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消防工程師
報考指南考試報名成績查詢準考證視頻知識

重置密碼成功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注冊成功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久热久热草在线视频,亚洲欧美伊人成综合小说,北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伊人色综网一本道

當前位置: 首頁一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技巧心得正文
18年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高頻考點:火災探測器系統設計要求
幫考網校2019-01-16 17:33
18年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高頻考點:火災探測器系統設計要求

國內領先的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在線直播培訓機構—“幫考網”,為大家準備了2018年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的高頻考點:

隨著消防技術的日益發展,現今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已不僅是一種先進的火災探測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設備,而且成為建筑消防設施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礎設施。它除擔負火災探測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的基本任務外,還具有對相關消防設備實現狀態監測、管理和控制的功能。

一、系統形式選擇與設計要求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形式和設計要求與保護對象及消防安全目標的設立直接相關。正確理解火災發生、發展的過程和階段,對合理設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建筑內設置消防系統的第一任務就是保障人身安全,這是設計消防系統最基本的理念。從這一基本理念出發,就應做到盡早發現火災、及時報警、啟動有關消防設施、引導人員疏散。如果火災發展到需要啟動自動滅火設施的程度,就應啟動相應的自動滅火設施,撲滅初期火災,防止火災蔓延。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形式的選擇

(1)僅需要報警,不需要聯動自動消防設備的保護對象宜采用區域報警系統。

(2)不僅需要報警,而且需要聯動自動消防設備,且只需設置一臺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動控制器的保護對象,應采用集中報警系統,并應設置一個消防控制室。

(3)設置兩個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護對象,或已設置兩個及以上集中報警系統的保護對象,應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

(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

l.區域報警系統的設計

(1)系統應由火災探測器、于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聲光警報器以及火災報警控制器等組成,系統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和指示樓層的區域顯示器。

(2)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設置在有人員值班的場所。

(3)系統設置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時,該裝置應具有傳輸表3-9一1所規定的有關信息的功能;系統未設置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時,應設置火警傳輸設備。


2.集中報警系統的設計

(1)系統應由火災探測器、于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聲光警報器、消防應急廣播、消防專用電話、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等組成。

(2)系統中的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消防應急廣播的控制裝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等起到集中控制作用的消防設備,均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

(3)系統設置的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應具有傳輸表3-9-1所規定的有關信息的功能0

3.控制中心報警系統的設計

(1)有兩個及以上消防控制室時,應確定其中一個為主消防控制室。

(2)主消防控制室應能顯示所有火災報警信號和聯動控制狀態信號,并應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設備;各分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設備之間可以互相傳輸井顯示狀態信息,但不應互相控制。

(3)系統設置的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應具有傳輸表3-9-1所規定的有關信息的功能。

(三)報警區域和探測區域的劃分

1.報警區域的劃分

報警區域應根據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蓪⒁粋€防火分區或一個樓層劃分為一個報警區域,也可將發生火災時需要同時聯動消防設備的相鄰幾個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為一個報警區域;電纜隧道的一個報警區域宜由一個封閉長度區間組成,一個報警區域不應超過相連的3個封閉長度區間;道路隧道的報警區域應根據排煙系統或滅火系統的聯動需要確定,且不宜超過

150m;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的報警區域應由一個儲罐區組成,每個50000曠及以上的外浮頂儲罐應單獨劃分為一個報警區域。

2.探測區域的劃分

探測區域應按獨立房(套)間劃分。一個探測區域的面積不直超過500曠;從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內部,且面積不超過1000曠的房間,也可劃為一個探測區域;紅外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和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探測區域的長度,不宜超過100mj空氣管差溫火災探測器的探測區域長度宜為20-100m。

下列場所應單獨劃分探測區域:

(1)敞開或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

(2)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3)電氣管道井、通信管道井、電纜隧道。

(4)建筑物悶頂、夾層。

二、火災探測器的選擇

在選擇火災探測器時,要根據探測區域內可能發生的初期火災的形成和發展特征、房間高度、環境條件以及可能引起誤報的原因等因素來決定。

(一)火災探測器選擇的一般規定

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產生大量的煙和少量的熱,很少或沒有火焰輻射的場所,應選擇感煙火災探測器。對火災發展迅速,可產生大量熱、煙和火焰輻射的場所,可選擇感溫火災探測器、感煙火災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其組合。對火災發展迅速,有強烈的火焰輻射和少量的煙、熱的場所,應選擇火焰探測器。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且需要早期探測的場所,宜增設一氧化碳火災探測器。對使用、生產可燃氣體或可燃蒸氣的場所,應選擇可燃氣體探測器。

