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2年執業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二》考試共題,分為。小編為您整理精選模擬習題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測提升!
1、能補虛,治療脫力勞傷的藥是( )?!締芜x題】
A.三七
B.白及
C.黃芪
D.仙鶴草
E.鶴草芽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仙鶴草的功效和主治病證,仙鶴草能補虛,用于治療脫力勞傷。故正確答案為D。
2、具有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消散癰腫功效的是( )。 【單選題】
A.夜交藤
B.朱砂
C.琥珀
D.柏子仁
E.遠志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遠志功效: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消散癰腫。選項E當選。
3、甘草的功效有( )。【多選題】
A.益氣補中
B.緩急止痛
C.祛痰止咳
D.解毒
E.緩和藥性
正確答案:A、B、C、D、E
答案解析:甘草功效:益氣補中,祛痰止咳,解毒,緩急止痛,緩和藥性。選項ABCDE正確當選。
4、不屬于蒼術的主治病證是( )?!締芜x題】
A.表證夾濕
B.痰飲水腫
C.風寒濕痹
D.濕阻中焦
E.脾虛乏力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蒼術主治病證:(1)濕阻中焦證,痰飲,水腫。(2)風寒濕痹,表證夾濕。(3)濕盛腳氣、痿證。(4)夜盲,眼目昏濕。選項E當選。
5、下列中成藥中屬于活血化瘀劑的有( )。【多選題】
A.復方丹參片
B.丹七片
C.消栓通絡膠囊
D.逐瘀通脈膠囊
E.血府逐瘀口服液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活血化瘀劑的內容。血府逐瘀口服液屬于活血行氣劑。故選ABCD。
6、癥見頭暈、頸項偏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宜選用的中成藥是( )?!締芜x題】
A.頸復康顆粒
B.木瓜丸
C.尪痹顆粒
D.痛風定膠囊
E.小活絡丸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頸復康顆粒的主治病證。頸復康顆粒用于風濕痹阻所致的頸椎病,方中羌活、葛根、川芎三藥相合,活血散風止痛,治頭暈、頸項借硬,肩背酸痛,全方配伍,辛散溫通,兼以甘補,共奏活血祛風,通絡止痛之效。故選A。
7、能清肝明目,善治目珠夜痛的藥是( )?!締芜x題】
A.決明子
B.夏枯草
C.槐花
D.枸杞子
E.蒼術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夏枯草的功效和主治病證。夏枯草能清肝明目,散結消腫,可用于治療目赤腫痛,目珠夜痛。故正確答案為B。
8、平補脾、肺、腎之氣陰的藥物是()?!締芜x題】
A.山藥、黃精
B.山藥、石斛
C.蜂蜜、飴糖
D.甘草、石斛
E.百合、黃精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山藥與黃精的性能特點。山藥甘補兼澀,性平不偏,歸脾、肺、腎經,雖藥力平和,但兼澀斂之性。既平補氣陰,為治氣虛或氣陰兩虛之佳品。又滋陰益氣而生津,為治腎陰虛及消渴所常用。還固精止帶,為治腎虛不固之要藥。黃精質潤甘補,平而不偏,作用緩和,入脾、肺、腎經,為平補氣陰之品。既滋陰潤肺,又補腎益精,還補脾益氣,為滋補良藥,善治肺腎兩虛、氣陰兩虛諸證。兩藥均能平補脾、肺、腎之氣陰,故正確答案為A。
9、瘡瘍屬陽證者禁用的中成藥有( )。【多選題】
A.陽和解凝膏
B.內消瘰疬丸
C.牛黃醒消丸
D.京萬紅軟膏
E.小金丸
正確答案:B、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外科及皮膚科常用中成藥的病證禁忌。內消瘰疬丸和小金丸治陰證瘡瘍,陽證瘡瘍禁用;陽和解凝膏陽證瘡瘍慎用;牛黃醒消丸和京萬紅軟膏主治陽證瘡瘍。故選BE。
10、因含有雄黃而孕婦禁用的中成藥有( )。【多選題】
A.牛黃解毒片
B.清胃黃連丸
C.牛黃至寶丸
D.—清顆粒
E.芩連片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清熱劑中因含有雄黃而孕婦禁止使用的中成藥。雄黃為含砷中藥,易致體內蓄積中毒,所以孕婦禁用。牛黃解毒片和牛黃至寶丸均含有雄黃,為孕婦禁用。故選AC。
執業中藥師考試的時候都是哪些題型?:執業中藥師考試的時候都是哪些題型?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試題分為A、B、X三種題型。一. A型題(最佳選擇題)二. B型題(配伍選擇題)三. X型題(多項選擇題)
執業中藥師和執業西藥師考試難度上有什么不同嗎?:執業中藥師和執業西藥師考試難度上有什么不同嗎?相比中藥學,藥理學確實有一定難度。而藥物分析也是大多數考生認為難于藥劑學的,西藥的專業一難度確實要高于中藥的專業一。中西藥二難度分析:中藥鑒定從性狀鑒定方面去考慮確實不是很難,不過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識點卻難得很。而且中藥鑒定這門課變數確實很多,想要過專業二在這門上好好花點功夫吧。中藥化學是中藥學的最大門坎,許多有著豐富工作檢驗的老藥工硬是跨不過這道坎。
執業中藥師的考試內容與執業西藥師是不同的嗎?:執業中藥師的考試內容與執業西藥師是不同的嗎?執業中藥師考試與執業西藥師考試除藥事管理與法規這個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兩個專業考試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