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在消防考試中,案例分析題量大,難度深,考題也非常靈活。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要多多的練習,加強應試能力。今天幫考網給大家帶來案例分析中超高層辦公樓防火的知識點,大家趕緊練習起來吧!
(一)建筑分類
民用建筑根據其建筑高度和層數可分為單、多層民用建筑和高層民用建筑。高層民用建筑根據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樓層的建筑面積可分為一類和二類。
該辦公樓屬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的規定,該辦公樓的建筑分類應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
對于建筑高度大于250m的建筑,除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的要求外,還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更加嚴格的防火措施,其防火設計應提交國家消防主管部門組織專題研究、論證。
(二)耐火等級
(1)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類高層建筑及其裙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級。一級耐火等級建筑相應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1-8-1的規定。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
(三)防火間距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與相鄰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8-2的規定,且任何情況下均不應減小。
(四)避難層(間)
避難層(間)是發生火災時,人員逃避火災威脅的室內安全區域。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應設置避難層(間)。避難層(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第一個避難層(間)的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系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地面的高度不應大于50m,兩個避難層(間)之間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難層(間)的疏散樓梯應在避難層分隔、同層錯位或上下層斷開。
(3)避難層(間)的凈面積應能滿足設計避難人數避難的要求,并宜按5.0人/m2計算。
(4)避難層可兼作設備層。設備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應集中布置,設備管道區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向避難區;確需直接開向避難區時,與避難區出人口的距離不應小于5m,且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5)避難間內不應設置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不應開設除外窗、正壓送風口、疏散門之外的其他開口。
(6)避難層應設置消防電梯出口。
(7)應設置消火栓和消防軟管卷盤。
(8)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應急廣播。
(9)在避難層(間)進入樓梯間的入口處和疏散樓梯通向避難層(間)的出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10)應設置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
(11)應設置消防應急疏散照明,其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1.5h,其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應低于3.01x。
(12)內部所有裝修均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
(13)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并宜采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4)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0)地下或半地下室與地上層不應共用樓梯間,確需共用樓梯間時,應在首層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或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連通部位完全分隔,并應設置明顯的標志。
(11)公共建筑內房間的疏散門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該賓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房間可設置1個疏散門:
1)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或袋形走道兩側且建筑面積不大于120m2的房間。
2)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建筑面積小于50m2且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間內任一點至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大于15m、建筑面積不大于200m2且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1.40m。
(五)消防車道
該辦公樓應根據建筑規模及其總體布局情況、當地消防車輛配置和預期發展情況,合理確定消防車道的設置形式以及消防車道的凈寬、凈高、坡度、轉彎半徑和承載能力,保證消防車道和滅火救援場地滿足消防車通行和消防登高車輛作業需要。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的規定,該辦公樓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沿建筑物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消防車道的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普通消防車的轉彎半徑通常為9m,登高消防車的轉彎半徑通常為12m,特種消防車的轉彎半徑通常為16~20m。
消防車道與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消防車道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于15mx15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x18m。消防車道的路面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重型消防車的壓力。消防車道可利用城鄉道路等,但該道路應滿足消防車通行、轉彎和??康囊?。
(六)消防救援場地和入口
(1)高層建筑應至少沿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的底邊連續布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該范圍內的裙房進深不應大于4m。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連續布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確有困難時,可間隔布置,但間隔距離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的總長度仍應符合上述規定。
(2)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應符合下列規定:
1)場地與民用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和車庫出人口(系指汽車庫出人口)。
2)場地的長度和寬度分別不應小于15m和10m。對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場地的長度和寬度分別不應小于20m和10m。
3)場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結構、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重型消防車的壓力。
4)場地應與消防車道連通,場地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且不應大于10m,場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
(3)建筑物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的范圍內,應設置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入口。
(4)公共建筑的外墻應在每層的適當位置設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員進人的窗口;該窗口的凈高度和凈寬度分別不應小于1.0m,下沿距室內地面不宜大于1.2m,間距不宜大于20m且每個防火分區不應少于2個,設置位置應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該窗口的玻璃應易于破碎,并應設置可在室外識別的明顯標志。
(七)消防電梯
一類高層公共建筑應設置消防電梯。該辦公樓內消防電梯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消防電梯應分別設置在不同防火分區內,且每個防火分區不應少于1部。
(2)符合消防電梯要求的客梯或貨梯可兼作消防電梯。
(3)消防電梯應設置前室,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并應在首層直通室外或經過長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m2;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不應小于10.0m2。前室的短邊大于等于2.4m。
3)除前室的出人口、前室內設置的正壓送風口外,前室內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
4)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不應設置卷簾。
(4)消防電梯井、機房與相鄰電梯井、機房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5)消防電梯的井底應設置排水設施,排水井的容量不應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應小于10L/s。消防電梯間前室的門口宜設置擋水設施。
(6)消防電梯還應符合下列技術要求:
1)應能每層停靠。
2)電梯的載質量不應小于800kg。
3)電梯從首層至頂層的運行時間不宜大于60s。
4)電梯的動力與控制電纜、電線、控制面板應采取防水措施。
5)在首層的消防電梯人口處應設置供消防隊員專用的操作按鈕。
6)電梯轎廂的內部裝修應采用不燃材料。
7)電梯轎廂內部應設置專用消防對講電話。
(八)直升機停機坪
當建筑某樓層著火導致人員難以向下疏散時,往往需到達上一避難層或屋面等待救援。在建筑高度大于100m公共建筑的屋面設置屋頂直升機停機坪,可便于直升機從建筑頂部實施救援,是一種可行的救生措施。
(1)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的規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且標準層建筑面積大于2000m2的公共建筑,宜在屋頂設置直升機停機坪或供直升機救助的設施。
(2)直升機停機坪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設置在屋頂平臺上時,距離設備機房、電梯機房、水箱間、共用天線等凸出物不應小于5m。
2)建筑通向停機坪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每個出口的寬度不宜小于0.90m。
3)四周應設置航空障礙燈,并應設置消防應急備用照明(其作業面的最低照度不應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且其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1.5h)。
4)應在停機坪出人口處或非電器設備機房處設置消火栓,且距停機坪機位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5.0m。
5)其他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航空管理有關標準的規定。
案例分析考的是實務和綜合能力的綜合應用,所以大家在學案例之前,需要打好基礎,多注意積累實踐經驗,在考試時就能運用自如啦。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2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