應根據保護場所可能發生火災的部位和對燃燒材料的分析,以及火災探測器的類型、靈敏度和響應時間等選擇相應的火災探測器。對火災形成特征不可預料的場所,可根據模擬試驗的結果選擇火災探測器。同一探測區域內設置多個火災探測器時,可選擇具有復合判斷火災功能的火災探測器和火災報警控制器。

(二)點型火災探測器的選擇

(1)對不同高度的房間,可按表3-9-2選擇點型火災探測器。

公室、商場等;計算機房、通信機房、電影或電視放映室等;樓梯、走道、電梯機房、車庫等;書庫、檔案庫等。

(3)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不宜選擇點型離子感煙火災探測器:相對濕度經常大于950毛;氣流速度大于5m/s;有大量粉塵、水霧滯留;可能產生腐蝕性氣體;在正常情況下有煙滯留;產生醇類、酷類、酣類等有機物質。

(4)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不宜選擇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器:有大量粉塵、水霧'滯留;可能產生蒸氣和油霧;高海拔地區;在正常情況下有煙滯留等。

(5)符合下列條件之二的場所,宜選擇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且應根據使用場所的典型應用溫度和最高應用溫度選擇適當類別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相對濕度經常大于95%;可能發生無煙火災;有大量粉塵;吸煙室等在正常情況下有煙或蒸氣滯留的場所;廚房、鍋爐房、發電機房、烘干車間等不宜安裝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場所;需要聯動熄滅"安全出口"標志燈的安全出口內側;其他無人滯留且不適合安裝感煙火災探測器,但發生火災時需要及時報警的場所。

(6)可能產生陰燃或發生火災不及時報警將造成重大損失的場所,不宜選擇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溫度在ooc以下的場所,不宜選擇定溫探測器;溫度變化較大的場所,不宜選擇具有差溫特性的探測器。

(7)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宜選擇點型火焰探測器或圖像型火焰探測器:發生火災時有強烈的火焰輻射;可能發生液體燃燒等無陰燃階段的火災;需要對火焰做出快速反應。

(8)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不宜選擇點型火焰探測器和圖像型火焰探測器:在火焰出現前有濃煙擴散;探測器的鏡頭易被污染;探測器的"視線"易被油霧、煙霧、水霧和冰雪遮擋;探測區域內的可燃物是金屬和元機物;探測器易受陽光、白熾燈等光師、直接或間接照射。

(9)探測區域內正常情況下有高溫物體的場所,不宜選擇單波段紅外火焰探測器。

(10)正常情況下有明火作業,探測器易受X射線、弧光和閃電等影響的場所,不宜選擇紫外火焰探測器。

(11)下列場所宜選擇可燃氣體探測器:使用可燃氣體的場所;燃氣站和燃氣表房以及儲存液化石油氣罐的場所;其他散發可燃氣體和可燃蒸氣的場所。

(12)在火災初期產生一氧化碳的下列場所,可選擇點型一氧化碳火災探測器:煙不容易對流或頂棚下方有熱屏障的場所;在棚頂上無法安裝其他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場所;需要多信號復合報警的場所。

(13)污物較多且必須安裝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場所,應選擇間斷吸氣的點型采樣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或具有過濾網和管路自清洗功能的管路采樣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

(三)錢型火災探測器的選擇

(1)無遮擋的大空間或有特殊要求的房間,宜選擇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

(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不宜選擇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有大量粉塵、水霧浦留;可能產生蒸氣和油霧;在正常情況下有煙滯留;固定探測器的建筑結構由于振動等原因會產生較大位移的場所。

(3)下列場所或部位,宜選擇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電纜隧道、電纜豎井、電纜夾i330;肖防安全技術實務(2018年版)

層、電纜橋架;不易安裝點型探測器的夾層、悶頂;各種皮帶輸送裝置;其他環境惡劣不適合點型探測器安裝的場所。

(4)下列場所或部位,宜選擇線型光纖感溫火災探測器:除液化石油氣外的石油儲罐;需要設置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易燃易爆場所;需要監測環境溫度的地下空間等場所;公路隧道、敷設動力電纜的鐵路隧道和城市地鐵隧道等。

(5)線型定溫火災探測器的選擇,應保證其不動作溫度符合設置場所的最高環境溫度的要求。

(四)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的選擇

(1)下列場所宜選擇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具有高速氣流的場所;點型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不適宜的大空間、舞臺上方、建筑高度超過12m或有特殊要求的場所;低溫場所;需要進行隱蔽探測的場所;需要進行火災早期探測的重要場所;人員不宜進入的場所。

