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師
報考指南考試報名準考證打印成績查詢考試題庫

重置密碼成功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注冊成功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久热久热草在线视频,亚洲欧美伊人成综合小说,北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伊人色综网一本道

2024年(全國)結構工程師
涵蓋結構工程師報考時間、報名流程、考試報名官網入口、考試介紹等信息
2024年
  • 報名

    (8月份開始)

    1
  • 準考證

    (考前一周)

    2
  • 考試

    (11月5、6日)

    3
  • 成績查詢

    (考后2-3個月)

    4
  • 合格證書

    (以當地公告為準)

    5

注冊結構工程師分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和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依法登記注冊,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結構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和注冊證書,從事房屋結構、橋梁結構及塔架結構等工程設計及相關業務的專業技術人員。

19979月,建設部、人事部下發了《建設部、人事部關于印發〈注冊結構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的通知》(建設辦〔1999222號),決定在我國實行注冊結構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并成立了全國注冊結構工程師管理委員會??荚嚬ぷ饔山ㄔO部、人事部共同負責,日常工作委托全國注冊結構工程師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承擔,具體考務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組織實施。

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9月下旬。原則上只在省會城市設立考點。


適用于從事房屋結構、橋梁結構及塔架結構等工程設計及相關專業的專業技術人員

1、基礎考試具備下列條件人員

類別

專業名稱

學位或學歷

職業實踐最少時間

結構工程

工學碩士或研究生畢業及以上學位

評估通過并在合格有效期內的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

建筑工程(不含巖土工程)

未通過評估的工學學士學位

??飘厴I

1年

建筑工程的巖土工程

交通土建工程

工學碩士或研究生畢業及以上學位

礦井建設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工學學士或本科畢業

相近專業

海岸與海洋工程

農業建筑與環境工程

建筑學

專科畢業

1年

工程力學

其它工科專業

工學學士或本科畢業及以上學位

1年

2、1971年(含1971年)以后畢業,不具備規定學歷的人員,從事建筑工程設計工作累計15年以上,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也可申報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考試專業科目的考試:

(1)作為專業負責人或主要設計人,完成建筑工程分類標準三級以上項目4項(全過程設計),其中二級以上項目不少于1項。

類別

專業名稱

學歷或學位

Ⅰ類人員

Ⅱ類人員

職業實踐最少時間

職業實踐最少時間

本專業

結構工程

工學碩士或研究生畢業及以上學位

4年

6年

建筑工程

(不含巖土工程)

評估通過并在合格有效期內的工學學士學位

4年

未通過評估的工學學士學位或本科畢業

5年

8年

專科畢業

6年

9年

相近專業

建筑工程的巖土工程

交通土建工程

礦井建設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農業建筑與環境工程

海岸與海洋工程

建筑學

工程力學

工學碩士或研究生畢業及以上學位

5年

8年

工學學士或本科畢業

6年

9年

??飘厴I

7年

10年

其它工科專業

工學學士或本科

畢業及以上學位

8年

12年

注:表中“Ⅰ類人員”指基礎考試已經通過,繼續申報專業考試的人員:“Ⅱ類人員”指按建設部、人事部司發文《關于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考核認定和1997年資格報考工作有關問題的說明》[(97)建設注字第46號]文件規定,符合免基礎考試條件,只參加專業考試的人員。免考范圍不再擴大,該類人員可一直參加專業考試,直至通過為止。

2、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專業大學本科、??飘厴I的人員。

3、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或相近專業中專及以上學歷畢業,從事結構設計工作累計10年以上的人員。

4、1970年(含1970年)以前參加工作,不具備規定學歷要求,從事結構設計工作累計15年以上的人員。

二級結構工程師

類別

專業名稱

學歷或學位

職業實踐最少時間

本專業

工業與民用建筑

本科以上學歷

2年

建筑工程

普通大專畢業

3年

土木工程 [2]

