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 工程類
- 財會類
- 金融類
- 醫藥類
APP下載
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在教師資格考試中,高中語文看似很簡單,但是其實涉及的知識面是非常廣的,并且因為需要對語文能力進行選擇,在高中語文學科的教學設計題中,分數的分布不是平均的,一般來說教學設計題共3小題,第19題20分,第20題20分,第21題25分,共65分!現在小伙伴們肯定一輪復習已經完成了吧,在之前隨幫考網進行了高中語文學科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的教學設計題的考試,現在幫考網還會帶來它的答案和解析哦!
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第19-21題。
課文原文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課文介紹
該課文選自某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單元說明
這個單元的主要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特有意象的把握,發揮想象,體會和體味中國的詩歌特有的意境美。中國古典詩歌具有詩情畫意,意境優美。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時,要反復朗誦,置身詩境,借助想象和聯想,將作者描繪的意象一一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使整個心靈沉浸在一個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審美享受。
具體閱讀某一篇作品時,我們還要根據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點、組合方式,以及情與景之間的關系,采取相應的欣賞方法,體會獨特的意境。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相關要求
根據詩歌、散文、小說、劇本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從語言、形象、構思、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賞析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發現作者獨特的藝術創造。
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
學生情況
高二年級第二學期,班額50人。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音頻,視頻文件,投影實物。
19.根據上述材料,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并具體說明確定的依據(不可照抄材料)。(20分)
【參考答案】
(1)教學目標:
①掌握詩歌中重點實詞虛詞,掌握七言古詩的一般特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掌握作者李白的生平信息和文章的創作背景。
②通過反復朗讀,把握詩的內容和形式,整體感悟詩歌的壯麗奇特的意境;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掌握李白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的基本特點,即豐富的想象和極度夸張。
③體會李白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以及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體味李白詩歌的積極浪漫主義風格;激發對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2)確立依據:
①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展開,因此我確立了三維教學目標。
②依據新課標(2017版)要求:要了解詩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要根據詩歌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豐富傳統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由此我確立了以上的三維教學目標。
③單元介紹對教學作出了一定的指導:學習本單元,要反復朗誦,置身詩境,借助想象和聯想,將作者描繪的意象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閱讀作品時,還要根據作品中的意象自身的特點和組合方式,以及情與景的關系,體會獨特的意境。因此我設立了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
④本文的內容特點:此詩以記夢為由,詩人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膽夸張的手法,組成一幅亦虛亦實、亦幻亦真的夢游圖,抒寫了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詩構思精密,意境雄偉,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因此我確立了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⑤學生的學習水平:高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有一定詩歌文言文積累,但受生活經驗限制,對文中所要表達的對自由的向往,對權貴的蔑視等情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夠在情感上完全樹立此意識,因此我設立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0.選擇其中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一個教學片段,簡要說明每個環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20分)
【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體會李白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以及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體味李白積極浪漫主義風格;激發對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朗讀全詩,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自行疏通文意,教師重點講解學生難懂詩句,掃清閱讀障礙。思考:文章的結構
明確:全詩分為三節:入夢原由、夢游仙境、抒情表態。
二、深入研讀
1.齊讀第一節,思考: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钡腻夼c“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追問: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還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臺,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
2.學生齊讀第二節,同桌間討論: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并用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明確:
①月夜渡湖:詩人一入夢幻,一夜之間飛過鏡湖,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飛到剡溪,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景色寂靜清幽
②山之日景:詩人穿上了謝靈運當年穿的木屐,登上了青云梯,直向高聳入云的山徑攀登;景色壯美奇絕。
③山之夜景:千巖萬轉,夜幕降臨了,從山谷傳來的熊的咆叫聲,龍的吟嘯聲。巨大的聲響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巒都在發抖。此時,天氣也急劇地變化,眼前呈現一個光怪陸離的神奇世界;景色離奇險怪。
④仙人登場:閃電劃過天際,驚雷震響長空,山巒崩塌,大地動搖。仙境的石門轟然一聲從中間打開,云中的神仙們披著彩霞作為美麗的衣裳,架著長風紛紛趕來,參加盛大的宴會;場景壯麗輝煌。
再次追問:詩人描繪一個什么樣的夢境?詩人的心情如何?
明確: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離奇變換,五彩繽紛的夢境。特別是仙人登場的畫面。此時詩人心神完全解放,自由、盛大、熱烈的場面,像是在迎接詩人的到來。
3.大聲朗讀第三節,思考: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對現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么呢?
明確:此詩所描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合于超脫現實,更便于發揮其想象和夸張的才能。反映詩人傲視權貴、渴望自由的精神。寫神仙世界的美麗,反襯出現實世界的丑惡,表明對現實、對權貴的憎惡。寫幻想是為“不事權貴”的立場服務。流露出了人生如夢幻,行樂須及時的消極避世思想。
4.再次朗讀全詩,結合詩歌的創作背景,鑒賞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分語文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巡視點評,各組推選代表回答。
共同明確:詩人的思想是曲折復雜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積極的,富有反抗精神的。表達了詩人寧愿寄情山水,也決不向權貴屈服,也決不取悅于世而茍且偷生,充分顯示了詩人的反抗精神和豪邁氣概。
三、拓展延伸
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并討論: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體現了詩歌怎樣的藝術風格?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構思上最突出的特點是想象奇特,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借助夢游的形式來展示一個個奇景,使本文具有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大量的運用了襯托、比喻、夸張、對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靈活現,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21.設計一個具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下面的【研討與練習】。(25分)
【參考答案】
活動名稱:穿越時空,讀懂李白。
活動形式:按語文小組分組,探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性格,是否本詩的題眼。
活動過程: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構思精密,意境雄偉,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感慨深沉激烈,那么請同學們按照語文小組,四人一組,思考并討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體現了作者什么的性格,詩評家認為這是本詩的詩眼,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是如何理解的。在學生討論時,教師進行巡視指導,10分鐘后,各組選派代表進行發言,組員可以進行補充,小組間可以互相進行提問、辯論,教師進行反饋點評。
師生共同明確:雖然詩人在詩中的思想是曲折復雜的,但是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詩歌中的情感主要方面是積極的,富有反抗精神的。而這句話更是凝聚了詩中的思想精華,這鏗鏘有力的十六個字,是詩人思想和個性的體現,表達了詩人寧愿寄情山水,也決不向權貴屈服,也決不取悅于世而茍且偷生的性格,充分顯示了詩人的反抗精神和豪邁氣概。因此可以說這句話是詩歌的題眼。
我們可以看到,在高中語文科目的教師資格考試中,對考生的要求主要是思維的活躍性和寫字的速度,如果小伙伴們已經能夠記住所有的知識點,幫考網建議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學會提高自己的寫字速度。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0萬+
閱讀量
150萬+
粉絲
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