(2)灰塵比較大的場所,不應選擇沒有過濾網和管路自清洗功能的管路采樣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

三、系統設備的設計茂設置

系統設備的設計及設置,要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和實際工程的使用性質,常住人員、流動人員和保護對象現場實際狀況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

(一)系統參數兼窯性要求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系統設備及與其連接的各類設備之間的接口和通信協議的兼容性應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組件兼容性要求~(GB22134-2008)的有關規定。

(二)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動控制器的設計容量

1.火災報警控制器的設計容量

任意一臺火災報警控制器所連接的火災探測器、于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設備總數和地址總數,均不應超過3200點,其中每一總線回路連接設備的總數不宜超過200點,且應留有不少于額定容量10%的余量。

2.消防聯動控制器的設計容量

任意一臺消防聯動控制器地址總數或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型)所控制的各類模塊總數不應超過1600點,每一聯動總線回路連接設備的總數不宜超過100點,且應留有不少于額定容量10%的余量。

(三)總線短路隔菌器的設計參數

系統總線上應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的火災探測器、于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消防設備的總數不應超過32點;總線穿越防火分區時,應在穿越處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

(四)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動控制器的設置

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或有人員值班的房間或場所。

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動控制器安裝在墻上時,其主顯示屏高度宜為1.5-1.8m,其靠近門軸的側面距墻不應小于0.5m,正面操作距離不應小于1.2mo

集中報警系統和控制中心報警系統中的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滿足下列條件時,可設置在無人員值班的場所:(1)本區域內元需要手動控制的消防聯動設備。

(2)本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所有信息在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上均有顯示,且能接收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的聯動控制信號,并自動啟動相應的消防設備。

(3)設置的場所只有值班人員可以進入。

(五)火災探測器的設置

1.點型感煙、感;顯火災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半徑

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和Al、A2、B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應按表3-9-4確定c、D、E,LG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應根據生產企業設計說明書確定,但不應超過表3-9-4的規定。






3)當梁凸出頂棚的高度超過6∞mm時,被梁隔斷的每個梁間區域應至少設置一只探測器。4)當被梁隔斷的區域面積超過一只探測器的保護面積時,被隔斷的區域應按式(3-9一1)

計算探測器的設置數量。

5)當梁間凈距小于1m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

(4)鋸齒形屋頂和坡度大于15。的人字形屋頂,應在每個屋脊處設置一排點型探測器,探測器下表面至屋頂最高處的距離,應符合表3-9-5的規定。

(5)房間被書架、設備或隔斷等分隔,其頂部至頂棚或梁的距離小于房間凈高的5%時,每個被隔開的部分應至少安裝一只點型探測器。

4.火焰探測器和圖像型火災探測器的設直

(1)應考慮探測器的探測視角及最大探測距離,可通過選擇探測距離長、火災報警響應時間短的火焰探測器,提高保護面積要求和報警時間要求。

(2)探測器的探測視角內不應存在遮擋物。

(3)應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在探測器的探測窗口o

(4)單波段的火焰探測器不應設置在平時有陽光、白熾燈等光滑、直接或間接照射的場所0

5.線型光未感煙火災探測器的設直

(1)探測器的光束軸線至頂棚的垂直距離宜為0.3-1.0m,距地面高度不宜超過20mo

(2)相鄰兩組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4m,探測器至側墻水平距離不應大于7m,且不應小于0.5m,探測器的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不宜超過100m。

(3)探測器應設置在固定結構上。

(4)探測器的設置應保證其接收端避開日光和人工光源的直接照射。

(5)選擇反射式探測器時,應保證在反射板與探測器之間任何部位進行模擬試驗時,探測器均能正確響應。

6.線型惑:孟火災探測器的設直

(1)探測器在保護電纜、堆垛等類似保護對象時,應采用接觸式布置;在各種皮帶輸送裝置上設置時,宜設置在裝置的過熱點附近。

(2)設置在頂棚下方的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至頂棚的距離宜為0.1m。探測器的保護半徑應符合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保護半徑要求,探測器至墻壁的距離宜為1-1.5m。

(3)光柵光纖感溫火災探測器每個光柵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應符合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要求。

(4)設置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場所有聯動要求時,宜采用兩只不同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組合。

(5)與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連接的模塊不宜設置在長期潮濕或溫度變化較大的場所。

