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最新發布《關于部分準入類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年限調整方案公示》,涉及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報考條件工作年限。跟幫考網一起來看看吧!
調整后一級造價工程師報考條件
1、具有工程造價專業大學???或高等職業教育)學歷,從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業務工作滿4年;
取得土木建筑、水利、裝備制造、交通運輸、電子信息、財經商貿大類大學???或高等職業教育)學歷,從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業務工作滿5年。
2、具有工程造價、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評估(認證)的工程管理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業務工作滿3年;具有工學類、管理學類、經濟學門類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從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業務工作滿4年。
3、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碩士學位或者第二學士學位,從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業務工作滿2年。
4、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門類博士學位。
5、具有其他專業相應學歷或者學位的人員,從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業務工作年限相應增加1年。
報考條件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工作年限,是指從事相關業務年限取得規定學歷前后從事相關業務工作時間的總和。其計算截止日期為報名當年年底12月31日。
【全日制學歷】以學歷證書上標注的“全日制學歷”或“脫產學習”為準的學習年限(含實習期限),不計算為從事專業的工作年限。在職人員考取碩士生,學習時間計算工作年限(須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準的連續就業社保證明);非在職人員碩士生學習時間不計算工作年限。
【非全日制】以函授、自考等成人類中專、大專、本科、碩士等后續學歷學習年限可累計計算工作年限。
舉例如下:
①、取得全日制學歷后直接參加工作無后續學歷的,工作年限從取得最高全日制學歷算起。如:2015年取得全日制學歷后參加工作無后續學歷,2021年報考,工作年限為2016年—2021年共6年。
②、取得全日制學歷參加工作后又取得后續學歷的,相關工作年限可累計計算。如甲2015年取得全日制學歷后參加工作,2016年—2018年取得非全日制學歷,2021年報考,工作年限為2016年—2021年共6年;乙2015年取得全日制學歷后參加工作,2017年—2019年取得全日制學歷,2021年報考,工作年限為2016年1年、2020年—2021年2年,累計共3年。多個學歷依此類推。
③、如有疑問具體咨詢當地人事考試中心,具體以官方政策通知為準。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強化報考人員屬地化管理,報考人員現工作地或戶籍地須所在區域內,滿足其一,并符合報名條件的人員即可報考。
一級造價工程師報名入口為中國人事考試網www.cpta.com.cn,報名前須完成賬號注冊、上傳照片等操作。報名時須認真閱讀并知曉《報考須知》等有關內容,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報名信息并完成交費,即視為報名成功。報名具體安排詳見當年考務通知。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報名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報考人員可自行選擇是否采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選擇采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報考事項的,報考人員須以電子方式簽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報名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考試組織機構不再索要有關證明,依據承諾為其辦理報名相關事項。未選擇告知承諾制方式或者不適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相關事項的,報考人員應按報名地考試組織機構有關規定辦理相關事項,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以上就是幫考網為大家分享的關于注冊造價工程師報考年限調整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后期幫考網還會持續更新注冊造價工程師的相關資訊,請大家多多關注。
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有什么不一樣?:造價工程師分為一級造價工程師和二級造價工程師,一級造價工程師科目:《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建設工程計價》、《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督ㄔO工程造價管理》和《建設工程計價》為基礎科目,《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和《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為專業科目。二級造價工程師考兩個科目,分別是《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和《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
造價工程師報考條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實習期嗎?:造價工程師報考條件中的工作年限包括實習期嗎?工作年限,是指報名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后從事該項工作的時間總和。工作年限的累計如下:1、全日制學歷只能從畢業后開始計算工作年限實習期不能計算在內;非全日制學歷,自考、成考、函授等,工作年限則可以累加計算。2、非全日制本專科工作年限,如果連續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非全日制本專科;那么工作年限可以從高中畢業年算起。
一級造價工程師在資格復審中如何計算社保繳納年限?:一級造價工程師在資格復審中如何計算社保繳納年限?專業工作年限通過社保繳納年限核查,繳納年限必須大于或等于報名條件要求的專業工作年限,變換繳費單位的人員,社會保障繳納年限可以累計計算。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2020-05-19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