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在問關于CMA含金量和就業前景的相關問題,那么幫考網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下面的資料,供CMA考試的考生參考。
問:CMA證書的含金量怎么樣?未來就業前景如何?
2017年,隨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取消,未來會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已經非常明朗,專業的財會人員應該“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也就是說,企業未來對于財務人員的要求是:不僅要精通財報,還要精通業務。而通過CMA的學習則能夠讓財務人全面掌握“財務+管理+業務”的知識體系。
CMA的英文全稱是(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它是IMA協會于1972年推出的針對管理會計領域的全球專業財會認證,也是目前全球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領域的有效證照,在國際市場上,CMA與AICPA、CFA并稱為全球財經領域三大黃金認證,并且得到全球180多個國家地區認可,有財務界Mini-MBA之稱。
如果你成為一名CMA持證人,將會獲得以下一些優勢:
1、缺口大
據IMA最新數據顯示,考試注冊量與報考量近年來連續翻倍!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管理會計知識體系與中國經濟轉型需求無限吻合,CMA作為全球管理會計第一證,勢必成為中國財經領域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2、國家認可
2009年,CMA認證被作為引智工程引入中國。2010年3月1日,國資委向下屬各大央企和國企下發了《關于舉辦注冊管理會計師(CMA)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的通知》。2011年,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向下屬會員單位發布了有關CMA學習培訓的紅頭文件。2014-15年,秉著借鑒國際先進理念的原則財政部代表團后兩次前往位于新澤西州的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全球總部取經CMA。
3、城市支持
上海:
2017年初,上海發布了《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緊缺人才開發目錄》,持有CPA、ACCA、CMA、CIA、CISA等會計證書的人才都是“十三五”金融人才規劃的開發對象。其中,CMA屬于人才大類中專業服務類金融緊缺人才范疇,人才子類中的“金融財會人才”。
成都:
成都推出“天府英才計劃”,面對海內外大力引進高層次金融人才,CMA持證人員歸在國際化高端金融人才領域B類,可享受80萬元補貼和入戶、住房安居等各項政策服務保障。
其他對CMA持證人有福利的城市還包括:北京、深圳、廣州、寧波、杭州和南京等。
4、課程完備
CMA認證專注于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和發展,以“財務支持戰略決策,戰略融于財務管理”為理念,幫助財務全面掌握“財務+管理”知識體系。被業內人士稱為全球財會領域的Mini-MBA。
5、薪資高
2017年全球薪酬調查結果顯示,擁有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認證的財務專業人員的平均薪酬中位數比非認證財務專業人員高出62%,總薪酬中位數高出67%。
7、考試便捷和靈活
有中英文兩種考試語言,無語言障礙。學習周期短,CMA考試只設置兩科,一年之內完成考試取得證書,相比中國CPA6+1或ACCA的14科來說科目要少。考試形式更靈活,選擇題和簡答題相結合。考試時間靈活,每年有三個考試窗口期,成績三年內有效,每科考試在當年有3次補考機會。
所以不管從就業前景,還是含金量來說,CMA都是大家值得一考的證書,在此也提前祝賀CMA考試的考生能夠獲得優異的成績。
CMA證書怎么認證?:CMA證書認證流程如下:4. 持有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認證的CPA證書或國家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認證的中高級會計職稱證書、ACCA的全面合格會員符合CMA學士學位的教育要求,考生需將學歷和成績公證復印件或學院或大學出具的正式成績單復印件(課程名稱及分數)郵寄至IMA中國代表處。如果你是提交會計資質認證:
CMA證書受中國認可嗎?:CMA證書受中國認可嗎?國家認可的,CMA 是唯一被中國官方認可并正式引進國內的國際財經類認證體系。CMA管理會計彌補了我國管理會計領域的空白。CMA資格認證是由IMA所建立的專業認證制度,是全球針對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領域的權威認證。CMA認證2009年被引進中國,得到財政部、國資委等機構的大力推薦,被全球180個國家認可,有國際財務界的MBA之稱。
CMA證書會員費什么時候交?:CMA證書會員費什么時候交?CMA證書會員費可以使用證書時才交,如果拿到CMA證書之后每年沒有按時交年費,CMA證書將會被取消。如果年費過期還沒有超過3個月,登錄IMA官網個人賬號后點擊右上角“頁面右上方能看到紅色的應付賬款即是續費賬單”點擊支付即可,如果年費過期超過3個月。需要直接重新購買年費,登錄 IMA 官網個人賬號后點擊右上角。個人中心“然后點擊左側”CMA考生及持證者年費。
2020-06-09
2020-06-09
2020-06-09
2020-06-09
2020-06-09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