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一、 我們需要準備的資料有哪些?
1.秘書處的教材必不可少,我相信沒有人會不買這套書。如果是第一次備考,不要省錢一定要買最新版,如果留級生,前面的書上有筆記,可以沿用老教材,但是在聽課的時候要注意老師提到的哪些地方在新教材進行了修編,需要自己在書里標注。
2.與考試相關的重要國家規范不可缺,詳細清單網上都有。
3.《建筑給排水知識詳解》超級好用,有這一本甚至建水相關的規范都可以不要了,能快速定位到相關內容。
4.歷年真題集,通過做真題,才能感受到考試的重點到底在哪。那種每一年都考的知識點,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學?
書不在多,在于精。有的人喜歡買很多很多的參考書,首先你備考時間有限根本看不完,第二考試時間有限翻不贏,第三你真的覺得不難帶嗎?我考試就帶了四本教材,相關規范,《建筑給排水知識詳解》和三本真題集,一個背包就裝下了,一口氣上四樓都不喘氣,根本用不著拉桿箱。
二、 準備過程的小建議
1.盡量按時聽課。最好聽直播,除了能保證出勤率,老師還能即時回答你的疑問,效果加倍。
2.不要鉆牛角尖。有一些同學有一個習慣,對于一些問題,自己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不一致,非要去跟老師爭個對錯。當然不是說老師就是對的,但是我們要明確自己的訴求是通過考試,在這一方面老師更權威。對于一些有爭議的問題,要暫時放下自己的理解,去相信老師的解釋,考試過了可以再慢慢討論,我相信老師也是歡迎的。
3.學習過程要有取舍。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大多數同學都要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做出取舍。對于不明白的內容,如果特別重要,分數占比很大,當然要花時間去弄明白。而分數占比不大(歷年沒考過或出現次數極少)的內容,就應該直接放棄?;ù罅繒r間去研究一兩分的內容,性價比太低。
三、考試心態如何調整
1.準備過程非常長,中間可能出現疲軟期,這時候最好把群開到免打擾模式,不要去看其他同學的發言,因為這樣只會增加自己的焦慮。放松幾天,再慢慢拿起書本,告訴自己已經準備了這么久,現在放棄太可惜,通常那種焦躁的情緒就可以慢慢的褪去了。
2.你以為自己學得很好,第一次做真題卻被打擊得體無完膚。我的天啊,這簡直太正常了!從小到大考了那么多試,哪一次不是做完真題就開始懷疑人生的?但是慢慢的你就會找到這一門考試的特點,分數會逐步提高。不要害怕,繼續做下去吧。
3.自信是最寶貴的財富。你要知道,你為這場考試準備這么久,你比大多數報了名卻缺考,或者裸考玩玩的人,要強N倍。相信自己就是分子而不是分母,抱著肯定能通過的心態去學習和應對考試,會對你的考試起到很大的加成作用,不要低估心理暗示的作用。
四、考試的技巧
1.有同學說,這門考試如果每個半天都是五個小時,那80%的人都能過。也就是說,我們是在搶時間。開卷考試,如何快速準確的在書上找到相關內容是成敗的關鍵點。這門考試有一點很明確,三門課程的順序固定,每一門題目的順序也跟教材一致,只要熟悉教材的順序,是很好查找的,根本不用來回翻。你需要做的是讀懂題目在考哪方面的知識,而且知道這個知識點是屬于哪一章節,接下來就簡單了。
2.做題順序因人而異,你先做哪一門完全取決于你自己,不必按照試卷順序做。至于先做拿手的還是先做薄弱的,也取決于你自己。每個人性格不一樣,就像有人喜歡先吃最甜的葡萄有人喜歡先吃最酸的。但是不管按什么順序,遇到翻完書還是完全懵逼的題目,直接跳過!
3.妙用真題集。在案例部分,一道題目瀏覽完,你知道他在考什么,但是不會做,這時候快速翻閱真題集,尋找類似題目。這次考試那個分區供水的題目我死活想不起來怎么做,結果被我翻到原題,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其實這門考試真的沒有那么難,把握好心態,堅持不放棄,找到方法,就可以成功。最后,希望所有付出的人都有回報。
公用設備工程師基礎部分要考哪些科目?:公用設備工程師基礎部分要考哪些科目?1. 暖通空調基礎科目:2. 給水排水基礎科目: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工程經濟、水處理微生物學、水力學、水泵及水泵站、水分析化學、工程測量、職業法規。
公用設備工程師會取消嗎?:公用設備工程師會取消嗎?不會。本身這個考試是很難的,比較嚴格,明年要實行蓋章制度。
公用設備工程師和設備管理工程師的區別?:公用設備工程師和設備管理工程師的區別?1. 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是經過人事部門的全國統考合格后才會頒發知證書。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是指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和〈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執業資格考核認定辦法〉的通知》(人發[2003]24號),國家對從事公用設備專業道性工程設計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執業資格注冊管理制度。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