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消防工程師考試金牌培訓機構幫考網為大家整理高頻考點:
古建筑防火應根據維持原貌、科學合理、人防技防并重的原則,將古建筑修繕、改造與消 防規劃相結合,制定切合實際的改造規劃,靈活運用現代消防技術措施,達到既保留其固有歷 史風貌又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水平的目的。
一、做好消防專項規劃,改善消防安全環境
古建筑群應緊密結合其自身特點和消防安全現狀,研究消防對策,做好消防改造規劃。
(一)建立多種形式的消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距離當地專業消防隊伍較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單位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的火災撲救工作。根據古建筑群的特點和周邊環境,在改造規劃中,可考慮建立專職、兼職和民間消防等多種形式的消 防站
。 消防站的選址應在不破壞古建筑群整體格局的前提下,力爭到達火災現場的時間最短,以 利及時控制火災。消防站的規模及內部設施應因地制宜,小型適用,不應追求大而全。 距離最近的消防站接到出動指令后 5 min 內不能到達的古建筑所在區域,應合理設定消防 點。
消防點的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結合消防道路現狀、消防救援裝備配置情況,以 5 min 內 到達起火點為標準選址、布置;優先利用原有建筑及場地設置,建筑面積不宜小于 15 m2 j 嚴 寒、寒冷地區應采取保溫措施;設有明顯標識。
(二)配備實用有效的消防器材 消防車輛的配備,應適合狹窄街道或崎嶇山路通行的需要,宜配備小型消防車或消防摩托 車。 消防器材的配置應減少水漬損失。配置適合撲救古建筑火災的滅火效率高、水漬損失小的 滅火和搶險救援器材,如高壓脈沖水槍、細水霧等。
(三)因地制宜地設置消防供水設施 應充分利用天然水掘。對于無天然水源的古建筑,應建設消防泵房。
在消防車能夠到達的 地方,應修建通向水源地的消防車通道和可靠的取水設施。在消防車無法到達的地方,應設固 定或移動的消防泵取水處。地處山區的古建筑宜利用地形優勢,修建山頂高位消防水池,形成 常高壓消防給水系統。
(四)科學合理地進行消防安全布局 古建筑開發和利用,應選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利用方式,與歷史、文化背景相適 應,與古代使用功能相適應。在保護的基礎上,科學規劃,適度利用。應拆遷危及古建筑安 全的各類危險源和毗連古建筑的易燃棚屋、簡易房和臨時建筑,打通消防通道,留足防火間 距。
二、改善耐火性能,提高耐火等級
古建筑耐火性能差,且很難從根本上加以提高。用現代消防技術,對木質構件、帳慢、 飄帶、|幡幢等裝飾織物進行阻燃處理或用難燃材料替換,是提高古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措 施。
(一)阻燃處理 對可燃構件進行阻燃處理。 直接采用防火涂料進行防火處理,對古建筑柱、梁、柿、攘等 木質構件應在保持原狀的前提下涂刷透明的防火涂料,以降低木材表面的燃燒性能。涂防火涂 料時要求不能改變古建筑的可燃構件及裝飾物等的色彩、質地和尺度c 對吸水性裝飾織物,如窗簾、地毯等棉、麻、毛、絲綢、混紡針織品,可用織物專用型阻 燃液處理,降低其燃燒性能。 電線電纜應采用防火涂料刷涂、噴涂,以達到防火阻燃的要求。
(二)替換可燃構件 對不在保護范圍內的建筑結構可以用耐火極限較高的現代建筑材料來替代。例如原有建筑 內己破舊不堪的木樓板,可以采用耐火性能較高的混凝土現撓樓板來替代。 需要重新制作的吊 頂應為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三、開辟防火隔離帶,打通消防通道
古建筑與周圍相鄰建筑之間,應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16-2014) 罔 U:l足夠 的防火間距。建在森林、郊野的古建筑周圍應開辟寬度 30 - 50 m 的防火隔離帶, .在秋冬季 節清除 30 m 范圍內的雜草、干枯樹枝等可燃物。 規模較大的古建筑,確實無法開辟防火間距 的,應在不破壞原有格局的基礎上.設置防火墻、水幕等防火分隔設施。 古建筑應在不破壞原布局的情況下,開辟消防通道,以便發生火災時消防隊能及時、迅速 趕赴施救。 木結構建筑連片密集區要因地制宜采取設置防火隔離帶、開辟防火間距等措施,以 防"火燒連營"。
四、拆除違章搭建房屋,消除火災隱患
在古建筑外圍,應拆除亂接亂建的可燃、易燃棚屋。對危及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生產 、 儲存 單位和建筑,應強制搬遷和拆除。在古建筑范圍內,禁止搭建臨時可燃、易燃建筑,禁止在殿 堂內使用可燃材料隔斷和堆放可燃材料等。
五、安裝防雷設施
古建筑應嚴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 50057-2010) 設置防雷設施。在不影響 古建筑外部結構的前提下,高大的古建筑物上應視地形地物需要,安裝避雷設施,并在每年雷 雨季之前進行測試維修,保證完好有效。
六、配置消防設施
設置消防設施是提高古建筑防控火災能力的有效措施。古建筑消防設施配置原則上應按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 GB 50016-2014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 GB 50370-2005 )、《自 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 GB 50084-2017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 GB 501162016 )的要求執行。