成人大專畢業

4年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普通中專畢業

6年

橋梁與隧道工程

成人中專畢業

7年

相近專業

土木工程(非建筑工程方向)

本科以上學歷

4年

交通土建工程

普通大專畢業

6年

礦井建設

成人大專畢業

7年

水電水利電建筑工程

普通中專畢業

9年

港口航道與治河工程

成人中專畢業

10年

海岸與海洋工程

農業建筑與環境工程

建筑學

工程力學

建筑設計技術

村鎮建設

公路與橋梁

城市地下鐵道

鐵道工程

鐵道橋梁與隧道

小型土木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

水利工程

港口與航道工程

不具備規定學歷

從事結構設計工作滿 13年以上,且作為項目負責人或專業負責人,完成過三級(或中型工業建筑項目)不少于二項

13年

(四)上述報考條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是指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正規學歷或學位。以上報考條件僅供參考,以當次報考文件為準。

(五)經國務院有關部門同意,獲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就業的外籍人員及港、澳、臺地區的專業人員,符合《注冊結構工程師 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 注冊結構工程師 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規定,也可按規定程序申請參加考試。

(一)報名時間:結構工程師考試報名工作由各地官方報名部門組織安排,具體時間參考當地官方網站發的報名公告。

(二)報名方式和地點:一般采用網上和現場報名兩種方式,地點在各地人事考試中心。

一、用戶注冊

首次使用全國統一網報平臺的報考人員應該先進行用戶注冊,注冊完成后才能進行后續的照片上傳、報名等操作,注冊操作步驟如下:

進入報名登錄頁面,點擊“注冊”按鈕,進入報名協議瀏覽界面,報考人員應認真閱讀并確認能夠遵守報名協議后,點擊“接受”按鈕,進入注冊須知界面,閱讀注冊須知后點擊“下一步”按鈕,進入注冊信息錄入界面,報考人員按照右側顯示錄入說明進行數據錄入,完成后輸入驗證碼,點擊“提交”按鈕完成注冊。

注冊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本系統不允許相同身份證號和姓名多次注冊。為了您的利益,請務必使用二代身份證進行注冊。

2、姓名之間不得有空格,如遇生僻字,點擊姓名輸入框右側的如何輸入生僻字鏈接,參考相關方法輸入生僻字。

3、密碼最好采用字母數字結合方式,長度不小于6位,提高安全等級。

4、在需要聯系時,考試機構將會通過郵箱或手機與您聯系,請務必填寫本人真實、有效的手機號碼和郵箱地址。

5、請妥善保管好您的用戶名和密碼,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二、上傳照片

完成注冊后重新登錄系統,按照系統提示上傳報考人員照片,在上傳照片前,須在中國人事考試網(www.cpta.com.cn)或當地人事考試網站下載照片審核處理工具,對報名所需照片進行審核處理,通過審核處理后保存照片文件,將該照片文件上傳即可。

注:報考人員提供源照片應為標準證件照,JPGJPEG格式,大于30K,紅、藍或白色背景,像素大于300*215,照片清晰。照片審核工具操作方法詳見工具壓縮包中的readme.doc文件。

三、考試報名

(一)填寫信息

1、登錄報名系統,選擇所報的考試名稱,進入網上報名界面。選擇省()后,提示欄中將顯示報考人員姓名、報考考試名稱、報考地區、考生類型(首次報考和非首次報考)、審核方式和繳費方式。

2、報考人員在閱讀報考須知和報考人員承諾書并確認后,進入報考信息錄入界面,依次選擇考試所在地()、審核點、報考級別和報考專業后,系統自動顯示所報級別和專業對應的科目名稱,前面帶“√”標識的(成績有效期為一年的無需手工選擇),代表已選擇的報考科目。報考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及郵箱信息自動從注冊信息引入,報考人員可填寫其它報名信息。其中帶“*”的信息為必填項。填寫完成后,輸入驗證碼,點擊“保存”按鈕。