7.管F各禾樣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的設直

(1)非高靈敏型探測器的來樣管網安裝高度不應超過16m;高靈敏型探測器的采樣管網安裝高度可超過16m;采樣管網安裝高度超過16m時,靈敏度可調的探測器應設置為高靈敏度,且應減小采樣管長度和采樣孔數量。

(2)探測器的每個采樣孔的保護面積、保護半徑,應符合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的保護面積、保護半徑的要求。

(3)一個探測單元的來樣管總長不宜超過200m,單管長度不宜超過100m,同一根采樣管不應穿越防火分區。采樣孔總數不直超過100個,單管上的采樣孔數量不宜超過25個

(4)當采樣管道采用毛細管布置方式時,毛細管長度不宜超過4mo

(5)吸氣管路和采樣孔應有明顯的火災探測器標識。

(6)在設置過梁、空間支架的建筑中,采樣管路應固定在過梁、空間支架上。

(7)當采樣管道布置形式為垂直采樣時,每20C溫差間隔或3m間隔(取最小者)應設置一個采樣孔,采樣孔不應背對氣流方向。

(8)采樣管網應按經過確認的設計軟件或方法進行設計。

(9)探測器的火災報警信號、故障信號等信息應傳給火災報警控制器,涉及消防聯動控制時,探測器的火災報警信號還應傳給消防聯動控制器。

8.感煙火災探測器在格柵吊頂場所的位直

(1)樓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不大于15%時,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下方。

(2)樓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大于30%時,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上方。

(3)樓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為159毛-30%時,探測器的設置部位應根據實際試驗結果確定。

(4)探測器設置在吊頂上方且火警確認燈無法觀察到時,應在吊頂下方設置火警確認燈。

(5)地鐵站臺等有活塞風影響的場所,樓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為30%-70%時,探測器宜同時設置在吊頂上方和下方。

(六)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設置

1.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間距

每個防火分區應至少設置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步行距離不應大于30m。

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設直部位

(1)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宜設置在疏散通道或出人口處。列車上設置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設置在每節車廂的出人口和中間部位。

(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宜為1.3-1.5m,且應有明顯的標志。

(七)區域顯示器(火災顯示盤)的設置

每個報警區域宜設置一臺區域顯示器(火災顯示盤);賓館、飯店等場所應在每個報警區域設置一臺區域顯示器。當一個報警區域包括多個樓層時,宜在每個樓層設置一臺僅顯示本樓層的區域顯示器。

區域顯示器應設置在出入口等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宜為1.3-1.5m。

{八)火災警報器的設置

火災警報器應設置在每個樓層的樓梯口、消防電梯前室、建筑內部拐角等處的明顯部位,且不宜與安全出口指示標志燈具設置在同一面墻上。每個報警區域內應均勻設置火災警報器,其聲壓級不應小于60dB;在環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其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

15dB。火災警報器設置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應大于2.2m。

(九)消防應急廣播的設置

民用建筑內揚聲器應設置在走道和大廳等公共場所。每個揚聲器的額定功率不應小于3W,其數量應能保證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個揚聲器的直線距離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揚聲器距離不大于12.5m;在環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設置的揚聲器,在其播放范圍內最遠點的播放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客房設置專用揚聲器時,其功率不宜小于1.0W。壁掛揚聲器的底邊距地面高度應大于2.2m。

(十)消防專用電話的設置

消防專用電話網絡應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系統。消防控制室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多線制消防專用電話系統中的每個電話分機應與總機單獨連接。

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消防水泵房、發電機房、配變電室、計算機網絡機房、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防煙排煙機房、滅火控制系統操作裝置處或控制室、企業消防站、消防值班室、總調度室、消防電梯機房及其他與消防聯動控制有關且經常有人值班的機房均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應固定安裝在明顯且便于使用的部位,并應有區別于普通電話的標識。

(2)設有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部位,宜設置電話插孔,并宜選擇帶有電話插孔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

(3)各避難層應每隔20m設置一個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

(4)電話插孔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宜為1.3-1.5m。

(5)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企業消防站等處,應設置可直接報警的外線電話。

(十一)模塊的設置

每個報警區域內的模塊直相對集中設置在本報警區域內的金屬模塊箱中。嚴禁將模塊設置在配電(控制)柜(箱)內。本報警區域內的模塊不應控制其他報警區域的設備。未集中設置的模塊附近應有尺寸不小于100mmX100mm的標識。