(一)消火栓系統 古建筑保護區應設有相當數量的消防用水。 在城市有消防管道的地區,要參照有關規定的 要求設置消火栓。 在缺乏水源的地區,要增設消防水缸,修建蓄水池。對供古建筑消防用水的 天然水源,要在適當地點修建可供消防車取水的碼頭。原有的天然水源應妥善維護,保障消防 用水。 古建筑在完善消防給水系統的基礎上,應合理設置消火栓。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重點磚 木、木結構的建筑物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按三級耐火等級民用建筑物消火栓設計流量確定。 消火栓的設置數量、方式和位置應符合方便使用、 有利滅火、便于管理的原則。國家級文物保 護單位的重點磚木或木結構的古建筑,宜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室內消火栓的設置應符合《消 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 GB 50974-2014 )的有關規定。 文物建筑宜采取室內消火栓室外設置,當必須設置在文物建筑內部時,應減少對被保護對 象的明顯影響,有傳統彩畫、壁畫、泥塑等的文物建筑內部,不得設置室內消火栓。
(二)自動滅火系統 古建筑在條件允許時,可采用對保護對象元損壞的自動滅火系統或自動滅火裝置;文物建筑采用自動滅火系統時,優先采用無管網式系統.在有人值守的情況下,啟動裝置應為手動控 制。 快速撲救古建筑初期和局部火災,使滅火后古建筑內各種構件和裝飾物能保持原樣,對保 護古建筑至關重要,這就必須使用適用的滅火劑和滅火系統,避免傳統滅火劑滅火后的二次污 染造成古建筑的破壞。
重要的磚木結構和木結構的古建筑內,宜設置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寒冷地區需防凍或需防誤噴的古建筑宜采用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室外且室外場所具備作 業空間,以及火災危險性較高且能滿足固定消防水炮適用范圍和使用要求的古建筑,可設置固 定消防水炮滅火系統;空間密閉、用作文物庫房,且庫藏文物的古建筑,適宜使用氣體滅火系 統;缺水地區和珍寶庫、藏經樓等重要場所宜采用水噴霧滅火系統和細水霧滅火系統。
(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存在較大火災危險且具備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條件的古建筑宜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形式應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 GB 50116-2013 )選擇,根 據被保護古建筑的特點、自然環境等條件,采用簡單、實用、可靠,且對古建筑影響最小的形 式;對火災形成特征不可預料的場所,可根據模擬試驗的結果選擇火災探測器。 火災探測器的 布置宜采用重點保護與區域監測相結合的方式,突出重點。特別重要的文物建筑或場所應采用 雙重保護。
(四)消防安全標志 古建筑內應設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嚴禁煙火" "禁止吸煙"等消防安全警示標志。
(五)滅火器 滅火器的配置類型、數量及位置應根據滅火有效程度、設置點的環境溫度等因素綜合考 慮,合理選擇。存有大量壁畫、彩繪、泥塑、文字資料等歷史珍品的,應選擇不污損和破壞保 護對象的滅火器。 滅火器的配置應參照《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 GB 50140-2005 )的有 關規定執行。
七、嚴格控制火源和各種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控制火源是一切防火的基礎,也是古建筑防火的基礎。 引發古建筑火災的火源有生活用 火、 施工維修用火、宗教活動用火、電器火花等,應加強防范,嚴格控制各類火源。
(1)禁止在古建筑保護范圍內堆存柴草、木料等易燃、可燃物品 。
( 2 )嚴禁將煤氣、液化石油氣等引人古建筑內 。
(3)禁止在古建筑的主要殿屋設置生產、生活用火。 在廂房、走廊、庭院等處需設置生活 用火時,必須有防火安全措施。
( 4 )古建筑內嚴禁使用鹵鴿燈等高溫照明燈具和電爐等電加熱器具,不準使用熒光燈和大 于 60 W 的白熾燈。 如確需安裝照明燈具和電氣設備,應嚴格執行有關電氣安裝使用的技術規 范和規程。 燈飾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 BI 級,且不得靠近可燃物
。 ( 5 )古建筑內的電氣線路→律采用銅芯絕緣導線,并采用阻燃聚氨乙烯穿管保護或穿金屬 管敷設,不得直接敷設在梁、柱、材等可燃構件上。嚴禁亂拉亂接電線c 配線方式應以一座殿 堂為一個單獨的分支回路,控制開關、熔斷器均應安裝在專用的配電箱內,配電箱設在室外, 嚴禁使用銅絲、鐵絲、鋁絲等代替熔絲。
( 6 )古建筑內燃燈、點燭、燒香等用火,應在室外固定位置,并由專人負責看管。 神佛像前的長明燈應設固定的燈座,燈座應為不燃材料。蠟燭應有固定的燭臺,以防傾倒,發生意 外。香爐應用不燃材料制作。放置香、燭、燈的木制供桌上,應鋪蓋金屬薄板或涂防火材料。 古城鎮、村寨主要是指以木結構或磚木結構為主,保留傳統格局或歷史風貌,能夠集中反 映本地區文化特點、民族特色,建筑集中連片的城鎮和村寨。在治理古城鎮、村有¥火災隱患, 加強古城鎮和村撓火災防控工作,應參照《古城鎮和村寨火災防控技術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 執行。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2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