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小伙伴們,今天的你有沒有好好復習呢?好的成績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得來的,快來和幫考網一起進行練習吧!
中西醫執業醫師方劑學模擬試題練習
第二單元解表劑
一、A1
11、麻黃湯的組成藥物除麻黃外,其余是
A、蘇葉、白芍、炙甘草
B、蘇葉、白芷、生甘草
C、桂枝、杏仁、炙甘草
D、桂枝、杏仁、生甘草
E、桂枝、生姜、炙甘草
12、桂枝湯中外可解肌發表,內可調和營衛、調和陰陽的配伍是
A、桂枝與生姜
B、桂枝與芍藥
C、大棗與甘草
D、生姜與甘草
E、芍藥與大棗
13、麻黃湯的功用是
A、散寒解表,止咳平喘
B、解表蠲飲,止咳平喘
C、宣肺降氣,祛痰平喘
D、祛痰止咳,降氣定喘
E、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14、桂枝湯的功用是
A、發汗解表,透營達衛
B、發汗祛濕,調和營衛
C、發表散寒,調暢營衛
D、散寒解表,調和營衛
E、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15、解表劑應用時需注意
A、宜熱服,以助汗出
B、宜久煎,以助充分發揮藥力
C、證屬風熱者,宜辛溫解表劑
D、表里并重者,先解表,后治里
E、外邪入里者,不宜繼續使用解表劑
答案:
一、A1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麻黃湯的組成為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
方歌: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惡寒發熱頭身痛,無汗而喘服之宜。
【該題針對“解表劑-概述;辛溫解表-麻黃湯、桂枝湯”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桂枝湯中桂枝與芍藥用量相等(1:1),寓意有三:一為針對營衛失調病機,體現營衛同治,祛邪扶正,邪正兼顧之意;二為相輔相成,桂枝得芍藥相助則汗出有源,芍藥得桂枝相助則滋而能化;三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補。桂枝與芍藥配伍是本方外可解肌發表,內可調和營衛、調和陰陽的基本結構。
【該題針對“解表劑-概述;辛溫解表-麻黃湯、桂枝湯”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麻黃湯的功用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該題針對“解表劑-概述;辛溫解表-麻黃湯、桂枝湯”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桂枝湯的功用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該題針對“解表劑-概述;辛溫解表-麻黃湯、桂枝湯”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解表劑使用時需注意:
(1)表證屬風寒者,當用辛溫解表劑;表證屬風熱者,當用辛涼解表劑;若兼見氣、血、陰、陽等不足者,還須結合補益法使用,以扶正祛邪。
(2)解表劑多以辛散輕揚藥物為主組方,不宜久煎,以免藥性耗散,作用減弱。
(3)解表劑一般宜溫服,服后應避風寒,或增衣被,或輔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續微微汗出為佳。若汗出不徹則病邪不解,汗出太過則耗氣傷津。汗出病瘥,即當停服,不必盡劑。
(4)禁食生冷油膩,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和藥效的發揮。
(5)表里同病者,一般應先解表,后治里;若表里并重,則當表里雙解;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瘡瘍已潰等,則不宜繼續使用解表劑。
【該題針對“解表劑-概述;辛溫解表-麻黃湯、桂枝湯”知識點進行考核】
以上就是本次幫考網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小伙伴們能夠繼續努力,相信最后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關注幫考網,還有更多有關考試練習在等著你哦!
中西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的方式是什么?:中西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的方式是什么??。ɡ┌阜治觥<埞P考試。中醫操作、病史采集、中醫臨床答辯。(2)考試方法:中醫操作在體檢者身上或在醫學教學模擬人或醫用模塊等設備上進行操作,病史采集、 中醫臨床答辯采用現場口試。第三站考試:(1)考試內容:體格檢查、西醫操作、西醫臨床答辯。(2)考試方式:體格檢查、西醫操作在體檢者身上或在醫學教學模擬人或醫用模塊等設備上進行操作。
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中考生在醫學綜合考試前需要做什么?: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中考生在醫學綜合考試前需要做什么?考生在醫學綜合考試前需要打印準考證并核查身份信息是否準確、核查身份證有效期、準備考試所需文具、熟悉考場交通路線,了解《違紀違規處理規定》和考試相關要求,參加計算機化考試的考生要熟悉考試系統操作。
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怎么進行系統復習?: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怎么進行系統復習?第一、通過看書、筆記、作試卷,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閱讀,一定要以考綱和書本為主,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領會。閱讀前可盡量采取回憶的辦法,閱讀速度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要邊讀邊想,有了心得就及時記下來。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俯而讀,仰而思”以思為主,第二、整理出系統的復習筆記。整理復習筆記是實現知識由,少而精“轉化的好辦法”把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表述。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