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報名
(1月9日起)
1準考證
(技能考試6月初,筆試8月中上旬)
2考試
(技能考試6-7月份,筆試8-9月份)
3成績查詢
(11月份)
4合格證書
(次年3~6月份)
5 (1)第一站:辨證論治提供一個病例資料,要求考生完成四診摘要、辨證分析(病因、病機、病位、病性)中醫類證鑒別,提出中醫、西醫診斷依據、中醫治法、方藥(方名、藥物劑量、煎服法等)、中醫調護內容或必要的診療計劃內容。
(2)第二站:基本操作
①體格檢查(內科基本體格檢查)
②中醫基本操作
③西醫基本操作
(3)第三站:臨床答辯
①病史采集
②臨床問答(師承和確有專長考生要結合其專業進行)
③輔助檢查臨床判讀
中醫類別醫學綜合筆試全部采用客觀選擇題,包括A1型題、A2型題、B1型題。A1型題是單句型最佳選擇題,A2型題是病例摘要型最佳選擇題,B1型題是標準配伍題。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A型題
又稱最佳選擇題或單項選擇題。每道試題由一個題干(即問題)與A、B、C、D、E 5個備選答案(即選項)組成,題干在前,5個備選答案在后。5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佳選擇(即正確答案),其余4項為干擾答案。答題時,須按題干要求,從5個備選答案中選擇1項作為正確答案。A型題采用為A1型題、A2型題2種題型。
A1型題:題干以論述題形式出現,或為敘述式,或為否定式。答題時,要求在5個備選答案中肯定或否定1項,作為正確答案。
A2型題:以1個簡要的病例作為題干,后面是與題干有關的A、B、C、D、E 5個備選答案。答題時,要求從中選擇1項作為正確答案。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B型題
又稱配伍題,目前采用B1型題。
B1型題:每道試題由A、B、C、D、E 5個備選答案與2個或2個以上的題干組成,5個備選答案在前,題干在后。答題時,要求為每個題干選擇1項作為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以選用1次或1次以上;也可以1次也不選用。為了試卷的規范化及分數計算的統一性,命題時要求B1型題一律用2個題干。
參加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高中等中醫藥院校畢業生;一類是符合報名條件的外籍人員和臺港澳居民。
(一)具有規定學歷的學生
1、具有高等學校中西醫結合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畢業后在醫療、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申請參加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2、在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后,具有高等學校中醫學??茖W歷,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后,具有中等專業學校中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可以參加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3、七年制中醫學臨床碩士和八年制畢業生在學習期間有相當于大學本科的一年生產實習和一年以上嚴格的臨床實踐訓練的,以及中醫學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學習期間已具有一年以上的臨床實踐訓練的,可以申請在畢業當年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考試;
4、中醫類別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報考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醫師資格考試。
(二)外籍人員和臺港澳居民
1、 外籍人員;
(1)取得我國中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并在提供外籍人員在中國中醫學專業學歷教育的高等中醫藥院校附屬醫院實習滿一年的外籍人員,可以申請參加考試;
(2)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同我國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2、臺港澳居民:
(1)臺灣居民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和外籍人員條件一樣;
(2)取得內地中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后,在內地三級中醫醫院不間斷實習滿一年并經考核合格?;虻孟愀酆桶拈T合法行醫權并在香港和澳門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港澳居民,可以申請參加考試;
(3)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同內地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4)香港居民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并取得香港合法行醫權后,在內地三級中醫醫不間斷實習期滿一年并考核合格后,或在香港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澳門居民取得澳門科技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并取得澳門合法行醫權后,在內地三級中醫醫不間斷實習期滿一年并考核合格后,或在澳門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
特別說明:
1.成教學歷是否可以報考中西醫執業醫師?
