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時間匆匆,2020年中藥學職稱考試即將開始,相信各位考生也在如火如荼的備考復習,今日幫考網為大家分享的是:天臺烏藥散的組方原理及加減化裁具體是什么?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圣濟總錄》。
【組成】天臺烏藥(12g)、木香(6g)、小茴香(6g)、青皮(6g)、高良姜(9g)各半兩,檳榔二個(9g),川楝子十個(12g),巴豆七十粒 (12g)。
【用法】上八味,先將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麩炒黑,去巴豆及麩皮不用,合余藥共研為末,和勻,每服一錢(3g)溫酒送下。
【功用】 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睪丸而痛,偏墜腫脹。或少腹疼痛,苔白,脈弦。
【方解】越鞠丸所治郁證系由肝脾氣機郁滯,以致氣、血、痰、火、食、濕等相因成郁。人以氣為本,氣和則病無由生。若喜怒無常,憂思過度,或飲食失節,寒溫不適等因素,均可引起氣機郁滯。氣滯則肝氣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氣滯,升降失常,運化不行,故見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吞酸嘔吐,飲食不消等癥。肝郁氣滯,氣滯則血行不暢,或郁久化火。脾運失司,聚濕生痰,或食滯不化。故氣、血、火三郁責在肝(膽);濕、痰、食三郁責在脾(胃)。病雖言六郁,但側重于氣郁為主。治當宜行氣解郁為主,使氣行則血暢,氣暢則痰、火、濕、食諸郁自解。
【加減化裁】
君:烏藥 疏肝行氣,散寒止痛。
青皮 疏肝行氣。
木香 理氣止痛。
茴香 暖肝散寒。
良姜 散寒止痛。
四藥合用,增君藥行氣散寒之力。
檳榔 下氣導滯,能直達下焦而破堅。
川楝子 理氣止痛,雖其性苦寒,但與辛熱之巴豆同炒,則寒性減,而行氣散結之力增。
配伍特點:集眾多辛溫行氣疏肝,散寒通滯之品于一方,重在行氣破滯,使氣滯得消,寒凝得散。
本方為治寒滯肝脈所致疝痛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少腹痛引睪丸,舌淡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小伙伴們,以上就是幫考網為大家分享的“天臺烏藥散的組方原理及加減化裁”的全部內容了,考試在即,大家要嚴格把控自己的備考時間,根據自己的備考計劃好好復習。最后,幫考網祝大家生活愉快!
中藥學職稱考試怎樣進行成績管理?:中藥學職稱考試怎樣進行成績管理?各科目成績實行兩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同一專業4個科目的考試,可取得該專業資格證書。對不同專業之間各科目的考試合格成績,不得作為同一專業合并計算。
中藥學職稱考試題型是怎樣的?:中藥學職稱考試題型是怎樣的?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4個科目采用人機對話方式進行”各專業每科目考試時間均為90分鐘;考試增加X題型;考試題型共為A1、X、B1三個題型。
中藥學職稱考試是什么?:中藥學職稱考試是什么?為貫徹國家人事部、衛生部《關于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國衛生專業初、中級技術資格以考代評工作正式實施。通過考試取得的資格代表了相應級別技術職務要求的水平與能力,作為單位聘任相應技術職務的必要依據。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2020-06-10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