3、對報考成績有效期大于1年的考試,在錄入或修改報名信息時,如報考考生在成績有效期內有已經通過的科目,將在科目名稱后面顯示其通過時間。

4、報名期間報考人員未確認報名信息前,可以點擊考試狀態流程中的“信息維護”對報名信息進行修改。

(二)確認報名

報考人員點擊“報名信息確認”,表示報考人員確認提交的報名信息完整準確。報名信息一經確認后,報考人員將無法再次修改報名信息。所以報考人員應格外仔細檢查錄入的信息。

(三)資格審查

1、對于考前進行資格審查的地區,報考人員確認報名信息后,打印報名登記表,按照當地人事考試機構規定的審核程序、地點和時間進行資格審查。

2、對于報考初審、考后復核的地區,考前不用到現場進行資格審查。在考試結束后,按當地人事考試機構相關規定進行資格復核。

3、資格審核通過后,報名平臺將向報考人員手機推送短信,告知資格審查通過,進行下一步操作等信息。

(四)支付費用

通過資格審核后,報考人員可按當地人事考試機構規定的繳費方式,到指定地點現場繳費或通過網上支付平臺進行支付,費用支付完成后報名工作結束。

注:對報名初審考后復核的地區,報考人員在確認報名信息后即可支付考試費用。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費用各地有所不同,具體考試費用參見各地官方考務公告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考試科目:?1.基礎考試() ;2.基礎考試() ;3.專業考試()4.專業考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考試:?1.專業考試() ;2.專業考試()
結構工程師準考證打印時間一般是在考前一周左右進行,具體準考證打印時間要按照各地發布的注冊結構工程師考務通知進行。報名成功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登陸報名官網及時進行下載打印準考證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一般是在中國人事考試網進行,考生自行登陸中國人事考試網(www.cpta.com.cn)或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服務平臺網(zg.cpta.com.cn)下載打印準考證。

1.確定準考證打印時間、打印官網

2.在規定時間內登陸準考證打印網站

3.找一臺能夠上網打印的電腦,點擊下載打印準考證即可


2020年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時間是20201017、18日。

全國統一考試,各省都有考點,具體關注當地中國人事網公告。

全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大綱

一、總則

1.1 了解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結構極限狀態設計方法的基本概念。

1.2 熟悉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和高聳結構的技術經濟。

1.3 掌握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和高聳結構的荷載分類和組合及常用結構的靜力計算方法。

1.4 熟悉鋼、木、混凝土及砌體等結構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材料的質量要求和基本檢查、實驗方法;掌握材料的選用和設計指標取值。

1.5 了解建筑結構、橋梁結構及高聳結構的施工技術。

1.6 熟悉防火、防腐蝕和防蟲的基本要求。

1.7 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質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施工質量標準。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

2.1 掌握各種常用結構體系的布置原則和設計方法。

2.2 掌握基本受力構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壓及受沖切承載力的計算;了解疲勞強度的驗算;掌握構件裂縫和撓度的驗算。

2.3 掌握基本構件截面型式、尺寸的選定原則及構造規定。

2.4 掌握現澆和裝配構件的連接構造及節點配筋形式。

2.5 掌握預應力構件設計的基本方法;了解預應力構件施工的基本知識。

2.6 掌握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計算要點及構造措施。

2.7 了解對預制構件的制作、檢驗、運輸和安裝等方面的要求。

三、鋼結構

3.1 掌握鋼結構體系的布置原則和主要構造。

3.2 掌握受彎構件的強度及其整體和局部穩定計算;掌握軸心受力構件和拉彎、壓彎構件的計算。

3.3 掌握構件的連接計算、構造要求及其連接材料的選用。

3.4 熟悉鋼與混凝土組合梁、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的特點及其設計原理。

3.5 掌握鋼結構的疲勞計算及其構造要求。

3.6 熟悉塑性設計的適用范圍和計算方法。

3.7 熟悉鋼結構的防銹、隔熱和防火措施。

3.8 了解對鋼結構的制作、焊接、運輸和安裝方面的要求。

四、砌體結構與木結構

4.1 掌握無筋砌體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4.2 掌握墻梁、挑梁及過梁的設計方法。