(十二)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的設置

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并應符合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設置要求。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與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電氣火災監控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等消防設備之間,應采用專用線路連接。

(+三)火災報警傳輸設備或用戶信息傳輸裝置的設置

火災報警傳輸設備或用戶信息傳輸裝置,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未設置消防控制室時,

應設置在火災報警控制器附近的明顯部位。火災報警傳輸設備或用戶信息傳輸裝置與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等設備之間,應采用專用線路連接?;馂膱缶瘋鬏斣O備或用戶信息傳輸裝置的設置,應保證有足夠的操作和檢修間距?;馂膱缶瘋鬏斣O備或用戶信息傳輸裝置的手動報警裝置,應設置在便于操作的明顯部位。

(十四)防火門監控器的設置

防火門監控器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未設置消防控制室時,應設置在有人員值班的場所。電動開門器的手動控制按鈕應設置在防火門內側墻面上,距門不宜超過0.5m,底邊距地面高度宜為0.9-1.3m。防火門監控器的設置應符合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設置要求。

四、布線設計要求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布線包括供電線路、信號傳輸線路和控制線路,這些線路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完成報警和控制功能的重要設施,特別是在火災條件下,線路的可靠性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能夠保持長時間工作的先決條件。

(一)布線設計的一般規定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和50V以下供電的控制線路,應采用電壓等級不低于交流300/500V的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電和控制線路,應采用電壓等級不低于交流450/750V的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傳輸線路的線芯截面選擇,除應滿足自動報警裝置技術條件的要求外,還應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銅芯絕緣導線和銅芯電纜線芯的最小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表3-9一7的規定。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供電線路和傳輸線路設置在室外時,應埋地敷設?;馂淖詣訄缶到y的供電線路和傳輸線路設置在地(水)下隧道或濕度大于90%的場所時,線路及接線處應做防水處理。

采用無線通信方式的系統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無線通信模塊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額定通信距離的75%。(2)無線通信模塊應設置在明顯部位,且應有明顯標識。

(二)室內布線設計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應采用金屬管、可撓(金屬)電氣導管、Bl級以上的剛性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馂淖詣訄缶到y的供電線路、消防聯動控制線路應采用耐火銅芯電線電纜,報警總線、消防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用電話等傳輸線路應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電線電纜。線路暗敷設時,宜采用金屬管、可撓(金屬)電氣導管或Bl級以上的剛性塑料管保護,并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的結構層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線路明敷設時,應采用金屬管、可撓(金屬)電氣導管或金屬封閉線槽保護。礦物絕緣類不燃性電纜可明敷。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用的電纜豎井,宜與電力、照明用的低壓配電線路電纜豎井分別設置。如受條件限制必須合用時,應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用的電纜和電力、照明用的低壓配電線路電纜分別布置在豎井的兩側。不同電壓等級的線纜不應穿人同一根保護管內,當合用同一線槽時,線峭內應有隔板分隔。

采用穿管水平敷設時,除報警總線外,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不應穿人同一根管內。從接線盒、線槽等處引到探測器底座盒、控制設備盒、揚聲器箱的線路,均應加金屬保護管保護。

火災探測器的傳輸線路,宜選擇不同顏色的絕緣導線或電纜。正極-1"線應為紅色,負極"一"線應為藍色或黑色。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導線的顏色應一致,接線端子應有標號。

五、消防聯動控制設計要求

消防聯動控制是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火災報警信號后,按照預設的聯動控制邏輯控制相關消防系統、設備啟動,從而實現預設的消防功能。因此,科學合理地設計控制邏輯,是發揮其聯動控制功能的先決條件。

(一)消防聯動控制設計的一般規定

在火災報警后經邏輯確認(或人工確認),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在3s內按設定的控制邏輯準確發出聯動控制信號給相應的消防設備,當消防設備動作后將動作信號反饋給消防控制室并顯示。

消防聯動控制器的電壓控制輸出應采用直流24V,其電源容量應滿足受控消防設備同時啟動且維持工作的控制容量要求,當供電線路電壓降超過5%時,其直流24V電源應由現場提供。

消防聯動控制器與各個受控設備之間的接口參數應能夠兼容和匹配。

消防水泵、防煙排煙風機的控制設備,除應采用聯動控制方式外,還應在消防控制室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型)或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采用直接手動控制,手動控制盤上的啟停按鈕應與消防水泵、防煙排煙風機的控制箱(柜)直接用控制線或控制電纜連接。

