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2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考試共題,分為。小編為您整理歷年真題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測提升!
1、某物業公司組織工人進入下水道和化糞池進行疏通作業時,由于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導致多人中毒死亡。此類場所最常見的,可導致人員中毒的有害物質是()?!締芜x題】
A.硫化氫
B.一氧化碳
C.放射性物質
D.二氧化碳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下水道和化糞池常存積有硫化氫。
2、某市為了科學準確地分析本市的安全生產狀況,組織各生產經營單位開展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統計指標包括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下列生產安全事故統計指標中,屬于相對指標的有()。【多選題】
A.千人死亡率
B.損失工作日
C.百萬工時死亡率
D.百萬噸死亡率
E.億客公里死亡率
正確答案:A、C、D、E
答案解析:B選項屬于絕對指標。
3、安全預評價是以()作為研究對象來進行安全評價的。【單選題】
A.在建項目
B.現有已建成的項目
C.擬建建設項目
D.與擬建項目相類似的建設項目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安全預評價是以擬建建設項目作為研究對象來進行安全評價的。
4、為了保證企業組織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業根據甲、乙、丙三位職工的從業經驗和能力等綜合因素分析,對三位職工崗位進行了重新調整,這種調整,符合安全生產管理原理的()?!締芜x題】
A.整分合原則
B.能級原則
C.3E原則
D.激勵原則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能級原則是現代管理認為,單位和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順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級,就像原子中電子的能級一樣。在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5、某省2003年度發生不期望的機械事件共計6600起,依據海因里希法則判斷,該省在2003年度可能發生機械傷害的輕傷事故數是()起?!締芜x題】
A.20
B.580
C.1060
D.600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依據海因里希法則,在機械事故中,傷亡、輕傷、不安全行為的比例為1:29:300,也就是發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產生人員傷害,29件造成人員輕傷,1件導致重傷或死亡,題目中為6600起,輕傷事故為580起。
6、下列不屬于監督管理的基本特征的是()。【單選題】
A.權威性
B.強制性
C.任意性
D.普遍約束性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監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有權威性、強制性和普遍約束性。
7、根據安全評價程序,在()的基礎上,劃分評價單元?!締芜x題】
A.前期準備
B.辨識和分析危險、有害因素
C.定性、定量評價
D.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根據安全評價程序,在辨識和分析危險、有害因素的基礎上,劃分評價單元。
8、我國對從事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修理、維護保養、改造的單位實施資質許可,并對部分產品出廠實施安全性能監督檢驗,對在用的特種設備實施定期檢驗和注冊登記。上述要求屬于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方式中的()?!締芜x題】
A.設備準用和監督檢查制度
B.市場準入和監督檢查制度
C.市場準入和設備準用制度
D.行政許可和監督檢查制度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方式主要有行政許可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和事故應對和調查處理。行政許可制度是對特種設備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和設備準用制度。市場準入制度主要是對從事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修理、維護保養、改造的單位實施資格許可,并對部分產品出廠實施安全性能監督檢驗。監督檢查的目的是預防事故的發生,其實現手段:一是通過檢驗發現特種設備在設計、制造、安裝、維修、改造中的影響產品安全性能的質量問題;二是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用行政執法的手段糾正違法違規行為;三是通過廣泛宣傳,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和法規意識;四是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加大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五是加強日常工作的監察。
9、2005年7月22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1號令發布的《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中將勞動防護用品分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和()兩大類?!締芜x題】
A.普通勞動防護用品
B.專業勞動防護用品
C.特殊勞動防護用品
D.一般勞動防護用品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2005年7月22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1號令發布的《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中將勞動防護用品分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和一般勞動防護用品兩大類。
10、根據《職業病報告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監督機構應于每季度后的()日內,將本地區上季度的《職業病季報表》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研究所。【單選題】
A.20
B.30
C.40
D.6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根據《職業病報告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監督機構應于每季度后的20日內,將本地區上季度的《職業病季報表》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研究所。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2022-04-08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