡量讓自己通過這些大腦的熱身活動盡早進入狀態。
如果提示語中提到了一些組織或國家的名稱,就需要開始思考如何使用筆記表示。因為提示語提到的內容大概率會貫穿語段始終,因此提前做好筆記上的準備,也會省去考試時再思考使用什么筆記符號的時間。
這也是筆譯考試和口譯考試的顯著區別之一。筆譯時如果一開始看的一頭霧水,大可以繼續往下看,總覽全文,通過語篇之間的前后聯系了解背景和作者的大致思路。而口譯并不能這般輕松,因為交傳是分段呈現,所以必須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好心理準備。
因此平時自己在練習的時候,也要養成這個習慣。根據提示語進行合理的預判和猜測,思考筆記的記法。即使有的練習語篇沒有給出提示語,但也有可能會給出語篇的題目和講話的地點。這些都是幫助交傳考生快速進入狀態的重要信息。
技巧3:注意時間把握
一方面是交傳考試時開口的時間,也就是啟動時間。實際上考試時,語段播放結束后并不會馬上要求考生就開口錄音,而是會簡短間隔數秒后,滴聲提醒考生開始錄音,電腦界面也開始顯示錄音。
因此考生在語段播放結束后,不用馬上慌慌張張地就開口??忌€可以利用這幾秒時間,完成語段結尾部分的筆記,并開始回顧語段整體結構,特別是開頭部分,因為最開始的部分可能記憶已經開始衰退了。
特別是考生對整體結構邏輯把握并不清楚的情況下,快速整體回顧可能會起到一些梳理的作用。在滴聲之后,錄音開始時,則應該盡量及時開口,不要延遲太長的時間,否則可能被周圍其他考生的聲音擾亂思路。
另一方面則是對于整體交傳時間的把握。實際上考試中給出的時間比較充足,錄音作答的時間一般是音頻時長的2-3倍左右,也就是說20秒的語段音頻,考生大概會有40秒-1分鐘左右的時間作答,如果能夠不急不慢,娓娓道來,那么也能夠在給定的時間內答完。但是如果在某個難點考慮太長時間,導致大段的錄音空白出現,不僅影響整體連貫性,也可能導致答題來不及。因此在平時練習時也要注意自己時間的控制。
技巧4:發音清晰,語調平穩,不加戲
此外就是聲音的整體控制。一方面是交傳考試過程中,語調應該保持平穩,吐字清楚,不要將該連讀和不該連讀的都含混在一起,也不應該像在演講或者電影中出現強烈的情感起伏,添加明顯的戲劇色彩。自然,在實際口譯過程中,有觀點認為譯員應該還原講話人的語氣,包括強烈的感情變化。但是考試中,錄音大多整體四平八穩,那么考生就不應該給自己加戲。
另一方面則是對于噪音的控制。盡量避免噴麥,大聲咳嗽等噪音被收入錄音之中,因此需要適當控制與麥的距離,大聲咳嗽時可將麥暫且移開。
在平時練習時,就要注意自己錄音,看看自己有沒有不好的發音習慣,考試正式開始前也有錄音調試的階段,考生也可以借此機會相應調整。
今天幫考網為大家分享的四個翻譯技巧到這里就結束了,小伙伴們都有學習嗎?想要獲得更多相關內容的小伙伴可以關注幫考網,我們會為您帶來更多優質的相關資訊,敬請期待!
口譯筆譯考試在海外的考試地點有哪些?:口譯筆譯考試在海外的考試地點有哪些?口譯筆譯是中國目前唯一在海外開設考點的職業資格考試。自2019年起,在海外逐漸開設考點,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是第一個海外考點。目前,已在俄羅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白俄羅斯明斯克等開設考點,2020年還將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開設考點。
口譯筆譯考試是否需要現場審核?:口譯筆譯考試是否需要現場審核?大部分地區的二三級口筆譯考試不需要現場審核(繳費),極個別省市除外,具體請關注當地人事考試網站的報考簡章。
口譯筆譯考試是多少分及格?:口譯筆譯考試各語種各級別各科目合格標準均為60分(試卷滿分為100分)。
2020-06-03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