應根據消防設備的啟動電流參數,結合設計的消防供電線路負荷或消防電源的額定容量,分時啟動電流較大的消防設備。

需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控制的消防設備,其聯動觸發信號應采用兩個獨立的報警觸發裝置報警信號的"與"邏輯組合。

(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濕式系統和干式系統

(1)由式系統和干式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作為觸發信號,直接聯鎖控制消防泵控制箱(柜)啟動噴淋消防泵,系統的聯鎖啟動不受消防聯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影響。系統的聯動控制觸發信號應由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和報警閥防護區域內的任一只火災探測器或于動火災報警按鈕的火災報警信號組成("與"邏輯),并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噴淋消防泵的啟動。

(2)濕式系統和干式系統的手動控制設計。將噴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啟停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型)或消防聯動控制器的于動控制盤上,直接手動控制噴淋消防泵的啟動與停止。

(3)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壓力開關、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2.預作用系統

(1)預作用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由同一報警區域內兩只及以上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或一只感煙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預作用閥組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預作用間組的開啟,使系統轉變為溫式系統;當系統設有快速排氣裝置時,應聯動控制排氣閥前的電動閥的開啟。濕式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上述第(1)條的規定。

(2)預作用系統的于動控制設計。將噴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啟停按鈕、預作用閥組和快速排氣閥人口前的電動閥的啟停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上,直接手動控制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停止及預作用閥組和電動閥的開啟。

(3)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壓力開關、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有壓氣體管道氣壓狀態信號和快速排氣閥人口前電動閥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3.雨淋系統

(1)雨淋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由同一報警區域內兩只及以上獨立的感溫火災探測器或一只感溫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雨淋閥組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雨淋閥組的開啟。

(2)雨淋系統的手動控制設計。應將雨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啟停按鈕、雨淋閥組的啟停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上,直接手動控制雨淋消防泵的啟動、停止及雨淋閥組的開啟。

(3)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雨淋閥組、雨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4.自動拉制的水幕系統

(1)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當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用于防火卷簾的保護時,應由防火卷簾下落到樓板面的動作信號與本報警區域內任一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水幕間組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水幕系統相關控制l閥組的啟動O

2)僅用水幕系統作為防火分隔時,應由該報警區域內兩只獨立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的火災報瞥信號("與"邏輯)作為水幕間組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水幕系統相關控制問組的啟動。

(2)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的手動控制設計。將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閥組和消防泵控制箱

(柜)的啟停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土,直接手動控制消防泵的啟動、停止及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間組的開啟。

(3)壓力開關、水幕系統相關控制閱組和消防泵的啟動、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三)消火栓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消火栓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消火栓系統出水干管上設置的低壓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設置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信號作為觸發信號,直接聯鎖控制消防泵控制箱(柜)啟動消火栓泵,消火栓泵的聯鎖啟動不受消防聯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的影響。

2)當建筑內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消火栓按鈕的動作信號和消火栓所在報警區域內的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火災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啟動消火栓泵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動。

(2)消火栓系統的手動控制設計。將消火栓泵控制箱(柜)的啟停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于動控制盤I二,直接手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動與停止。

(3)消火栓泵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囚)氣體(泡沫)滅火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氣體(泡沫)滅火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氣體(泡沫)滅火系統應由專用的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控制。在防護區域內設有于動與自動控制轉換裝置的系統,其手動或自動控制方式的工作狀態應在防護區內外的手動和自動控制狀態顯示裝置上顯示,該狀態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氣體(泡沫)滅火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由同→防護區域內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探測器的組合宜采用感煙火災探測器和感溫火災探測器,各類探測器應按相關規定分別計算保護面積。

(2)任一防護區域內設置的感煙火災探測器、其他類型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首次報警信號作為系統的首個聯動觸發信號,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在接收到首個聯動觸發信號后,啟動設置在該防護區內的火災聲光警報器。

(3)同一防護區域內與首次報警的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相鄰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系統的后續聯動觸發信號,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在接收到后續聯動觸發信號后,執行以下聯動操作:

1)關閉防護區域的送、排風機及送排風閥門。

2)停止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及關閉設置在該防護區域的電動防火閥。

3)耳其動控制防護區域開口封閉裝置的啟動,包括關閉防護區域的門、窗。

4)啟動氣體(泡沫)滅火裝置,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可設定不大于30s的延遲噴射時間。

(4)平時元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置為元延遲的噴射,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聯動邏輯關系的首個聯動觸發信號后,執行以下聯動操作:

