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5年MBA考試《邏輯》考試共30題,分為邏輯推理。小編為您整理歷年真題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測提升!
1、王研究員:我國政府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勵著每一個創業者。對于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需要一種堅持精神。不管在創業中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下去。李教授:對于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嘗試新技術。因為有些新技術一些大公司不敢輕易嘗試的新技術。這就為創業者帶來了成功的契機。根據以上信息,以下哪項最準確地指出了王研究員與李教授的分歧所在()。【邏輯推理】
A.最重要的是敢于迎接各種創業難題的挑戰,還是敢于嘗試那些大公司不敢輕易嘗試的新技術
B.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業,有毅力有恒心把事業一直做下去,還是堅持創新,做出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
C.最重要的是堅持把創業這件事做好,成為創業大眾的一員,還是努力發明新技術,成為創新萬眾的一員
D.最重要的是需要一種堅持精神,不畏艱難,還是要敢于嘗試新技術,把握事業成功的契機
E.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業,敢于成立小公司,還是嘗試新技術,敢于挑戰大公司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焦點爭論的題目,解釋清楚“堅持精神”和“敢于嘗試新技術”即可。
2、某著名風景區有“妙筆生花”“猴子觀?!薄跋扇藭裱ァ薄懊廊耸釆y”“陽關三疊”“禪心向天”等6個景點。為方便游人,景區提示如下:(1)只有先游“猴子觀海”,才能游“妙筆生花”;(2)只有先游“陽關三疊”,才能游“仙人曬靴”;(3)如果游美人梳妝”就要先游“妙筆生花”;(4)“禪心向天”應第4個游覽,之后才可游覽“仙人曬靴”。張先生按照上述提示,順利游覽了上述6個景點。根據上述信息,關于張先生的游覽順序,以下哪項不可能為真()?!具壿嬐评怼?/p>
A.第一個游覽“猴子觀?!?/p>
B.第二個游覽“陽關三疊”
C.第三個游覽“美人梳妝”
D.第五個游覽“妙筆生花”
E.第六個游覽“仙人曬靴”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順序對應問題。按照題干中的順序擺好位置即可,如果D出現,違反了題干條件(3)。
3、任何結果都不可能憑空出現,它們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任何背后有原因的事物均可以被認識,而可以被人認識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無規律的。根據以上陳述,以下哪項為假()。【邏輯推理】
A.人可能認識所有事物
B.有些結果的出現可能毫無規律
C.那些可以被人認識的事物,必然有規律
D.任何結果出現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E.任何結果都可以被人認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由已知條件可以得到以下聯系:“任何結果”都是“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均可以被認識”,并且它們“必然不是毫無規律的”,所以,“任何結果必然不是毫無規律的”。這樣B選項為假。注意試題問的是“以下哪項為假”。
4、進入冬季以來,內含大量有毒顆粒物的霧霾頻繁襲擊我國部分地區,有關調查顯示,持續接觸高濃度污染物會直接導致10%至15%的人患有眼睛慢性炎癥或干眼癥。有專家由此認為,如果不采取緊急措施改善空氣質量,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和相關的并發癥將會增加。以下選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觀點()?!具壿嬐评怼?/p>
A.有毒顆粒物會刺激并損害人的眼睛,長期接觸會影響淚腺細胞
B.空氣質量的改善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許多人不得不在污染的環境中工作
C.眼睛慢性炎癥或眼干癥等病例通常集中出現于花粉季
D.上述被調查的眼疾患者中有65%是年齡在20-40歲之間的男性
E.在重污染環境中采取帶護目鏡,定期洗眼等措施有助于防御干眼癥等眼疾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支持題。推理形式為:內含大量有毒顆粒物的霧霾在持續接觸后會患有眼睛慢性炎癥或干眼癥,所以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善空氣質量,這些疾病的發病率會增加。A項建立了論據和論點的聯系。
5、通識教育重在幫助學生掌握盡可能全面的基礎知識,即幫助學生了解各個學科領域的基本常識;而人文教育則重在培育學生了解生活世界的意義,并對自己及他人行為的價值和意義做出合理的判斷,形成“智識”。因此有專家指出,相比較而言,人文教育對個人未來生活的影響會更大一些。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斷言()?!具壿嬐评怼?/p>
A.當今我國有些大學開設的通識教育課程要遠遠多于人文教育課程
B.“知識”是事實判斷,“智識”是價值判斷,兩者不能相互替代
C.沒有知識就會失去應對未來生活挑戰的勇氣,而錯誤的價值可能會誤導人的生活
