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隨著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稅務師這一行業逐漸被社會公眾認可,報考稅務師考試的考生也越來越多。
那么稅務師的未來到底在哪里?下面讓我們一起聚焦考生關注的3大熱點問題!
談談稅務師這幾年的變化?
現階段來說含金量如何?職業發展前景如何?
稅務師報考、備考系列問題一站式整理!
稅務師這幾年的變化?
01
注冊稅務師更名,業務范圍不變
稅務師前身是注冊稅務師,隨著國家最近幾年簡政放權,便更名為稅務師。雖然稅務師去掉注冊兩個字,但仍從事涉稅專業服務,依然是行業主力軍。
稅務師更名后,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公告。公告指出: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是指稅務師事務所和從事涉稅專業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代理記賬機構、稅務代理公司、財稅類咨詢公司等機構。稅務師可以在這些機構中發揮作用。
02
稅務師具體業務,相關名詞解釋
稅務師作為涉稅行業的主力軍,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公告第五條也指出,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可以從事下列涉稅服務:納稅申報代理、一般稅務咨詢、專業稅務顧問、稅收策劃、涉稅鑒證、納稅情況審查及其他稅務事項代理等。
下面對這些涉稅服務一一做出解釋。
涉稅服務
a納稅申報代理:是幫助納稅人填寫申報表,辦理納稅相關手續;
b一般稅務咨詢:是針對不明白的稅務內容進行咨詢了解;
c專業稅務顧問:是常年給企業進行稅務方面的解答;
d稅收策劃:需要特別提醒考生朋友們注意稅收策劃這個詞,稅收策劃曾叫稅收籌劃,自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監管辦法的公告后,便統稱為稅收策劃,納稅人在辦理相關業務時仍慣用稅收籌劃,但在官方發布的文件中已經沒有這一詞匯,大家在學習以及從業的過程中要格外注意;
e涉稅鑒證:關于涉稅鑒證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涉稅鑒證是對納稅人的一些行為出具相關的鑒證報告,比如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土地增值稅等。
國家稅務總局在2017年出具文件規定,涉稅鑒證只能由納稅人自愿完成,不能強制。可喜的是,雖然把這種強制的鑒證取消了,但為了規避風險,近幾年找稅務師做涉稅鑒證的企業并沒有減少;
f納稅情況審查:是接受行政部門或政府、司法部門的委托對相關業務進行審查,這一部分是之前注冊稅務師里沒有的業務;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稅務事項代理都是稅務師可以做的涉稅服務。
03
涉稅服務機構多,自身行業優勢
從事涉稅服務的機構很多,例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稅務師在這些機構中的優勢可以用4個字來歸納:術有專攻!
從國家稅務總局認可的事務所來講,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和一些涉及到稅務的咨詢公司、代理記賬機構,這些都是涉稅服務機構。但是,在這些機構中,稅務師事務所所做的涉稅專業服務是最集中的,可以說是涉稅專業服務的主力軍。
這么說并非“空穴來風”,對比中國注冊會計師官方總結報告可以發現,會計師事務所大部分業務均來自審計業務,在2017年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超過80%、涉稅服務比重非常小。
近幾年律師事務所出現稅務專業律師,分工越來越明確,但這并不是廣大律師界的主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稅務師的主業就是涉稅專業服務,其他行業只是有側重的涉及到涉稅服務,術業有專攻,自身行業優勢顯而立見!
稅務師考試含金量如何?
職業發展前景如何?
1
參加稅務所考試,求職會更順利?
由于近兩年稅務師考試難度相對簡單,很多考生擔憂考試難度會影響證書的含金量,企業在面試求職者時會提問一些專業問題,使考生擔憂更甚。其實注冊會計師求職也是如此,近幾年企業更注重求職者的自身能力?,F階段求職,無論考生擁有稅務師資格證還是注冊會計師資格證,考生在入門時企業還是側重于看個人能力,包括了解個人專業基礎,探討案例的表達,最終了解個人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當然,求職時有資格證比沒有資格證要好很多。
2
官方發文,奠定含金量地位
公告一:
2017年國家稅務總局曾發布《稅務師事務所行政登記規程(試行)》公告,公告第五條指出:稅務師事務所采取合伙制或者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的,除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a合伙人或者股東由稅務師、注冊會計師、律師擔任,其中稅務師占比應高于50%;
b有限責任制稅務師事務所的法定代表人由股東擔任;
c稅務師、注冊會計師、律師不能同時在兩家以上的稅務師事務所擔任合伙人、股東或者從業;
d稅務師事務所字號不得與已經行政登記的稅務師事務所字號重復。
公告二:
2018年財政部發布《關于印發<其他專業資格人員擔任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暫行辦法>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可以擔任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的其他專業資格人員范圍。其他專業資格人員范圍暫定為目前與事務所業務關聯度高的資產評估師、稅務師和造價工程師二類。
以上公告,均奠定了稅務師含金量的地位!
