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考研英語(二)的閱讀理解Part B,即新題型部分。這部分的題目對考生的能力考查比較全面,考試難度比較高。下面,幫考網給大家帶來考研英語新題型的答題思路介紹,一起來看一看。
一、命題特點
新題型的文章長度從傳統閱讀理解的400詞左右增加到500詞左右,增加了單篇閱讀的總量,要求考生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還要能夠準確的獵取文章的具體信息,并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要義,尤其是要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觀點,區分出論點和論據,并能把握文章的寫作結構和脈絡層次。
新題型考查重點從較低的語言基礎知識即詞匯和語法、句子的層次提高到段落和篇章這些較高層次的語言知識上來。因此,考生不僅需要了解文章的主干內容還要把握文章結構上的邏輯關系和整體布局,從而準確無誤地將選項部分和文章某個部分相對應,并可以與空白處的上下文有機地銜接起來。
新題型更加突出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密切關系,因為在英語文章的寫作過程中有其表達上的語言規律和篇章結構上的層次安排,所以,如果在進行英文寫作時可以做到主題突出、段落層次鮮明、行文自然流暢、銜接手法多樣、文字連貫,在做此類閱讀新題型時必然有所裨益。
二、文章結構特點
要想準確迅速地解答閱讀新題型,我們必須對英語文章的寫作思路了然于心,了解并學習英語文章的篇章結構知識,因為他們反映了新題型的出題原則。常見的英語篇章結構包括:
1.問題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這類文章的基本模式是:文章通常以某種現象或話題開篇,該現象或者話題可能涉及社會生活、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接著,針對此現象或話題展開討論分析,找出其存在或產生的根源從而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解答該類型的文章,考生要抓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條主線。
2.議論型:提出論點—列舉論據—得出結論
這一類型的文章與我們較為熟悉的議論文有很多共同之處,與問題型文章也有相似的地方。所以考生解答起來應該頗為容易。其基本模式是:在文章開始,作者列出自己的觀點,接下來用所掌握的論據對此觀點加以論證,最后得出結論。閱讀這類文章,考生只要細心掌握哪些是論點,哪些是論據,結論又是什么即可。
3.立論/駁論型:提出觀點—表示贊同—論證觀點;
提出觀點—發表異議—駁斥觀點—建立觀點—論證觀點
這類文章雖然與前兩類文章有很多共同之處,但相比較而言,頗為復雜,同時也是考試中出現可能性較大的一種。文章的基本模式是:在文章開始提出一種時下比較流行的觀點或者現象,接著作者闡述自己對此現象或者觀點的看法(也可能會涉及到大眾的輿論)。在闡述自己看法的同時,作者會表明自己的態度,或贊成或反對。如果作者持贊成態度,就直接對它加以論證;如果持反對態度的話,則還要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給出充分論據證明。遇到這一類型的文章時,考生首要的任務就是通觀全文,弄清楚其中哪個是作者的觀點,哪個是作者要駁斥的觀點,每個觀點都有哪些論據作為支撐就基本完成了。由于這里面大多有明顯的轉折意思,考生可以去找一些提示語,比如:However/But/Nevertheless/As a matter of fact。這些詞語常??梢宰鳛樽髡哂^點和其他觀點的分水嶺。
4.因果型:結果/現象—原因/成因
這類文章接近于說明文。文章大多以一種現象或者一種結果開篇,然后進一步探討導致這種現象或結果的原因或成因。(文章大多圍繞社會生活,文化教育等領域展開)
了解新題型所考查的要點,在閱讀文章時有意識地加強對文章寫作思路和結構組織安排的理解,對迅速增強此類新題型的應對能力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考生可以在備考階段選擇文章,勾劃掉幾個重要句子,自己進行練習。
以上就是幫考網為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幫考網提醒:想要快速了解新題型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練題,然后從練習中總結出命題規律以及答題經驗。另外,小伙伴們如果還有其他關于考研信息的疑問,也可以留言咨詢。最后,幫考網預祝準備參加2021年考研的小伙伴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內容一樣嗎?: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內容一樣嗎?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起考試,試卷相同,所以考試內容也是一樣的,不同的就是錄取分數線和上課形式。
普通研究生入學考試時準考證丟了怎么辦?:普通研究生入學考試時準考證丟了怎么辦?首先去自己所在學院的辦公室去開一張證明,來證明你的身份,報考的學校專業,和準考證丟失的原因。然后拿著這份證明和你的身份證到報考院校的研究生處,請那里的老師給予補辦。
普通研究生入學考試時身份證丟了怎么辦?:普通研究生入學考試時身份證丟了怎么辦?身份證要是丟了,需要到最近的派出所去嘗試補辦一個臨時身份證,不是書面的證明,而是帶照片的那種和真實身份證基本一樣的臨時身份證(所不同僅是臨時身份證是黑白照片,當日可?。?。
2020-06-06
2020-06-06
2020-06-06
2020-06-06
2020-06-06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