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5年一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考試共100題,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小編為您整理第二篇|第四章 安全疏散設施檢查5道練習題,附答案解析,供您備考練習。
1、某地下商場,地下1層,建筑面積約40000㎡,通過設置避難走道劃分為建筑面積小于20000㎡的兩個區域,下列關于避難走道的說法,錯誤的是( )?!締芜x題】
A.商場至避難走道入口處設防煙前室,商場開向前室的門采用乙級防火門
B.避難走道在2個不同疏散方向上分別設置1個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口
C.避難走道入口處防煙前室的使用面積為6.0㎡
D.避難走道的吊頂,墻面和地面采用不燃燒材料裝修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6.4.14 避難走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避難走道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0h。 2 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避難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60m。 3 避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該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 4 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5 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0m2,開向前室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6 避難走道內應設置消火栓、消防應急照明、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線電話。本題答案:A。
2、下列關于建筑安全疏散距離說法中,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規定的是( )?!締芜x題】
A.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安全疏散距離可按規定增加25%
B.建筑內開向敞開式外廊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可按規定增加5m
C.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敞開樓梯間的距離,當房間位于兩個樓梯間之間時,按規定減少5m
D.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敞開樓梯間的距離,當房間位于袋型走道兩側或盡端時,按規定減少5m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答案】D【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5.5.17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注:1 建筑內開向敞開式外廊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 5m。 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敞開樓梯間的直線距離,當房間位于兩個樓梯間之間時,應按本表的規定減少 5m;當房間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時,應按本表的規定減少 2m。 3 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 25%。本題答案:D。
3、通向避難走道的各防火分區人數不等時,避難走道的凈寬不得小于設計容納人數最多的一個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凈寬( )?!締芜x題】
A.之和
B.之積
C.最小值
D.最大值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6.4.14 避難走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避難走道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3.00h,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0h。 2 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避難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60m。 3 避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該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通向避難走道的各防火分區人數不等時,避難走道的凈寬不得小于設計容納人數最多的一個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凈寬之和。本題答案:A。
4、一般來說,疏散樓梯間的設置形式有( )?!径噙x題】
A.封閉樓梯間
B.防煙樓梯間
C.防毒樓梯間
D.室外樓梯
E.敞開樓梯間
正確答案:A、B、D、E
答案解析:【答案】 ABDE【解析】疏散樓梯間分為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和室外樓梯四種形式。本題答案:ABDE。
5、高層住宅疏散走道凈寬度不小于( )?!締芜x題】
A.1.0m
B.1.1m
C.1.2m
D.1.3m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答案】 B【解析】住宅建筑的戶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應經計算確定,且戶門和安全出口的凈寬度不應小于0.80m,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首層疏散外門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0m。本題答案:B。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2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