醫學成人學歷教育不作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依據。但2002年10月31日前,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各類高等學校遠程教育的醫學類專業學歷教育除外。
2002年10月31日前,職業技術學院、非醫藥衛生類專科學校醫學類專業學生,畢業后取得的醫學學歷可作為醫師資格考試報名的學歷依據。
2.報考試用期截止日期及試用期證明有效期。
醫師資格考試報考人員試用期截止至考試當年8月31日??忌鷪竺笪窗雌谕瓿稍囉玫模∠麍竺Y格。
試用機構出具的試用期滿1年并考核合格的證明當年有效。再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需重新在試用機構試用并提供考核合格證明。
3.臨床專業是否可以報考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
臨床類別醫師,取得省級考試,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中醫專業學歷或脫產兩年以上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道或參加過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批準舉辦的西醫學習中醫培訓班、并系統學習了中醫藥基礎和中醫臨床主要課程的,可以參加中醫類別中西醫結合專業醫師資格考試。
步驟1、考生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網站上填報個人報名信息??忌_認、保存報名信息后,系統提示“報名成功”。
步驟2、考生可以在4月中旬前,憑借“個人證件編號”及個人密碼,登錄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網站查詢、修改個人報名信息。
步驟3、考生確認填報信息無誤后,可以打印《醫師資格考試報名暨授予醫師資格申請表》。
步驟1、考生登陸國家醫學考試網(www.nmec.org.cn),點擊“網上報名”,進入報名系統。
步驟2、參加報名前請先確認是否已注冊,如果沒有,請先點擊“注冊”按鈕進行網上注冊,注冊成功后該用戶名可用于國家醫學考試中心開放的所有考試報名(注意:注冊成功后,用戶名將不能被更改,請選擇容易記憶的用戶名并牢記該用戶名和密碼)。
步驟3、用上一步驟中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系統并完善“個人信息”項下相關內容。
步驟4、在“考試報名”項下進行報名信息填寫。
步驟5、報名完成后,打印《醫師資格考試網上報名成功通知單》。
考生持所打印的《醫師資格考試網上報名成功通知單》及書面報名材料等,按照所在考點的具體要求,進行現場資格審核,考生在考點打印的《醫師資格考試報名暨授予醫師資格申請表》上簽字確認后,辦理交費手續(如所報考的考區開通了網上繳費功能,可在規定的繳費時間段內進行網上繳費)。
重要提示:考生在審核現場應仔細核對、確認報名信息,簽字確認后的報名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1、筆試題庫建設
優質試題量達到一次考試用量的20倍以上。每年執業醫師考試試題是600道題,完成題庫建設后題量會達到12000道題,可以不重復使用20年。
2、技能實現基地考試
2020年基本實現實踐技能考試在國家基地進行,難度增加,旨在提高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的含金量、權威性。2019年臨床新三站試點在5個考區開展!第一站實行機考!
3、筆試變化:增加新題型
(1)融合新題型:基礎與臨床或者臨床與預防融合;
(2)綜合?。ò福├囶}:預測會加大A3和A4型題;
(3)視頻題:全面推行計算機化考試,這將會為視頻題做一個鋪墊,預測會拍病人的發病癥狀,考生在電腦根據視頻里病人的表現做出診斷。國家旨在提高技能考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4、二試試點持續擴大
2019年在天津、吉林、上海、江蘇(新增)、福建、湖南(新增)、廣東(新增)、廣西、海南、貴州、云南、寧夏(新增)12個地區開展醫師資格考試臨床執業醫師、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醫師和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助理醫師醫學綜合筆試“一年兩試”試點。在試點考區通過當年實踐技能考試,但未通過第一次醫學綜合筆試且無違紀違規行為的考生可報名參加第二次醫學綜合筆試(含缺考考生)。二試全面計算機考試。
5、醫考重要性增加。
醫療機構住院醫師首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納入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中,醫考不僅是考生個人的事,同樣關乎所在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等次。
6、實行計算機化考試
2019年機考拓展至臨床執業助理醫師。2020年,所有類別全面實現計算機化考試,中醫類別少數民族醫專業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具體確定。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綜合筆試考試科目為:
1.基礎醫學科目:中醫基礎理論(含中醫經典著作內容)、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診斷學基礎、藥理學。
2.臨床醫學科目: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外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科學、中西醫結合兒科學、針灸學、傳染病學。
3.綜合:醫學倫理學、衛生法規。
(1)考生在指定考試地點,隨機分別抽取各站考試試題,分別完成各站考試;
(2)第一站:考試為書面辨證論治;
(3)第二站:考試系由考生相互進行體格檢查和中醫、西醫基本操作;
(4)第三站:現場答辯。
1、登錄國家醫學考試網考生服務系統(http://www2.nmec.org.cn/wangbao/nme/sp/login.html)
2、成功登錄后,在“考試報名”頁面下,點擊“打印”,即可跳轉進入到準考證打印頁面。
3、點擊準考證打印頁面右上角打印自己的醫師綜合筆試準考證。
準考證上會顯示我們的考試時間、考試地點,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在考試當天考生須攜帶本人準考證及有效身份證原件,依照準考證上標明的時間及地點參加考試。
1、在各地衛生部門網站自行查詢;?
2、考試結束即由當地考試部門直接公布考試結果/合格名單;?
3、國家醫學考試網開放統一查詢入口,考生進入查詢入口憑借個人信息自行查詢。?