4.3 掌握配筋磚砌體的設計方法。

4.4 掌握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方法。

4.5 掌握底層框架磚房的設計方法。

4.6 掌握砌體結構的構造要求和抗震構造措施。

4.7 熟悉常用木結構的構件、連接計算和構造要求。

4.8 了解木結構設計對施工的質量要求。

五、地基與基礎

5.1 了解工程地質勘察的基本方法。

5.2 熟悉地基土(巖)的物理性質和工程分類。

5.3 熟悉地基和基礎的設計原則和要求。

5.4 掌握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地基的變形特征和計算方法。

5.5 掌握軟弱地基的加固處理技術和設計方法。

5.6 掌握建筑淺基礎及深基礎的設計選型、計算方法和構造要求。

5.7 掌握土坡穩定分析及擋土墻的設計方法。

5.8 熟悉地基抗液化的設計方法及技術措施。

5.9 了解各類軟土地基加固處理和樁基的一般施工方法和要求。

六、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及橫向作用

6.1 了解豎向荷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對高層建筑結構和高聳結構的影響;掌握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取值標準和計算方法;掌握荷載效應的組合方法。

6.2 掌握常用高層建筑結構(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和筒體等)的受力性能及適用范圍。

6.3 熟悉概念設計的內容及原則,并能運用于高層建筑結構的體系選擇、結構布置和抗風、抗震設計,掌握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基本方法。

6.4 熟悉高層建筑結構的內力與位移的計算原理;掌握常用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截面設計方法和構造措施;熟悉鋼結構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方法。

6.5 熟悉高聳結構的選型要求、荷載計算、設計原理和主要構造。

6.6 掌握結構抗連續倒塌基本要求。

七、橋梁結構

7.1 熟悉常用橋梁結構總體布置原則,并能根據工程條件,合理比選橋梁結構及其基礎型式。

7.2 掌握常用橋梁結構體系的設計方法。

7.3 熟悉橋梁結構抗震設計方法及其抗震構造措施。

7.4 熟悉各種橋梁基礎的受力特點。

7.5 掌握橋梁基本受力構件的設計方法。

7.6 掌握常用橋梁的構造特點和設計要求。

7.7 了解橋梁常用的施工方法。

提示:全國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以考試所用的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為依據,試題不會超出所列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的范圍??忌鷳⒁獯缶V的基本要求,同時要注意對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規定的全面完整的理解與應用。

全國二級結構工程師考試考試大綱

一、總則

1.1 了解結構極限狀態設計原理。

1.2 了解建筑結構的經濟比選知識。

1.3 掌握建筑結構及一般高聳結構的荷載分類和組合及常用結構的靜力計算方法。

1.4 了解鋼、木、混凝土及砌體等結構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重要材料的質量要求和基本檢查、實驗方法;掌握材料的選用和設計指標取值。

1.5 了解建筑結構的基本施工知識。

1.6 了解建筑防火、防腐蝕和防蟲的基本知識。

1.7 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質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施工質量標準。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

2.1 掌握各種常用建筑結構體系的布置原則和設計方法。

2.2 掌握基本受力構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壓及受沖切承載力的計算;了解構件的裂縫、撓度和疲勞強度的驗算。

2.3 掌握基本構件截面型式、尺寸的選定原則及構造規定。

2.4 掌握現澆和裝配構件的連接構造及節點配筋形式。

2.5 了解預應力構件設計的基本方法及其施工的基本知識。

2.6 掌握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計算要點及構造措施。

2.7 了解對預制構件的制作、檢驗、運輸和安裝等方面的要求。

三、鋼結構

3.1 熟悉鋼結構布置原則、構件選型和主要構造。

3.2 掌握受彎構件的強度及其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計算。

3.3 熟悉軸心受力和拉彎、壓彎構件的計算。

3.4 掌握構件的連接計算及其構造要求。

3.5 了解鋼結構的制作、運輸和安裝方面的要求。

3.6 了解鋼結構的防銹、隔熱和防火措施。

四、砌體結構與木結構

4.1 掌握無筋砌體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4.2 掌握墻梁、挑梁及過梁的設計方法。