1)關閉防護區域的送、排風機及送排風閥門。

2)停止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及關閉設置在該防護區域的電動防火閥。

3)聯動控制防護區域開口封閉裝置的啟動,包括關閉防護區域的門、窗。

在接收到滿足聯動邏輯關系的后續聯動觸發信號后,啟動氣體(泡沫)滅火裝置。

(5)氣體滅火防護區出口外上方應設置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指示氣體釋放的聲信號應與該保護對象中設置的火災聲警報器的聲信號有明顯區別。啟動氣體(泡沫)滅火裝置的同時,應啟動設置在防護區入口處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組合分配系統應首先開啟相應防護區域的選擇閥,然后啟動氣體(泡沫)滅火裝置。

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不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氣體(泡沫)滅火系統的聯動觸發信號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聯動觸發信號和聯動控制均應符合上述要求。

2.氣體(泡沫)滅火系統的手動控制設計

(1)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應設置氣體(泡沫)滅火裝置的手動啟停按鈕,于動啟動按鈕按下時,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應按時序執行以下操作:

1)啟動設置在該防護區內的火災聲光警報器。

2)關閉防護區域的送、排風機及送排風閥門。

3)停止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及關閉設置在該防護區域的電動防火閥。

4)聯動控制防護區域開口封閉裝置的啟動,包括關閉防護區域的門、窗。

5)啟動氣體(泡沫)滅火裝置,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可設定不大于30s的延遲噴射時間;啟動設置在防護區人口處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

于動停止按鈕按下時,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應停止正在執行的操作。

(2)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上應設置對應于不同防護區的手動啟停按鈕,手動啟動按鈕按下時,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應按時序執行以下操作:

1)啟動設置在該防護區內的火災聲光警報器。

2)關閉防護區域的送、排風機及送排風閥門o

3)停止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及關閉設置在該防護區域的電動防火閥。

4)聯動控制防護區域開口封閉裝置的啟動,包括關閉防護區域的門、窗。

5)啟動氣體(泡沫)滅火裝置,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可設定不大于30s的延遲噴射時間:啟動設置在防護區入口處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

手動停止按鈕按下時,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應停止正在執行的操作。

(3)氣體(泡沫)滅火裝置啟動及噴放各階段的聯動控制及系統的反饋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系統的聯動反饋信號應包括下列內容:

1)氣體(泡沫)滅火控制器直接連接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

2)選擇閥的動作信號。

3)壓力開關的動作信號。

(五)防煙排煙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防煙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由加壓送風口所在防火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火災層和相關層前室等需要加壓送風場所的加壓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

(2)排煙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由同一防煙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的開啟,同時停止該防煙分區的空氣調節系統。

2)由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動作信號和該防煙分區內的任一只火災探測器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排煙風機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排煙風機的啟動。

3)由同一防煙分區內且位于電動擋煙垂壁附近的兩只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電動擋煙垂壁降落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電動擋煙垂壁的降落。

(3)防煙系統、排煙系統的手動控制設計。應能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上手動控制送風口、電動擋煙垂壁、排煙口、排煙窗、排煙闊的開啟或關閉及防煙風機、排煙風機等設備的啟動或停止,防煙、排煙風機的啟動、停止按鈕應采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上,并應直接手動控制防煙、排煙風機的啟動與停止。

(4)送風口、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和關閉的動作信號,防煙、排煙風機啟動和停止及電動防火閥關閉的動作信號,均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5)排煙風機人口處的總管上設置的280"C排煙防火閥在關閉后應直接聯動控制風機停止,排煙防火問及風機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六)防火門及防火卷簾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防火門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由常開防火門所在防火分區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11!mWmmll::342泊陽安全技術實務(2018年版)

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常開防火門關閉的聯動觸發信號,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防火門關閉或向防火門監控器發出聯動觸發信號,由防火門監控器聯動控制防火門關閉。

(2)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門的開啟、關閉及故障狀態信號應反饋至防火門監控器。

2疏散通道上設直的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設計

防火卷簾的升降應由防火卷簾控制器控制。防火卷簾的聯動觸發信號可以由火災報警控制器連接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組成,也可以由防火卷簾控制器直接連接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組成。防火卷簾控制器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防火卷簾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按規定的控制邏輯和時序聯動控制防火卷簾的下降。防火卷簾控制器不直接連接火災探測器時,消防聯動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按規定的控制邏輯和時序向防火卷簾控制器發出聯動控制信號,由防火卷簾控制器控制防火卷簾的下降。

防火卷簾下降至距樓板面1.8m處、下降到樓板面的動作信號和防火卷簾控制器直接連接的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

