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4年MBA考試《邏輯》考試共30題,分為邏輯推理。小編為您整理歷年真題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測提升!
1、張教授指出,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分為四級,即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院試在縣府舉行,考中者稱為“生員”;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生員才有資格參加,考中者稱為“舉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于鄉試后第二年在京城禮部舉行,舉人才有資格參加,考中者稱為“貢士”,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在會試當年舉行,由皇帝主持,貢士才有資格參加,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二甲、三甲各若干名,統稱為“進士”,一甲第一名稱為“狀元”。根據張教授的陳述,以下哪項是不可能的()。【邏輯推理】
A.中舉者,不曾中進士
B.中狀元者曾為生員和舉人
C.中會元者,不曾中舉
D.有連中三元者(解元、會元、狀元)
E.未中解元者,不曾中會元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條件可以形式化為:(中)進士(包括第一名狀元)→(中)貢士(包括第一名會員)→(中)舉人(包括第一名解元)→(中)生員。所以,中會員者必然中舉,故C選項不可能真。
2、研究人員將角膜感覺神經斷裂的兔子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他們給實驗組兔子注射了一種從土壤霉菌中提取的化合物。3周后檢查發現,實驗組兔子的角膜感覺神經已經復合,而對照組兔子未注射這種化合物,其角膜感覺神經都沒有復合。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該化合物可以使兔子斷裂的角膜感覺神經復合。以下哪項與上述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的方式最為類似()?!具壿嬐评怼?/p>
A.一個整數或者是偶數,或者是奇數
B.綠色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能茁壯成長,而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下只能緩慢生長。所以,光照有助于綠色植物生長
C.年逾花甲的老王戴上老花鏡可以讀書看報,不戴則視力模糊。所以年齡大的人都要戴老花鏡
D.科學家在北極冰川地區的黃雪中發現了細菌,而該地區的寒冷氣候與木衛的冰冷環境有著驚人的相似。所以木衛可能存在生命
E.昆蟲都有三對足,蜘蛛并非三對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蟲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題干建立因果關系的方式是:有A時有B,無A時無B;所以,A是B的原因。只有B選項是類似結構。注意:C選項沒有建立因果關系,所以不是正確答案。
3、研究人員安排了一次實驗,將100名受試者分為兩組:喝一小杯紅酒的實驗組和不喝酒的對照組。隨后,讓兩組受試者計算某段視頻中籃球隊員相互傳球的次數。結果發現,對照組的受試者都計算準確,而實驗組中只有18%的人計算準確。經測試,實驗組受試者的血液中酒精濃度只有酒駕法定值的一半。由此專家指出,這項研究結果或許應該讓立法者重新界定酒駕法定值。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觀點()?!具壿嬐评怼?/p>
A.酒駕法定值設置過低,可能會把許多未飲酒者界定為酒駕
B.即使血液中酒精濃度只有酒駕法定值的一半,也會影響視力和反應速度
C.只要血液中酒精濃度不超過酒駕法定值,就可以駕車上路
D.即使酒駕法定值設置較高,也不會將少量飲酒的駕車者排除在酒駕范圍之外
E.飲酒過量不僅損害身體健康,而且影響駕車安全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題干實驗說明即使在酒駕法定值以下的飲酒者計算能力受到影響,由此專家認為應提高酒駕法定值。B選項說明飲酒者即使低于酒駕法定值,但由于視力和反應速度受到影響,其駕車也不安全,對論證給予加強。
4、張云、李華、王濤都收到了明年2月初赴北京開會的通知,他們可以選擇乘坐飛機、高鐵與大巴等交通工具到北京,他們對這次進京方式有如下考慮:(1)張云不喜歡坐飛機,如果有李華同行,他就選擇乘坐大巴;(2)李華不計較方式,如果高鐵要比飛機更便宜,他就選擇高鐵;(3)王濤不在乎價格,除非預報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否則選擇乘坐飛機;(4)李華和王濤家相隔很近,如果航班時間合適,他們將同行乘坐飛機。如果上述3人愿望都得到滿足,則可以得出以下哪項()?!具壿嬐评怼?/p>
A.如果李華沒有選擇乘坐高鐵和飛機,則他肯定選擇和張云一起乘坐大巴進京
B.如果王濤和李華乘坐飛機進京,則二月初北京沒有雨雪天氣
C.如果張云和王濤乘坐高鐵,則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
D.如果三人都乘坐飛機,則飛機要比高鐵便宜
E.如果三人都乘坐大巴進京,則預報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三人都乘坐大巴,即王濤沒有乘坐飛機,這樣,根據(3)推出,二月初北京預報有雨雪天氣,即答案選E。其他選項都無法推出:李華不選擇高鐵和飛機,即他選擇大巴,但從李華選擇大巴,不能推出任何結論,所以不能選A;已知條件是“除非預報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氣”,這不等于“北京二月初有雨雪天氣”,所以,B、C不能選;張云不喜歡坐飛機,所以,三人不可能都乘坐飛機,故不能選D。