4.3 掌握配筋磚砌體的設計方法。

4.4 掌握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方法。

4.5 掌握底層框架磚房的設計方法。

4.6 掌握砌體結構的構造要求和抗震構造措施。

4.7 熟悉常用木結構的構件、連接計算和構造要求。

4.8 了解木結構設計對施工的質量要求。

五、地基與基礎

5.1 了解工程地質勘察的基本方法。

5.2 熟悉地基土(巖)的物理性質和工程分類。

5.3 熟悉地基、基礎的設計原則和要求。

5.4 掌握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地基的變形特征和計算方法。

5.5 掌握軟弱地基土的加固處理技術和設計方法。

5.6 掌握建筑淺基礎及樁基礎的計算方法和構造要求。

5.7 了解邊坡穩定分析及擋土墻的設計方法。

5.8 了解地基抗液化的技術措施;了解各類軟弱地基加固處理及樁基礎的一般施工方法和要求。

六、高層建筑結構、高聳結構及橫向作用

6.1 了解豎向荷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對高層建筑結構和高聳結構的影響;掌握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取值標準計算方法;掌握荷載效應的組合方法。

6.2 掌握常用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框架、剪力墻和框架-剪力墻)的受力性能及適用范圍。

6.3 了解概念設計的內容及原則,并能運用于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了解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基本方法,了解結構抗連續倒塌基本要求。

6.4 了解高層建筑結構的內力與位移的計算原理;掌握常用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截面設計方法與構造措施。

6.5 了解水塔、煙囪等一般高聳結構的選型要求、荷載計算、設計原理和主要構造。

提示:全國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以考試所用的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為依據,試題不會超出所列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的范圍??忌鷳⒁獯缶V的基本要求,同時要注意對規范(包括標準和規程等)規定的全面完整的理解與應用。

?

全國一級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所使用的規范、標準、規程

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2001

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

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

7.《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02

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9.《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

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

12.《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JGJ 149-2006

13.《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JGJ 138-2001

1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15.《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 50018-2002

16.《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JGJ 99-98

17.《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 7-2010

18.《鋼結構焊接規范》GB 50661-2011

19.《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技術規程》JGJ 82-2011

20.《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2001

2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

22.《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3-2011

23.《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2003

24.《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6-2012

25.《煙囪設計規范》GB 50051-2013

26.《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

27.《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

28.《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

29.《城市橋梁設計規范》CJJ 11-2011

30.《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

31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

32.《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3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

全國二級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所使用的規范、標準、規程

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2001

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8

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

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8.《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

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1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

11.《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JGJ 149-2006

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13.《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2001

14.《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

15.《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3-2011

16.《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2003

17.《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6-2012

18.《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

19.《煙囪設計規范》GB 50051-2013

結構工程師考試題型(僅供參考):

考試級別

考試科目

考試時間

題型

滿分

一級注冊結構師

基礎考試

4小時

客觀題

240 分

專業考試

4小時

主、客觀相結合

80分

二級注冊結構師

專業考試

4小時

主、客觀相結合

80 分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工作一般在考后23個月開始?

