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2年MBA考試《邏輯》考試共30題,分為邏輯推理。小編為您整理第一章 邏輯基礎知識5道練習題,附答案解析,供您備考練習。
1、某計算機公司正在研制可揣摩用戶情緒的計算機。這種被稱為“智能個人助理”的新裝置主要通過分析用戶敲擊鍵盤的模式,來判斷其心情是好是壞,還可通過不斷監測用戶的活動,逐漸琢磨出其好惡,能在使用者緊張或煩躁時自動減少其所瀏覽的電子郵件或網站的數量。以下哪項最不可能是這種計算機提供的功能()?!具壿嬐评怼?/p>
A.在使用者連續使用計算機超過兩個小時后,屏幕會顯示“長時間看屏幕對眼睛有害,請您休息幾分鐘”
B.在深夜時間,使用者擊鍵的速度逐漸變慢時,計算機便得知主人已經疲勞,會播出孩子招呼爸爸睡覺的喊話
C.在使用者經常出現習慣性拼寫錯誤時,比如南方人難以分清“Z”和“ZH”,計算機可以自動加以更正,減輕主人的煩躁心理
D.在使用者利用國際網絡查找資料時,計算機可以根據主人的喜好,把常用的站點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盡可能讓主人多看一些
E.在使用者心情煩躁時,計算機可以通過人機傳遞的信息覺察到,并及時放一段主人最喜歡的音樂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題干所定義的“智能個人助理”新裝置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為“減少工作量,讓主人休息”,選項A、B、C、E都是各種減少工作量、休息的形式,只有選項D是增加工作量,所以答案選D。
2、參加某國際學術研討會的60名學者中,亞裔學者31人,博士33人,非亞裔學者中無博士學位的4人。根據上述陳述,參加此次國際研討會的亞裔博士有幾人()。【邏輯推理】
A.1人
B.2人
C.4人
D.7人
E.8人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將亞裔學者、博士、非亞裔學者中不是博士的人加總為68人,比總人數多出8人,根據概念之間的關系可知,多出8人是因為統計亞裔學者和統計博士時,對亞裔博士統計了兩遍,所以亞裔博士的人數就是8人,即答案選E。
3、關于如何界定“裸官”,2010年發布的相關《暫行規定》明確了以下3類國家工作人員為“裸官”: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沒有子女,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2014年中組部下發的相關《管理辦法》規定: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或者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均為“裸官”。以下哪一項陳述與上述兩個文件的規定是相符的()?!具壿嬐评怼?/p>
A.對于只有配偶沒有子女的國家工作人員來說,兩個文件的規定是相同的
B.根據《暫行規定》,只要某國家工作人員的配偶已移居國(境)外,他(她)就是“裸官”
C.對于既有配偶也有子女的國家工作人員來說,兩個文件的規定是相同的
D.根據《管理辦法》,只有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才是“裸官”
E.《管理辦法》和《暫行規定》所定義的“裸官”范圍事實上是一樣的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兩個政策對“裸官”定義的最大的區別是“既有配偶也有子女的官員”,《暫行規定》是配偶子女都移居國外,而《管理辦法》規定配偶移居國外。所以,兩個政策所定義的“裸官”是不同的,但是當官員沒有子女時,兩個政策都是以“配偶”移居國外為條件,這一點相同。
4、“平反是對處理錯誤的案件進行糾正?!币韵履捻椬顬榇_切地說明上述定義的不嚴密()?!具壿嬐评怼?/p>
A.對案件是否處理錯誤,應該有明確的標準
B.應該說明平反的操作程序
C.應該說明平反的主體及其權威性
D.對平反的客體應該具體分析。平反了,不等于沒錯誤
E.對原來重罪輕判的案件進行糾正不應該稱為平反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重罪輕判”也是一種“處理錯誤的案件”,對其糾正不應該稱之為平反,E選項說明上述定義屬于定義過寬。
5、有種觀點認為,到21世紀中葉,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將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據是:據統計,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數在發達國家趨于穩定或略有下降,在發展中國家卻持續快速發展;到21世紀中葉,估計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將達到4000萬至1億1000萬人,其中,60%將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這一觀點缺乏充分的說服力。因為,同樣權威的統計數據表明,發達國家艾滋病毒感染者從感染到發病的平均時間要大大短于發展中國家,而從發病到死亡的平均時間只有發展中國家的二分之一。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概括了上述反駁所使用的方法()。【邏輯推理】
A.對“論敵”的立論動機提出質疑
B.指出“論敵”把兩個相近的概念當作同一概念來使用
C.對“論敵”的論據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D.提出一個反例來否定“論敵”的一般性結論
E.指出“論敵”在論證中沒有明確具體的時間范圍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毒發病者、死于艾滋病者,這三個是不同的概念,反駁就是從三個概念的區別著手的。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