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增發新股應該如何定價?:增發新股應該如何定價?增發新股是指上市公司找個理由新發行一定數量的股份,增發新股的股價一般是停牌前二十個交易日算術平均數的90%,增發新股對股價肯定有變動。增發新股按照增發對象可以分為公開增發新股和非公開增發新股。公開增發指沒有特定的發行對象,發行價格應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或前1個交易日的均價”發行價格應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
債券的發行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債券的發行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投資者認購新發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發行債券通常先決定年限和利率,認購者要在不同的時間內購買同一種債券,有必要在債券利率和發行價格方面不斷進行調整。也有時利率變更和發行價格微調兩者并用。由于債券的面額與發行價格可能有差異,所以債券的實際投資價值或投資收益就不僅取決于利率和償還期限,債券發行價格=未來支付的利息現值+到期本金的現值:
注冊會計師如何確定樣本量?:指一個樣本的必要抽樣單位數目。抽樣誤差的大小直接影響樣本指標代表性的大小,而必要的樣本單位數目是保證抽樣誤差不超過某一給定范圍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須決定樣本單位數目,因為適當的樣本單位數目是保證樣本指標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基本前提。注冊會計師可以只對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進行定性的估計,并運用職業判斷確定樣本規模。(2)使用統計抽樣方法時,注冊會計師必須對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進行量化。
如何理解錯報的定義?:指某一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分類、列報,與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應當列示的金額、分類、列報之間存在的差異;1.收集或處理用以編制財務報表的數據時出現錯誤;3.由于疏忽或明顯誤解有關事實導致作出不正確的會計估計;4.注冊會計師認為管理層對會計估計作出不合理的判斷或對會計政策作出不恰當的選擇和運用;C.錯報僅指某一財務報表項目金額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應當列示的金額之間的差異。
確定明顯微小錯報臨界值應該考慮什么事項?:確定明顯微小錯報臨界值應該考慮什么事項?1. 以前年度審計中識別出的(已更正和未更正)錯報的數量和金額;2. 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3. 治理層和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與其溝通錯報的期望;4. 財務指標是否勉強達到監管機構的要求或投資者的期望。
虛假陳述的抗辯理由是什么?:虛假陳述的抗辯理由是什么?不得單獨作為不予處罰情形認定:(1)不直接從事經營管理;(2)能力不足、無相關職業背景;(3)任職時間短、不了解情況;(4)相信專業機構或者專業人員出具的意見和報告;(5)受到股東、實際控制人控制或者其他外部干預。2. 未直接參與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屬于《虛假陳述行政責任規則》中規定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考慮情形。如果出現未直接參與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要考慮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為什么不能將與收入確認相關的所有認定都假定為存在舞弊風險?:假定收入確認存在舞弊風險,并不意味著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與收入確認相關的所有認定都假定為存在舞弊風險。注冊會計師需要結合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具體了解,考慮收入確認舞弊可能如何發生。管理層實施舞弊的動機或壓力不同,其舞弊風險所涉及的具體認定也不同,則可能有高估收入的動機或壓力(如提前確認收入或記錄虛假的收入),收入的發生認定存在舞弊風險的可能性較大,而完整性認定則通常不存在舞弊風險;
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的區別是什么?: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的區別是什么?注意區別在于人的行為是否屬于表意行為:1. 法律行為(以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為要素,如訂立合同)。2. 事實行為(與意思表示無關,如創作行為、侵權行為)。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尚未生效,須經權利人追認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追認的意思表示自到達相對人時生效。則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生效;則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起無效。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如何理解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核心?認識民事法律行為必須以意思表示為切入點,意思主要是指當事人欲使其內心意思發生法律上效力的效果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將其內在的效果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現于外部。當事人希望其內心意思發生法律上的效力(主觀上有追求受法律約束的意思,【提示】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當事人對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2)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
如何理解稅收的定義?:理解稅收的內涵需要從稅收的分配關系本質、國家稅權、稅收目的三個方面來把握。是國家參與社會產品價值分配的法定形式,因此征稅的過程實際上是國家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過程: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形成的這種分配關系與社會再生產中的一般分配關系不同;稅收分配是以國家為主體進行的分配,稅收分配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三)國家征稅的目的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國家征稅的目的是滿足提供社會公共產品的需要。
如何理解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的含義?:法人的權利能力始于法人依法設立或登記,法人的權利能力范圍由法律或為法律所確認的法人章程來決定。法人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意思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不同,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和其民事權利能力在范圍上一致。法人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范圍,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通過法人的機關來實現的。機關對外以法人的各義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法人通過其機關實際取得權利并承擔義務。
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幫考網校
2022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