注冊結構工程師成績查詢官網是中國人事考試網,考生在成績查詢時間考試后登陸中國人事考試網點擊“成績查詢”進行查分。

結構工程師考試合格標準:

一、基礎考試

注冊工程師(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的基礎考試合格標準為132(試卷滿分均為240)。

二、專業考試

(一)注冊結構工程師(含一級、二級)專業考試合格標準均為48(試卷滿分80)。

(二)注冊工程師(除一級、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考試 的專業知識科目合格標準均為120(試卷滿分均為200),專業案例科目合格標準均為60(試卷滿分均為100)。

國家下發證書后,省人事考試網發布證書領取通知??荚嚭细袢藛T證書領取辦法為:考生持本人身份證原件、資格審核網上上傳的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專業工作年限證明》或《應屆畢業生證明》原件領取證書,其中證明材料原件由考試機構留存,有關證書原件審后退回。

參加一、二級注冊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的人員,須在1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

證書辦理時間各地有所不同,成績公布后,在規定的年限內全部考試科目成績合格人員登錄當地人事考試網查看資格考試合格人員辦證時間,按要求攜帶考務文件中報考條件規定的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年限單位證明及符合條件的相關證件(原件)等材料,前往指定地點審核、辦理資格證書。

初始注冊

初始注冊者,可自資格證書簽發之日起3年內提出申請。逾期未申請者,須符合本專業繼續教育的要求后方可申請初始注冊。初始注冊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1、注冊師注冊申請表(12);

2、注冊師申請在此設計單位首次注冊的證明(如用計算機打印需由注冊師本人簽字)。

3、申請人的執業資格考試合格證明件;

4、聘用單位出具的受聘人的聘用合同復印件(至申請注冊時聘期不得少于1年,且合同中應有本人簽字);

5、聘用單位出具的受聘人職業道德證明,該證明材料由申請人自提出申請之日前最后一個服務期滿2年以上的設計單位或允許其執業的其他機構出具方為有效;

6、聘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副本)復印件;

7、縣級或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能堅持正常工作的體檢證明(3個月內體檢有效);

8、取得資格后調往其他單位并申請注冊時,應提供工作關系調動或辭職的證明文件;

9、大專院校設計單位人員申請注冊時,應出具申請人是在職教師或設計單位在編人員的證明文件;若為在職教師,還應按 “高等學校()在職教師注冊須知”中規定,出具相應的證明材料。

規劃委員會負責注冊結構工程師的注冊工作,注冊有效期為2年,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注冊的,應按有關規定辦理注冊手續
基礎的一級結構工程師通過率大概為30%左右,專業考試一級結構工程師通過率則為10%左右

專業考試各科題量、分值參考值

鋼筋混凝土結構15 道題

鋼結構14 道題

砌體結構與木結構14 道題

地基與基礎14 道題

高層建筑、高聳結構與橫向作用15 道題

橋梁結構8 道題

以上各科均為必答題。

平均每題1 分,滿分80


第一,在跟著教材學習的同時,一定要將歷年真題做三遍以上。第一遍做題,邊看答案邊做,根據題經典例題深入了解知識點,要有發散思維,講師在上課的時候會對真題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也會對知識點進行發散,發散的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很可能就是17年考試中會出現的,這個對真題的研究還是很重要的,并不是說會做這個題目就行了,一定要把相關知識點都復習一下。

第二遍時就要給自己規定時間了,嚴格按照考試時間來計算。自己要嚴格按照答案打分。做下來的成績可能依然不及格居多。錯題反復擬練。這輪過后,對規范的理解透徹了很多。進步也會很大。

做第三遍真題,追求速度。7小時完成,得分要保證在60分以上!

第二,很多同學的分數一直徘徊在40幾分左右,就像是遇到瓶頸一樣,怎么也提高不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對癥下藥了:

①分數不高普遍是做題速度慢了,一定要提高做題速度,對于每年高頻考點,尤其混凝土拉壓彎剪扭計算,不僅熟悉每種考法的變化,熟練如受壓鋼筋不屈服時的處理方式等考點,常用公式最好直接背過,減小翻規范時間,砌體結構復習要無死角,各個知識點都要熟練,參數取值范圍,常見陷阱等了然于胸。特別是考前幾天,一定要堅持做題,這樣考試時才會有“手感”。