實踐技能考試合格標準:中西醫執業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總分值為100分,合格分數線為60分。
綜合筆試合格標準:除中醫類別少數民族醫專業外,中西醫執業醫師采用固定分數線,中西醫執業醫師滿分600分,分數線為360分。
成績查詢入口開通時間于9月25日正式開通!醫師考試成績查詢高峰期,查詢通道較為擁堵,請廣大考生避開高峰期,選擇人數較少的時間段進行查詢。
領取醫師資格證書一般需要帶身份證書原件、個人有效成績單,各地衛生局會有不同,也有地區是直接下放到醫療單位。成績查詢之后,一般是3月開始陸續發放,憑成績單領取中西醫執業醫師資格證書,但各地區時間不一樣,有些地區較晚可能要到5、6月份,有些地區發放時間很不穩定,建議咨詢當地衛生局。
根據歷年來醫師資格證書發放規律來看,預計通過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的同學可在3~6月份拿到證書。由于各地證書發放時間不盡相同,具體發放時間請以當地相關部門公告通知為準。
待證書發放通知下達后,提醒考生朋友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指定地點領取證書,以免錯過證書領取,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溫馨提示:醫師資格證書僅僅是通過考試的證明,還需要考生進行醫師執業注冊,拿到執業醫師證書才可進行從醫活動!
第一,中西醫結合專業知識點多,記憶難度大仍然是困擾考生的主要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五門課程中:即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和中西醫結合婦科學。這幾門課程知識點多而且散,各知識點之間關聯度不大,學員在做題過程中錯誤率高,容易喪失自信??梢赃x擇報班,跟著老師學習,提高信心。
第二,中西醫結合專業特點是取中醫學和西醫學各自之所長,所以考題思路也是側重于考查這兩門學科的優勢。西醫學知識的考查側重于疾病診斷和發病過程的理解,中醫學知識的考查側重于辨證和中醫治療的理解。這就提示我們在指導學員復習過程中也要把握好這一原則,比如疾病的西藥治療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而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中醫辨證論治上。
第三,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包括基礎科目和臨床科目,基礎科目總共10門課,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西醫診斷學,藥理學,傳染病學,醫學倫理學和衛生法規;臨床科目總共4門課,包括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外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科學和中西醫結合兒科學?;A科目的復習需要考生平時加強記憶和理解,但臨床科目的復習需要考生有比較完善的臨床診斷治療思維,這就需要提醒考生一定重視臨床實踐和臨床思維的培養,因為很多病例題靠死記硬背是做不對的。
第四,在做題這個問題上,不建議搞題海戰,應該分門別類的將考試科目按難易順序屢清思路,對于難點科目要多做題,多總結,多記憶;對于簡單的科目要放在考前集中記憶。這樣做可以有效的節省學員的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果。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報考類別有18種,難度不一。跟考研相比,中西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對考生的要求更多。近年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在30%-40%之間。
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包括中西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相比,中西醫結合考試更注重考生的多向思考問題,處理病情的能力,中醫西醫各有長處,各有不足,之所以要把中西醫結合起來,就是為了鍛煉考生的靈活運用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兩者配合才能更好地處理病情。
能夠參加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高中等中醫藥院校畢業生,另一類是符合報名條件的外籍人員和臺港澳居民。
中醫醫師變更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等注冊事項,要到注冊主管部,更注冊手續。
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蹤的;受刑事處罰的;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因考核不合格,暫停執業活動期滿,經培訓后再次考核不合格的,中止醫師執業活動滿二年的,身體健康狀況不適宜繼續執業的,由出借、出租、抵押、轉讓、涂改《醫師執業證書》的;以及衛生部規定不宜從事醫療、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將被執業注冊主管部門予以注銷注冊。
擬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執業的中醫醫師,要向批準該機構執業的衛生、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申請注冊。獲得中醫醫師資格后二年內未注冊的,還要提交有省級衛生、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的機構接受3至6個月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的證明。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以及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健康狀況不適宜或不能勝任醫療、保健業務工作的等,不予注冊。
中止醫師執業活動二年以上的,以及不予注冊的情形消失的醫師,要申請重新注冊。重新注冊需到縣級以上衛生、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機構成組織,接受3至6個月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
中西醫結合專業:不符合全科醫學專業注冊條件,在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執業的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執業范圍可注冊為中西醫結合專業。
(一)中西醫結合專業1:從事內科、婦產科、兒科、老年病科、急診科、預防保健科、康復科、臨床心理科及其他專業(指中西醫結合專業2、中西醫結合專業3之外的其他專業)的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執業范圍注冊為中西醫結合專業1。
(二)中西醫結合專業2:從事外科、骨傷科、皮膚科專業的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執業范圍注冊為中西醫結合專業2。
(三)中西醫結合專業3:從事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專業的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執業范圍注冊為中西醫結合專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