D.關于價值和意義的判斷事關個人的幸福和尊嚴,值得探究和思考
E.沒有知識,人依然可以活下去;但如果沒有價值和意義的追求,人只能成為沒有靈魂的軀殼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支持題。題干的論證為人文教育則重在培育學生了解生活世界的意義,并對自己及他人行為的價值和意義做出合理的判斷,而通識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各個學科領域的基本常識,所以人文教育影響會更大一些。E項強調了價值和意義的追求比知識的追求要有意義,所以加強了論證。
6、六一節快到了。幼兒園老師為班上的小明、小雷、小剛、小芳、小花等5位小朋友準備了紅、橙、黃、綠、青、藍、紫等7份禮物。已知所有禮物都送了出去,每份禮物只能由一人獲得,每人最多獲得兩份禮物。另外,禮物派送還需要滿足如下要求:(1)如果小明收到橙色禮物,則小芳會收到藍色禮物;(2)如果小雷沒有收到紅色禮物,則小芳不會收到藍色禮物;(3)如果小剛沒有收到黃色禮物,則小花不會收到紫色禮物;(4)沒有人既能收到黃色禮物,又能收到綠色禮物;(5)小明只收到橙色禮物,而小花只收到紫色禮物。根據上述信息,如果小剛收到兩份禮物,則可以得出以下哪項()。【邏輯推理】
A.小雷收到紅色和綠色兩份禮物
B.小剛收到黃色和藍色兩份禮物
C.小芳收到綠色和藍色兩份禮物
D.小剛收到黃色和青色兩份禮物
E.小芳收到青色和藍色兩份禮物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根據已知條件(5)、(3)可以推知:小剛收到黃色禮物;再由已知條件(5)(1)推知:小芳收到藍色禮物,再結合條件(2)推知:小雷收到紅色禮物;再由(4)推知:小剛另一份禮物只能是青色。故正確答案選D。
7、通常情況下,長期在寒冷環境中生活的居民可以有更強的抗寒能力。相比于我國的南方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冬天的平均氣溫要低很多。然而有趣的是,現在許多北方地區的居民并不具有我們所認為的抗寒能力,相當多的北方人到南方來過冬,竟然難以忍受南方的寒冷天氣,怕冷程度甚至遠超過當地人。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解釋上述現象()?!具壿嬐评怼?/p>
A.一些北方人認為南方溫暖,他們去南方過冬時往往對保暖工作做得不夠充分
B.南方地區冬天雖然平均氣溫比北方高,但也存在極端低溫的天氣
C.北方地區在冬天通常啟用供暖設備,其室內溫度往往比南方高出許多
D.有些北方人是從南方遷過去的,他們沒有完全適應北方的氣候
E.南方地區濕度較大,冬天感受到的寒冷程度超出氣象意義上的溫度指標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解釋題。題干中的矛盾現象為:北方居民在寒冷環境生活,應該有更強的抗寒能力,但是來到南方的北方人卻難以忍受南方的寒冷天氣,怕冷程度甚至遠超過當地人。E化解了這個矛盾,指出南方的寒冷氣候不同于北方,所以來到南方的北方人不適應這種潮濕的寒冷。
8、豐收公司邢經理需要在下個月赴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福建7省進行市場調研,各省均調研一次,他的行程需滿足如下條件:(1)第一個或最后一個調研江西?。唬?)調研安徽省的時間早于浙江省,在這兩省的調研之間調研除了福建省的另外兩省;(3)調研福建省的時間安排在調研浙江省之前或剛好調研完浙江省之后;(4)第三個調研江蘇省。如果邢經理首先赴安徽省調研,則關于他的行程,可以確定以下哪項()?!具壿嬐评怼?/p>
A.第二個調研湖北省
B.第二個調研湖南省
C.第五個調研福建省
D.第五個調研湖北省
E.第五個調研浙江省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第一個調研安徽省,由條件(2)推知第四個調研浙江省,再由條件(3)推知第五個調研福建省,所以正確答案選C。
9、為了配合劇情,招4類角色,外國游客1—2名,購物者2—3名,商販2名,路人若干,甲、乙、丙、丁、戊、己6人,且每人在同一個場景中,只能出演一個角色。已知:(1)只有甲、乙才能出演外國游客(2)每個場景中至少有3類同時出現(3)每個場景中,如果乙或丁出演商販,則甲和丙出演購物者(4)每個場景購物者和路人人數之和不超過2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一項()?!具壿嬐评怼?/p>
A.在同一場景中,如果戊和己出演路人,則甲只可能出演外國游客
B.在同一場景中,如果乙出演外國游客,則甲只可能出演商販
C.至少有2人在不同場出演不同角色
D.甲、乙、丙、丁不會出現在同一場景
E.在同一場景中,若丁和戊出演購物者,則乙只可能出演外國游客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排列組合問題。結合選項逐一代入驗證即可。
10、六一節快到了。幼兒園老師為班上的小明、小雷、小剛、小芳、小花5位小朋友準備了紅、橙、黃、綠、青、藍、紫7份禮物。已知所有禮物都送了出去,每份禮物只能由一人獲得,每人最多獲得兩份禮物。另外,禮物派送還需要滿足如下要求:(1)如果小明收到橙色禮物,則小芳會收到藍色禮物;(2)如果小雷沒有收到紅色禮物,則小芳不會收到藍色禮物;(3)如果小剛沒有收到黃色禮物,則小花不會收到紫色禮物;(4)沒有人既能收到黃色禮物,又能收到綠色禮物;(5)小明只收到橙色禮物,而小花只收到紫色禮物。根據上述信息,以下哪項為真()。【邏輯推理】
A.小明和小芳都收到兩份禮物
B.小雷和小剛都收到兩份禮物
C.小剛和小花都收到兩份禮物
D.小芳和小花都收到兩份禮物
E.小明和小雷都收到兩份禮物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根據條件(5),說明小明和小花不能收到兩個禮物,所以排除小明和小花。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