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關于2022年公務員考試中的《行測》考試。幫考網為大家準備了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A卷),幫考網會一步一步陪你備考,你每一次練習的成功,都會淋漓盡致的反映在分數上。一起加油前行!
31、長期的城鄉二元發展格局,導致城鄉在科技、人才、資金及土地等要素配置方面嚴重不均衡,并且農村的優質資源還在源源不斷地向城市集中,難以避免地造成農村產業萎縮乃至空心化。通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城鄉要素自由平等交換,消除城市優質要素資源向農村流動的各種障得,才能真正形成鄉村產業興旺的基礎條件。事實上,我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好的地方往往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程度高的地方。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A.受制于城鄉二元發展格局
B.需吸引城市優質要素資源的流入
C.與城鄉融合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
D.應解決城鄉間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
32、從政策沿革來看,行業出現產能過剩時,治理政策通常先從拉動內需的角度去設計。實際上,________________。許多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對傳統產業產能需求還非常大,外部市場正在幫助解決內部需求不足的問題。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外部需求也是化解產能過剩的突破口
B.化解產能過剩還要更多依靠市場機制
C.化解產能過剩必然是個長期的過程
D.一味依賴市場擴容也僅僅是緩兵之計
33、人們喜歡從半封閉、安全的住宅中,往外眺望心目中理想的景色。如果能自由選擇,他們選擇的居家環境總是兩者兼顧,一方面是安全的避難所,另一方面則視野遼闊,以便向外發展和覓食。不同性別的人,選擇可能稍有差異,至少在西方風景畫家中是如此:女性畫家強調安全的居所,前景通常不大;男性畫家則強調開闊的前景。此外,女畫家似乎比較喜歡把人物的位置安排在居所內或附近;反觀男畫家,常常把人物安排到一望無際的空間中。
對這段文字理解錯誤的是:
A.人們的擇居傾向是主要話題,性別比較是衍生話題
B.人們在選擇住宅時首先考慮安全,也渴望親近自然
C.可以看出作者更贊賞男畫家對住宅開闊前景的喜好
D.可以推斷作者認為的理想住宅的前景不可能是森林
34、從古代開始,對修辭的研究,就一直包含著倫理的層面。所謂修辭,也就是使用語言來有效說服他人的技巧、技藝或藝術。修辭這種公共活語的倫理價值包括好的動機、對他人的養意、話語內容的真實。離開或背棄了這樣的倫理價值,言論技巧就會成為一種不正當的修辭,一種為達目的可以無所不用的手段,一種不正當的詭辯或巧言。
這段文字的中心話題是:
A.公共話語的修辭
B.修辭的倫理價值
C.倫理價值的內涵
D.反對詭辯或巧言
35、把環衛工群體的人力資源利用起來,將之與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的需求對接,是多贏之舉:兼管單車雖然會加重環衛工的勞動負擔,但他們的收入也會增加;環衛工參與管理單車,有利于單車企業降低損耗和成本,將更多資金用在企業發展上;對于城市管理來說,單車擺放有秩序,市容市貌也會更好。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兼管單車能夠增加環衛工收入
B.城市管理應整合各方資源優勢
C.環衛工兼管單車可以一舉多贏
D.共享經濟需多方參與才能共贏
幫考網帶給大家的資訊就到這里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幫考網,幫考網也會努力為大家更新!
教師招聘的學科知識考什么?:教師招聘的學科知識考什么?最后還會有教育教學的論述題或者寫教案之類的。教師招聘的學科專業知識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專業基礎知識、課標、教案。但教師招聘的學科知識一般來說,即語文、數學、英語、美術、歷史、化學、物理、生物、政治、音樂、體育、地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的專業知識,比如你報考小學英語崗位,那么專業知識就是指小學英語的知識;那么專業知識就是指小學數學的知識。主要還是要求考生的基礎知識要扎實。
教師招聘考試怎么才能報考特崗教師?:考生可以關注當地教育局官網,及時查看公告,以及查看公告中對應聘人員的要求,登錄官網進行報名登錄注冊;考生還可以關注環球網校網站或者具體地區的考試微信群或者機構老師進行咨詢。每個地區相關程序會有所不同,考生需要仔細查看,考試通常有具體的報名時間,考生需要及時關注并在規定的時間內登錄相應的網頁進行報名,錯過規定的招聘時間就不可以進行第二次報名了,考生一定要注意。符合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報名即可。
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要考哪些題型?: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要考哪些題型?一般包括單選、多選、判斷等客觀題型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共基礎的考試形式已不再是單純的客觀題型,多數傾向于公共基礎+材料寫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蘇、河北等地的考試中,公共基礎里政治、法律等內容也出現了主觀題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簡答、簡析等題型。
2022-05-31
2022-05-31
2022-05-31
2022-05-31
2022-05-31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