3
職業前景預想,發展方向如何
涉稅專業服務發展有兩個方面:
第一是稅收政策制度是否越來越完善,稅法越來越復雜;
第二個是依法辦事,杜絕違規。
保證這兩個方面,涉稅專業服務就會很有發展,行業發展就會有空間。從事涉稅專業服務,考取稅務師證書是有必要的,多學習一些專業知識在領域里成長也是有必要的,技多不壓身!
稅務師報考、備考系列
問題一站式整理
第一
稅務師報名條件
《稅務師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并符合下列相應條件之一的,可以報名參加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
(1)取得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學科門類大學專科學歷,從事經濟、法律相關工作滿2年;或者取得其他學科門類大學??茖W歷,從事經濟、法律相關工作滿3年。
(2)取得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學科門類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或者取得其他學科門類大學本科學歷,從事經濟、法律相關工作滿1年。
(3)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學科門類大學本科應屆畢業生,可在取得學歷(學位)證書后,補充上傳證書電子圖片。
以前年度考試中因違規違紀而受到禁考處理期限未滿者,不得報名。
第二
跨專業備考有優勢
在報考隊伍中,很多考生都不是本專業報考,且基數較大。相對來說,跨專業的考生備考更用功、更有動力,備考更有優勢!
第三
考試難度&通過率
2018年稅務師報考大軍已達33.6w,預計2019年報名人數增長趨勢會更為明顯。
很多考生都在關注稅務師考試的通過率,但此類數據官方并沒有公布。2019年1月劉穎老師經過粗略調研,大致估算通過率在40%-50%之間。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通過率只是一個參考標準,并不能用來預測個人通過考試的機率,考生的自身能力和學習態度才是決定通過考試的重要因素。另外,劉穎老師評價稱,中稅協采用以考促學的方式,利用水平考試檢測考生是否具有涉稅服務的基本水平,有沒有相對提升的空間。通過水平考試之后,走進這一隊伍也要不斷學習才能成為優秀的涉稅專業服務的稅務人才。
第四
備考常見問題
a建議考生將三稅一起打包備考,稅法一和稅法二共將18個稅種進行分類,從2018年開始,涉稅服務實務中涉及稅法一及稅法二的知識點比重降低,考生要側重實務內容,著重學習主觀題。
b報考科目應結合自己情況、量力而行、切忌眼高手低,留有余地,以免產生挫敗感
c備考因人而異,零基礎備考的考生應考量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決定報考科目;全職備考的考生若有一定的自律性可以一次報5科。
第五
稅務師VS注冊會計師科目對比
第六
稅務師&注冊會計師一備二考
注會《稅法》是稅務師《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三科的精簡版,備考過程中可放在一起學習,近兩年,稅務師考試的通過率有比較明顯的提升、命題的復雜性沒有前兩年考試復雜,若同時備考考生可先學習注會內容,之后再做習題,梳理考點。
要說注會《稅法》是稅務師核心“三稅”的精簡版,那么,稅務師的《財務與會計》就是注會《會計》和《財務成本管理》的合訂本?!敦攧张c會計》雖然分財務管理和會計兩大部分,但是會計部分占80%的內容,所以注會《會計》學好了,稅務師《財務與會計》也自然沒什么問題。
注會的《經濟法》和稅務師的《涉稅服務相關法律》,從科目名稱上也能判定出,它們之間一定有聯系,稅務師的《涉稅服務相關法律》中包含了經濟法、刑法和行政法,其中經濟法部分在注會《經濟法》中有涉及,考生完全可以放在一起進行學習。在學習時要注意科目之間的對應性。
稅務師考試和注冊會計師考試從業的側重點不一樣,同時擁有兩項證書上升空間大!一次備考兩項考試,輕松轉化無壓力!
稅務師報名還未開始,考生們要抓住現有的備考時間,努力為未來奮斗!只要全力以赴迎戰考試,成功指日可待!2019年稅務師考試時間為11月9日-10日,請考生們提前做好準備!預祝大家一次通關!
稅務師考試準考證打印需要注意什么?:稅務師考試打印準考證需要注意的是:1. 未完成報名、未成功交費的考生不能下載打印準考證。未在規定的時限內下載打印準考證的視為放棄考試。2. 打印準考證時請一律使用A4型復印紙縱向打印,使用手機下載準考證的不得進入考場。3. 建議各位考生多打印幾張準考證,4. 稅務師考試當天應攜帶本人準考證及有效身份證提前30分鐘達到指定考場。5. 打印準考證時,盡量使用IE瀏覽器。
稅務師考試在不同地區參考,往年成績受影響嗎?:稅務師考試在不同地區參考,往年成績受影響嗎?稅務師可以在不同的地區參考,稅務師考試是全國統一考試,考生在不同考區考試,對往年考試成績等都不會有影響。
稅務師考試過了的科目還能再報名嗎?:稅務師考試過了的科目還能再報名嗎?稅務師考試過了的科目不能再報名,如果你5年內沒有通過稅務師考試,其他以前通過的考試成績就會取消需要再次報名考試。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