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現在是2020年了,最近有考生一直問我們:現在的報考條件是什么?幫考網給你們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人事部&建設部關于印發《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和《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執業資格考核認定辦法》的通知(人發[2003]24號)
【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基礎考試條件】
凡符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第十條的要求,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參加基礎考試:
(一)取得本專業(指公用設備專業工程中的暖通空調、動力、給水排水專業,詳見附表1,下同)或相近專業(詳見附表1,下同)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二)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茖W歷,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專業考試條件】
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參加專業考試:
(一)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
(二)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
(三)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
(四)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未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五)取得本專業大學??茖W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基礎免試條件】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基礎考試,只需參加專業考試:
(一)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二)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三)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或取得相近專業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四)取得本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
(五)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9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茖W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0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2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專業大學??茖W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15年。
(八)取得本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2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中專學歷后,累計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計工作滿30年。
以上就是在最新的報考條件!希望各位考生考出個好成績!
公用設備工程師工作年限如何計算?:公用設備工程師工作年限如何計算?設計工作年限是指申報人取得經國家教育部承認的正規學歷前后從事結構設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對于取得本專業大學??苹虮究飘厴I學歷并從事本專業設計工作后,又獲得本專業本科或碩士學歷的,其在本科或研究生學習時間可作為大學??苹虮究飘厴I后的實踐年限計算;專業工作年限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
公用設備工程師的執業要求是什么?:公用設備工程師的執業要求是什么?熟悉工程機械構造原理,熟知設備保養、維修答流程;能夠對工程機械設備進行版維修維護并能從事現場工作;熟練使用現代化辦公軟件、Auto CAD等制圖軟件;具有從事公用設備專業工程設權計工作的經驗;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
公用設備工程師需要繼續教育嗎?:公用設備工程師需要繼續教育嗎?因為目前還沒有開始完全實行設備工程師注冊,僅是單位資質需要,所以目前還不需要繼續教育。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