5、某次討論會共有18名參與者。已知:(1)至少有5名青年教師是女性;(2)至少有6名女教師年過中年;(3)至少有7名女青年是教師。根據上述信息,關于參與人員可以得出以下哪項()?!具壿嬐评怼?/p>
A.有些女青年不是教師
B.有些青年教師不是女性
C.青年教師至少11名
D.女教師至少13名
E.女青年至多11名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由條件(2)和(3)可以得:女教師至少6名中年人,7名年輕人,所以,女教師至少13名。
6、某次討論會共有18名參與者。已知:(1)至少有5名青年教師是女性;(2)至少有6名女教師年過中年;(3)至少有7名女青年是教師。如果上述三句話有兩真一假,那么關于參與人員可以得出以下哪項()。【邏輯推理】
A.女青年都是教師
B.青年教師都是女性
C.青年教師至少5名
D.男教師至多10名
E.女青年至少有7名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1)若假,則(3)必假,由于只有一句為假話,所以,(1)是真話。這樣,至少有5名女性青年教師,所以答案選C。
7、自閉癥會影響社會交往,語言交流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行為。研究人員發現,實驗鼠體內神經連接蛋白的蛋白質如果合成過多,會導致自閉癥。由此他們認為,自閉癥與神經連接蛋白質合成量具有重要關聯。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觀點()?!具壿嬐评怼?/p>
A.生活在群體之中的實驗鼠較之獨處的實驗鼠患自閉癥的比例要小
B.雄性實驗鼠患自閉癥的比例是雌性實驗鼠的5倍
C.抑制神經連接蛋白的蛋白質合成可緩解實驗鼠的自閉癥狀
D.如果將實驗鼠控制蛋白合成的關鍵基因去除,其體內的神經連接蛋白就會增加
E.神經連接蛋白正常的老年實驗鼠患自閉癥的比例很低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題干通過實驗獲得結論“神經連接蛋白合成量越多,越可能患自閉癥”。C選項中減少神經蛋白(無原因),緩解自閉癥(無結果),屬于正面例子加強
8、美國扁桃仁于20世紀70年代出口到我國,當時被誤譯為“美國大杏仁”。這種誤譯導致大多數消費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對此,我國林業專家一再努力澄清,但學界的聲音很難傳達到相關企業和民眾中,因此,必須制定林果的統一標準,這樣才能還相關產品以本來面目。以下哪項是上述論證的假設()?!具壿嬐评怼?/p>
A.美國扁桃仁和中國大杏仁的外形很相似
B.我國相關工業和大眾并不認可我國林果專家意見
C.進口商品名稱的誤譯會擾亂我國企業正常對外貿易
D.長期以來,我國沒有林果的統一標準
E.“美國大杏仁”在中國市場上銷量超過中國杏仁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題干已知條件為“消費者分不清扁桃仁、杏仁”(即“相關產品本來面目不清晰”),結論是“相關產品本來面目清晰—制定林果統一標準”。作為假設,后假推前假,補充“沒有制定林果統一標準”,即D選項。
9、人類經歷了上百萬年的自然進化,產生了直覺、多層次抽象等獨特智能。盡管現代計算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但這一能力還需要人類指導,完全的自我學習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因此,計算機要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智能水平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項最可能是上述論證的假設()。【邏輯推理】
A.計算機可以形成自然進化能力
B.計算機很難真正懂得人類的語言,更不可能理解人類的感情
C.理解人類復雜的社會關系需要自我學習能力
D.計算機如果具備完全的自我的學習能力,就能形成直覺、多層次抽象等獨特智能
E.直覺、多層次抽象等這些人類的獨特智能無法通過學習獲得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題干論述的結論是“計算機不能達到甚至超過人類智能”,已有前提是“人類具有直覺、多層次抽象等獨特智能,而計算機能夠學習”,所以,人類直覺、多層次抽象等獨特智能是不能通過學習獲得的,這就是上述論證的假設。
10、某市推出一項月度社會公益活動,市民報名踴躍。由于活動規模有限,主辦方決定通過搖號抽簽方式選擇參與者。第一個月中簽率為1:20,隨后連創新低,到下半年的十月份已達1:70,大多數市民屢搖不中。但從今年7月到10月,“李祥”這個名字連續四個月中簽,不少市民據此認為有人作弊,并對主辦方提出質疑。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消除市民質疑的是()?!具壿嬐评怼?/p>
A.已經中簽的申請者中,叫“張磊”的有7人
B.曾有一段時間,家長給孩子取名不回避重名
C.在報名市民中,名叫“李祥”的近300人
D.搖號抽簽全過程是在有關部門監督下進行的
E.在搖號系統中,每一位申請人都被隨機賦予了一個不重復的編碼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要削弱“李祥連續四個月中簽的原因是由于作弊”,參與抽簽的人中,叫“李祥”這個名字的人多,是“李祥連續四個月中簽”的合理解釋,這種解釋對“作弊”起到了他因削弱的作用。注意:E選項屬于干擾選項,搖號系統在抽簽程序上給予不重復的編碼,這僅僅說明了抽簽的程序規定,這與“是否存在作弊”無關。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