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2年MBA考試《邏輯》考試共30題,分為邏輯推理。小編為您整理第六章 歸納、概括和典型論證5道練習題,附答案解析,供您備考練習。
1、營養學研究發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增加每天吃飯的次數,只要進食總量不顯著增加,一個人的血脂水平將顯著低于他常規就餐次數時的血脂水平。因此,多餐進食有利于降低血脂。然而,事實上大多數每日增加就餐次數的人都會吃更多的食物。上述斷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項結論()?!具壿嬐评怼?/p>
A.對于大多數人,增加每天吃飯的次數一般不能導致他的血脂水平顯著下降
B.對于少數人,增加每天吃飯的次數是降低高血脂的最佳方式
C.對于大多數人,每天所吃的食物總量一般不受吃飯次數的影響
D.對于大多數人,血脂水平不會受每天所吃的食物量的影響
E.對于大多數人,血脂水平可受到就餐時間的影響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題干先敘述的觀點是“多餐進食有利于降低血脂”,隨后以“然而”引導,進行了駁斥,所以結論為A選項所表達的判斷。
2、某項研究以高中三年級理科生288人為對象,分兩組進行測試。在數學考試前,一組學生需咀嚼10分鐘口香糖,而另一組無須咀嚼口香糖。測試結果顯示,總體上咀嚼口香糖的考生比沒有咀嚼口香糖的考生其焦慮感低20%;特別是對于低焦慮狀態的學生群體,咀嚼組比未咀嚼組的焦慮感低36%,而對于中焦慮狀態的考生,咀嚼口香糖比不咀嚼口香糖的焦慮感低16%。從以上實驗數據,最能得出以下哪項()?!具壿嬐评怼?/p>
A.咀嚼口香糖對于高焦慮狀態的考生沒有效果
B.對于高焦慮狀態的學生群體,咀嚼組比未咀嚼組的焦慮感低8%
C.咀嚼口香糖能夠緩解低、中程度焦慮狀態學生的考試焦慮
D.咀嚼口香糖不能緩解考試焦慮
E.未咀嚼口香糖的一組,因為無事可做而焦慮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通過咀嚼和不咀嚼口香糖的對比,發現存在焦慮感高與低的后果差別,由于只有低和中焦慮狀態考生的情況,沒有高焦慮狀態考生的情況,所以不能選A和B;C選項是對上文最合適的概括,所以C是正確答案。
3、從國外引進的波爾山羊具有生長速度快、耐粗飼、肉質鮮嫩等特點,養羊效益高。我國北方某地計劃鼓勵當地農民把波爾山羊與當地的山羊進行雜交,以提高農民養羊的經濟效益,滿足發展高效優質肉羊的生產需要。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對上述計劃的可行性提出質疑()。【邏輯推理】
A.波爾山羊耐高溫不耐低溫,雜交羊不能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
B.并非所有的波爾山羊都可以與當地的山羊成功雜交
C.當地許多年輕人認為飼養羊是低等的工作,因為養羊的利潤比其他工作的利潤低
D.當地許多人不喜歡波爾山羊
E.當地一些山羊也具有生長快、耐粗飼、屠宰率高,肉質鮮嫩的優點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建議“把波爾山羊與當地山羊進行雜交”,已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A選項說明雜交羊在當地不能生存,因此,建議不能達到目的,這是對建議的削弱,所以正確答案選A。其他選項基本無關,例如B選項只是“有些波爾羊不能與當地山羊雜交”,但這不排除“另外一些波爾羊可以與本地山羊雜交”。C選項中年輕人認為的觀點是主觀的,與客觀上“提高經濟效益”無關。
4、心理研究表明,當人們對某些事情懷有消極態度時,如果通過畫面將這些事情與他們喜歡的事情聯系起來,人們對這些事情的態度可能會由消極變成積極。因此,廣告設計者應該_____。以下哪項可以最合乎邏輯地完成上述陳述()。【邏輯推理】
A.在其廣告里使用很少的文字內容,呈現更多的畫面元素
B.通過畫面對所宣傳的產品進行夸張處理,設法讓人們對其產生好感
C.把他們的廣告發布在電視上而不是刊登在雜志上
D.通過畫面將廣告產品的優點與競爭對手產品的缺點進行對比
E.在廣告中適當插入被大部分目標顧客所喜歡的圖片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人們是否喜歡事物與人們心情是否消極具有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得出的結論可以概括為“愛屋及烏”。由此推論“廣告設計也應當應用這種愛屋及烏的策略”,所以,廣告設計者應當在廣告中插人人們喜歡的圖片,這樣人們就會喜愛與此圖片有聯系的產品,所以正確答案選E。
5、一般人總會這樣認為,既然人工智能這門新興學科以模擬人的思維為目標,那么,就應該深入地研究人的思維的生理機制和心理機制。其實,這種看法很可能誤導這門新興學科。如果說,飛機發明的最早靈感可能是來自于鳥的飛行原理的話,那么,現代飛機從發明、設計、制造到不斷改進,沒有哪一項是基于對鳥的研究之上的。題干是用類比的方法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以下哪項是題干中所做的類比()。I.把對人思維的模擬,比作對鳥的飛行的模擬;Ⅱ.把對人工智能的研究,比作飛機的設計制造;Ⅲ.把飛機的飛行,比作鳥的飛行?!具壿嬐评怼?/p>
A.只有I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I和Ⅱ
E.I、Ⅱ和Ⅲ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已知信息說明研究人工智能不用研究人的思維,就像飛機的設計制造不需要研究鳥的飛行一樣。將上下兩句判斷的主項、謂項對照可以知道“人工智能”類似于“飛機的設計制造”,“人的思維”類似于“鳥的飛行”,所以正確答案選I和Ⅱ判斷,即D選項。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