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考友們,隨著時間流逝,我們漸漸地迎來了的2021年中藥學職稱考試,相信大家都在制定自己的備考計劃,那小伙伴們知道考試的相關知識點嗎?為了讓大家更好了解相關專業的考試知識點,下面就隨幫考網一起來看看吧!
(三)脾病的辨證與鑒別要點
1.脾氣虛
【臨床表現】
納少,腹脹,飯后尤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無華,形體消瘦,或浮腫,舌淡苔白,脈緩弱。
2.脾氣下陷
【臨床表現】
脘腹重墜作脹,便意頻數,或久泄不止,或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或小便如米泔。伴見納少,少氣乏力,肢體倦怠,聲低懶言,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弱。
3.脾不統血
【臨床表現】
便血,尿血,崩漏,或月經量多,或皮下出血。伴見納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脈細弱。
4.脾陽虛
【臨床表現】
腹脹納少,腹痛喜溫喜按,大便稀溏,畏寒肢冷,面白無華,或肢體困倦,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或白帶量多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脾氣虛、脾氣下陷、脾不統血、脾陽虛的鑒別:
相同點不同點
脾氣虛脾氣虛證為基本證候以納呆、腹脹為主癥
脾陽虛有腹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浮腫等虛寒特征
脾氣下陷兼有內臟下垂、頭暈目眩、久泄久痢、下墜等氣陷特征
脾不統血以出血為主癥
5.脾陰虛證
【臨床表現】
不饑不食,涎少,腹脹,消瘦,伴見五心煩熱,口唇干燥,大便秘結,小便短少,倦怠乏力,舌紅無苔或光剝,脈細數。
6.寒濕困脾
【臨床表現】
脘腹脹滿疼痛,納呆,惡心,嘔吐,大便溏泄,肢體困重,或浮腫,小便不利;面目肌膚發黃,色澤晦暗如煙熏,舌體胖苔白膩,脈濡緩。
7.脾胃濕熱證
【臨床表現】
脘腹脹滿,肢體困倦,尿少色黃,大便溏泄不爽,納少厭食,惡心嘔吐,或面目肌膚發黃,色澤鮮明如橘子色,皮膚發癢;或身熱起伏,汗出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脾胃濕熱證和寒濕困脾證的鑒別:
相同點不同點
脾胃濕熱證都屬中焦的實性證候,都具有濕盛的特征為熱性證候,可見身熱、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等熱象特征
寒濕困脾證以濕盛為主,可見舌胖苔白膩、脈濡緩等。
以上就是本次幫考網給大家帶來的關于2021年中藥學職稱考試的學習方法,不知道能不能夠幫助大家呢?幫考網衷心的祝愿大家考試順利!
中藥學職稱考試證書由誰頒發?:中藥學職稱考試證書由誰頒發?資格考試并成績合格者,由人事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制,人事部、衛生部用印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中藥學職稱考試怎樣進行成績管理?:中藥學職稱考試怎樣進行成績管理?各科目成績實行兩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同一專業4個科目的考試,可取得該專業資格證書。對不同專業之間各科目的考試合格成績,不得作為同一專業合并計算。
中藥學職稱考試題型是怎樣的?:中藥學職稱考試題型是怎樣的?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4個科目采用人機對話方式進行”各專業每科目考試時間均為90分鐘;考試增加X題型;考試題型共為A1、X、B1三個題型。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