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注意了,今日分享清單計價和定額計價兩者的區別,各位小伙伴拿好小本本,和幫考網一起學習吧。
一、清單計價與定額計價的主要區別
清單計價是一種先進而且全新的計價模式,它符合價格法中“市場形成價格”的規定,能反映出企業個別成本,與定額計價模式在造價構成的形式、單價的構成、子目的劃分及計價依據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1、單位工程造價構成的形式不同
定額計價是由單位工程造價的直接工程費、綜合管理費、施工措施費、其他費用、稅金五部分構成,計價時先計算直接費,再以直接費為基數參照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市場信息費率,計算出綜合管理費、其他費用及稅金,再將各項費用匯總為單位工程造價。
清單計價是由工程量清單費用、措施項目清單費用、其他項目清單費用、規費、稅金五部分構成,前三項費用分別計算匯總后,再按規定計取相應的規費和稅金。
2、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的構成不同
定額計價的項目單價即定額基價,只包括人工、材料、機械費用,是投標時期的指導價,反映定額編制時期的社會平均成本價。
清單計價是施工企業自定的綜合單價,除了人工、材料、機械費,還要包括管理費(現場管理費和企業管理費)、利潤和必要的風險費因素。它是施工企業報價時的市場價,反映的是企業個別成本。綜合單價中的直接費、費用、利潤由投標人根據本企業實際支出及利潤預期、投標策略確定,是施工企業實際成本費用。采用綜合單價不僅有利于施工企業中標后對工程中途的成本控制,也便于工程款支付、工程造價的調整和工程結算,避免了承發包雙方因為“取費”產生的一些無謂糾紛。
3、單位工程項目的劃分不同
定額計價的工程項目劃分即預算定額中的項目劃分,是按施工的一項工序進行劃分。每個專業定額都有幾千個項目編碼組成,不同工序、不同部位、不同材料、不同施工機械、不同施工方法和材料規格型號,都劃分得十分詳細,計算時也十分繁瑣。
清單計價首先將建筑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安裝工程、市政工程及園林綠化工程各專業的項目名稱進行匯總,并結合各專業施工特點將項目以一項或多項工序重新劃分,較之定額項目的劃分有較大的綜合性,也減少了原來定額對于施工企業工藝方法選擇的限制,使施工企業在報價時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其次,對重新劃分的項目進行了統一編碼,以五級編碼設置,用12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在使用時更為簡便。再次,統一了各項目的計量單位及工程量的計算規則,使工程量的計算內容清晰明了,減少了承發包商在施工過程中,因計量單位或工程量計算的方法的不同而引起的糾紛。
4、計價的依據不同
這是清單計價和定額計價最根本的區別。定額計價的唯一依據就是定額,編制的方法具有地方性、行業性的特點,各省有各省的定額,各行業有各行業的定額,消耗量也是指導性的。而清單計價的主要依據是企業定額,目前可能多數企業沒有企業定額,但隨著工程量清單計價形式的推廣和報價實踐的增加,企業將逐步建立起自身的定額和相應的項目單價。當企業都能根據自身狀況和市場供求關系報出綜合單價時,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通過招投標)定價的計價格局也將形成,這也正是清單計價所要促成的目標。實行清單計價的本質就是要改變政府定價模式,建立起市場,形成造價機制,只有計價依據個別化,這一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以上就是清單計價和定額計價區別的全部內容了,各位考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收藏查閱,如果還有不清楚的,請繼續關注幫考網,我們將繼續為大家答疑解惑,為您帶來更多有價值的考試資訊!
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有什么不一樣?:造價工程師分為一級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一級造價工程師科目:《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建設工程計價》、《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督ㄔO工程造價管理》和《建設工程計價》為基礎科目,《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和《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為專業科目。二級造價工程師考兩個科目,分別是《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和《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
一級造價工程師在資格復審中如何計算社保繳納年限?:一級造價工程師在資格復審中如何計算社保繳納年限?專業工作年限通過社保繳納年限核查,繳納年限必須大于或等于報名條件要求的專業工作年限,變換繳費單位的人員,社會保障繳納年限可以累計計算。
造價工程師暫停執業和注銷注冊有什么區別?:造價工程師暫停執業和注銷注冊有什么區別?注銷注冊是沒有注冊單位的狀態,還在繼續執業應當盡快辦理注冊,暫停執業還可以保留注冊單位,超過注冊期應當辦理續期注冊。按照《注冊造價工程師暫停執業申請表》格式填寫暫停執業申請,向聘用單位工商注冊所在地的省級注冊初審機關或部門注冊初審機關申報。注銷注冊的注冊造價工程師和聘用單位,按照《注冊造價工程師注銷注冊申請表》格式填寫注銷注冊申請。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