②得分不高尤其是高層正確率低,我們的復習建議是結合實際項目深入理解規范,只有真正理解透徹,才能做好高層題目;另外橋梁一般難度不大,要抓住簡單題目,要保證做的每一道題都做對,拿到分數。

第三,要對考試用書充分的了解??荚囉脮菄栏癜凑战Y構工程師考試大綱編寫的,是考生學習、備考的依據。考試用書按照大綱,依章、節、目、條的順序編寫,在每一目的名稱前面,標以“掌握”、”熟悉”或“了解”,表明其重要程度。“掌握”的內容約占總內容的70%,“熟悉”的內容約占總內容的20%,“了解”的內容約占總內容的10%。當然,考試命題多少的順序依次是掌握、熟悉、了解。所以,考生要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考試占比程度,來合理的分配每個章節知識點的學習時間,重難點要多花時間側重學習。

同時也要聯系實際學習,減少記憶的知識點??荚嚨闹R點通??煞譃橄旅嫒悾?span>

l、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且在工作中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與教材中的知識點―致。就是說這部分知識已經被掌握了。

2、平時工作中經常接觸的問題,且在工作中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與教材中的知識點不一致。即這部分知識未被自己所掌握。自己對這種知識點感覺很懵,不知道有沒有掌握。

3、平時工作中沒有接觸過的問題,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問題。

上面說的三類知識點,前面兩類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去記憶,只要結合實際去理解掌握就可以了,第三類一定要重點記憶,能夠理解到是最好的

1)答案選擇技巧:表示絕對含義的詞語所在的選項通常為錯誤選項,比如“一定”、“完全”、“所有”等;表示相對意義的詞語所在的選項一般為正確選項,比如“一般”、“通?!?、“往往”、“可能”、“可以”等;尋找題干和選項重復的關鍵詞,一般就是正確答案。

2)不糾纏難題。遇到難題,可以在草稿紙是做好記號,不要糾纏,最后有時間再解決。原因是單題分值小,題量大。

3)不漏答題。即使有難題、感覺拿不準的題,盡量都要給出一個答案。原因是都答了,至少有選對的概率。

4)根據常識答題。考生工作任務重,學習時間緊張,可以根據平時對證券從業知識和工作規則的了解進行答題。

5)相信第一印象。考生遇到拿不準答案的題,應當根據第一印象作答,不要輕易修改答案,除非自己有十足的把握


在注冊有效期內,注冊工程師變更執業單位,應與原聘用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并按規定程序辦理變更注冊手續,變更注冊后仍延續原注冊有效期。

變更注冊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1、注冊師變更注冊申請表(12份);

2、注冊師申請變更至新設計單位注冊的證明(如用計算機打印需由注冊師本人簽字)。

3、聘用單位出具的受聘人員的聘用合同復印件(至變更注冊時聘期不得少于1年,且合同中應有本人簽字);

4、原聘用單位出具的與申請人解除聘用合同的證明及同意其調動(離退休人員的外聘)證明;

5、原聘用單位出具的申請人申請變更注冊前2年內的職業道德證明;

6、申請人變更注冊前的執業印章;

7、新聘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副本)復印件;

8、繼續注冊時要求變更時,需同時提供參加繼續教育證明和體檢證明。

辦理程序

A、跨?。ú块T)變更注冊程序:

1)申請人按照變更注冊要求提交申報材料;

2)申請人將有關材料(含申請人的執業專用章)報送省注冊地方管理委員會;

3)省注冊地方管理委員會審查材料符合變更條件后,將變更注冊人員材料返還申請人。

B:省內變更注冊程序:

1)申請人按照變更注冊要求提交申報材料;

2)將有關材料報送新聘用單位所在建設局主管部門;

3)各地建設局主管部門審核、備案后,將申報材料報省管理委員會(結構)辦公室;

4)省管理委員會(結構)辦公室審查同意簽字蓋章后,將變更注冊材料報送全國管委會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