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古代打仗講究的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為有了基本保障,士兵們才有力氣打贏勝仗。同理,2020年一級造價工程師備考時間跨度很大,也需要做好基本準備,那就是要有備考攻略,有目的的去備考。未來近半年多的復習,都是圍繞著一個明確的計劃展開的,這相當于汽車導航,沒有了復習計劃,考生們很容易迷失方向。那么,2020年一級造價工程師四科備考應該如何有效實施復習計劃呢?幫考網就一級造價工程師四個科目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備考方法,對于正在備考一造的考生非常有幫助哦。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科目分為以下4個考試科目:《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建設工程計價》、《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本科目分土木建筑工程和安裝工程兩個專業,考生可任選其一)和《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
造價工程師考試題型:《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科目為主觀題,在答題紙上作答;其余3科均為客觀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忌趹紩r,可攜帶黑色墨水筆、2B鉛筆、橡皮和無聲無文本編輯功能的計算器。填涂答題卡時必須使用2B鉛筆。答題所用草稿紙由各地考試部門統一發放、考試結束后回收。
距離考試還有半年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科學高效的備考,能提高不少通過的機會,下面我們分科目做一些備考復習攻略,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建設工程造價管理》,這個學科是歷年考試單科通過率最高的科目,一是這門考試難度系數比較低,二是很多人一開始復習的就是管理,在這門科目上花費的時間較多,所以通過率高也就很正常。
管理這科目,里面包含了法規,施工管理,工程經濟,造價控制等內容,可以說比較“雜”。每章實際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多以對每章,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學習。管理雖然本身不難,單他牽扯到最后的案例科目。案例上的題目,知識點就來自管理這門課。所以管理學好了,后面學案例才有基礎,大家在學管理的時候,多看看書上的例題,把例題吃透了,不但有利于管理這門課的通過,還能為后面的案例學習打好基礎。所以說管理和案例相輔相成,相互幫助的。
二:《建設工程計價》,計價這里可以看一下真題解析課程,做好筆記,后面就做真題,看筆記復習就好了。真題解析會講得比較細,哪里是考點,真題會怎么考,也多看一下基礎知識,做到融會貫通。
三:《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這里分土木建筑工程和安裝工程,我們講一下土木建筑工程。這門課的特點就是考點很散,建議大家從第五章學起,因為最后一章即第五章是這門課最重要的拿分點,計量總分是一百分,這章大約有三十分。篇幅不大,占分又高,性價比超高,是絕對的拿分點??忌f要重視起來。
這樣前面的七十分,就算題出的再難,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常規考點,常識考點。這種先把西瓜搶到手,再去撿蘋果梨子什么的,芝麻瓜子就不用管了,才是正確的應試復習策略。
四:《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案例是歷年最難過的科目,確實難度較大。所謂的難,一是用到的知識點較多,是前面三科的綜合。二是考察的是知識點的操作應用,而不僅僅是記憶。所以案例的學習,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掌握知識點,并且要快速準確的應用知識點,去解答考題。主要是考我們綜合能力方面。
案例復習的時候,必須要動手做題,如果光看書或者視頻,不親自做題,到考試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題目似乎你都會,但就是做不對,難得分。所以學懂了不一定會做題,會做題就一定學懂了。
這些科目只是講了一個大概,具體的還是得看自己。學習并不是一下子就會了,而是要經過一個階段的鍛煉,去適應一個懵的過程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要堅持住,慢慢就會進入狀態了??赡芸吹谝槐槎紩悬c懵,但是你都梳理了一遍后在翻過來看第二遍很多東西就沒有那么難了,覺得不懂是很正常的,大家開始學習都不懂,希望咱們能堅持下去,每天學習一點,會有不一樣的效果的!并且有了復習策略,有了優質的備考資料。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加油!
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有什么不一樣?:造價工程師分為一級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一級造價工程師科目:《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建設工程計價》、《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督ㄔO工程造價管理》和《建設工程計價》為基礎科目,《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和《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為專業科目。二級造價工程師考兩個科目,分別是《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和《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
一級造價工程師準考證可以先截圖再打印嗎?:一級造價工程師準考證可以先截圖再打印嗎?可以的,但是打印出來的效果必須是清晰的,信息是完整的。截圖一定要清晰完整。
一級造價工程師在資格復審中如何計算社保繳納年限?:一級造價工程師在資格復審中如何計算社保繳納年限?專業工作年限通過社保繳納年限核查,繳納年限必須大于或等于報名條件要求的專業工作年限,變換繳費單位的人員,社會保障繳納年限可以累計計算。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