(1)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防火分區內任兩只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或任一只專門用于聯動防火卷簾的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防火卷簾下降的首個聯動觸發信號,防火卷簾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防火卷簾F降至距樓板面1.8m處。

2)任一只專門用于聯動防火卷簾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防火卷簾下降的后續聯動觸發信號,防火卷簾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防火卷簾下降到樓板面。

3)在卷簾的任一側距卷簾縱深0.5-5m內應設置不少于兩只專門用于聯動防火卷簾的感溫火災探測器。

(2)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手動控制設計。由防火卷簾兩側設置的手動控制按鈕控制防火卷簾的升降。

3.非疏散通道上設直的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設計

(1)非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應由防火卷簾所在防火分區內任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與"邏輯)作為防火卷簾下降的聯動觸發信號,防火卷簾控制器在接收到滿足邏輯關系的聯動觸發信號后,聯動控制防火卷簾直接下降到樓板面。

(2)非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手動控制設計。應由防火卷簾兩側設置的手動控制按鈕控制防火卷簾的升降,并應能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上手動控制防火卷簾的降落。

(七)電梯的聯動控制設計

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發出聯動控制信號強制所有電梯停于首層或電梯轉換層的功能。電梯運行狀態信息和停于首層或轉換層的反饋信號,應傳送給消防控制室顯示,轎廂內應設置能直接與消防控制室通話的專用電話。

(八)火災警報和消防應急廣播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置火災聲光警報器,并應在確認火災后啟動建筑內的所有火災聲光警報器。未設置消防聯動控制器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聲光警報器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控制;設置消防聯動控制器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聲光警報器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控制。公共場所宜設置具有同一種火災變調聲的火災聲警報器;具有多個報警區域的保護對象,宜選用帶有語音提示的火災聲警報器;學校、工廠等各類日常使用電鈴的場所,不應使用警鈴作為火災聲警報器?;馂穆暰瘓笃髟O置帶有語音提示功能時,應同時設置語音同步器。

同一建筑內設置多個火災聲警報器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能同時完成啟動和停止所有火災聲警報器的工作?;馂穆暰瘓笃鲉未伟l出火災警報時間宜為8-208,同時設有消防應急廣播時,火災聲警報應與消防應急廣播交替循環播放。

集中報警系統和控制中心報警系統應設置消防應急廣播系統。消防應急廣播系統的聯動控制信號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發出。當確認火災后,應同時向全樓進行廣播。

消防應急廣播的單次語音播放時間宜為10-30日,應與火災聲警報器分時交替工作,可采取1次聲警報器播放、1次或2次消防應急廣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環播放。

在消防控制室應能手動或按預設控制邏輯聯動控制選擇廣播分區、啟動或停止應急廣播系統,并應能監聽消防應急廣播。在通過傳聲器進行應急廣播時,應自動對廣播內容進行錄音。消防控制室內應能顯示消防應急廣播的廣播分區的工作狀態。消防應急廣播與普通廣播或背景音樂廣播合用時,應具有強制切人消防應急廣播的功能。

(九)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聯動控制設計

(1)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器啟動應急照明控制器實現。

(2)集中電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和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實現。

(3)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消防應急照明配電箱實現。

當確認火災后,由發生火災的報警區域開始,順序啟動全樓疏散通道的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系統全部投人應急狀態的啟動時間不應大于580

(十)相關聯動控制設計

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切斷火災區域及相關區域的非消防電源的功能,當需要切斷正常照明時,宜在自動噴淋系統、消火栓系統動作前切斷。

發生火災時可立即切斷的非消防電源有:普通動力負荷、自動扶梯、排污泵、空調用電、康樂設施、廚房設施等。發生火災時不應立即切斷的非消防電源有:正常照明、生活給水泵、安全防范系統設施、地下室排水泵、客梯和1-皿類汽車庫作為車輛疏散口的提升機。

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自動打開涉及疏散的電動柵桿等的功能,宜開啟相關區域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攝像機監視火災現場。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打開疏散通道上由門禁系統控制的門和庭院的電動大門的功能,并應具有打開停車場出入口擋桿的功能。

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消防考試百寶箱離考試時間213天
學習資料免費領取
免費領取全套備考資料
測一測是否符合報考條件
免費測試,不要錯過機會
提交
互動交流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

溫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幫考專業顧問免費為您解答,請保持電話暢通!

我知道了~!
溫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幫考專業顧問給您發送資料,請保持電話暢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聯系您發送資料,請保持電話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